CEPA启动手机直通车 粤港澳上演通信大融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深圳罗湖、珠海拱北口岸,常常有这样一幕:在此珠
三角有业务来往的商务人士一过口岸就会拿出手机将港澳的手机卡换上广东的手机卡。据广
东移动与广东联通不完全统计,港澳人士购买广东本地手机卡已接近10万张,而内地人购买
香港卡的也为数不少。
“CEPA之后,粤港澳三地的电信融合更快,现在一卡双
号业务办得很猛,”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市场部一位负责人透露:“一卡双号是粤港澳三地
电信营运商合作的结果。现在公司有专门的部门为三地电信业务融合进行规划,好多种业务
都已经设计好了,只等时机。”
通信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粤港澳通信之间的相互开小
灶,有些是超越了增值业务的范畴,在现行政策范围之外,但运营商频繁打出的“擦边
球”,也许正是未来电信改革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一卡双号”畅行无阻
在CEPA签署一周内,广东电信业便动作频频。先是移动
借广东本地居民可以凭身份证赴港澳旅游为由,推出“全球通直通卡”业务,随后联通也推
出“畅行香港”一卡双号服务,就连没有移动业务的广东电信也在200电话卡上大做文章,
推出“粤港宜通自由行”服务,让广东电信200卡在香港也可自由拨打。
“其实这些动作早在暗中较劲,只是CEPA之后,大家敢
拿到桌面上来说。”广东移动通信公司增值业务部一位负责人透露:“早在去年7月28日,
在广东省深圳、东莞、广州、佛山、江门四地居民可凭身份证进入港澳旅游的规定出台后,
广东移动便在全球通俱乐部会员中推出全球通直通卡业务试点活动,从大面上讲是为这四地
居民提供便利服务,实际上早就与香港电信方面达成共识,因为广东移动全球通直通车业务
的俱乐部成员在深圳、广州两地就超过100万人,只要有2成人选择这项业务,这份新业务收
入就相当丰厚。”
据悉,广东移动推出这项业务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
网络改造。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当时花这笔钱怕挣不回来,但CEPA之后,港澳人士频繁来
粤,这项业务量已经大增,当初打擦边球正好切中的现在的发展势头。
针对移动的手法,广州联通也推出了“畅行香港”服
务,即用户入网联通GSM网130/131,每月再付20元,便可获配一个香港当地号码,该号享
受香港本地电话资费。
最让人心动的是,无论是移动还是联通,其针对港澳的
“一卡双号”业务推出后,实际话费价格均比国内城市之间的漫游费用要低。如在广州用户
往北京拨打一个长途,加上漫游费与市话费,一分钟话费在1.2元以上,而在香港,广州用
户拨打长途费用不到1元钱,相比原来的国际漫游,现在全球通用户在香港通话的费用只有
原来1/3。
“香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所以合作比较容易,这就给
消费者节约了费用空间。而在国内,由于运营商之间利益考虑等原因,好多事情解决起来还
不如港澳市场来得通畅。”电信业一位资深人士透露说:“现在一卡双号用户,无论是在内
地还是香港,结算话费单都只有一张,粤港澳在这方面已经融合得很紧密了。”
与此同时,香港当地的电信运营商也开始推出类似业
务。如电盈(HK0008)、城电(HK1137)、九仓电讯、新世界电讯等,近期均开通了“飞线漫
游”服务,即给本地客户一个虚拟号码,当客户从香港来到广东,只需将虚拟手机号转移到
内地的手机上,便能以较低的价格接听香港的来电。
“虚拟运营商”期待跨越政策鸿沟
在香港,虚拟运营是指不具备自己的网络资源,但能稳
定的租用其它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来为客户提供各种灵活服务的运营商。虚拟运营商在香港
的广泛存在,曾使香港电信业迅速崛起,这也是电信网络运行与电信业务走向分离和专业化
的趋势体现,这也是中国未来电信改革的方向之一。
但根据目前国内的《电信条例》,对参与电信服务的企
业身份认定只有两种:基础电信运营商和增值服务提供商,在香港取得“虚拟运营商”资格
的电信企业在内地从事业务自然属擦边球领域。
据早在2002年在香港取得“虚拟运营商”牌照的香港润
迅公司透露,他们在几年前就开始进军珠三角地区,在深圳成立公司后便取得了广东移动10
万个138~139号码的代理权,在7年合同期内为这批客户提供服务,双方协定,这10万个用
户中的本地通话收入归润迅,长话及漫游费归移动。双方这种合作十分默契。但随着电信业
务的不断发展,许多弊端也开始暴露。润迅方面表示,因为政策的原因,“虚拟运营商”在
中国仍无法主动开拓市场,除政策瓶颈之外,还要被动接受几大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排它性竞
争。如为移动提供了增值服务,就不得再为其它运营商擅自开通增值服务,这样一条线路、
一班人马仍然没有被最大化利用,电信资源的配置仍然偏离市场化。在自己单干又不被允许
的情况下,现在润迅考虑更多的是等待CEPA实施后的有关电信服务方面的细则尽早出台。
珠海信号将占领澳门天空
就在2003年12月,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再次与澳门电信暨
资讯科技发展办公室就珠海与澳门的电信信号相互覆盖干扰问题进行了研讨。因为现实矛盾
非常明显,如珠海拱北地区的居民,手机经常收到澳门的信号,结果市话变成了国际漫游长
途;而珠海的手机到澳门后仍能收到珠海的信号,
打回珠海的电话却是市话,双方电信部门在结算间容易
产生纠纷。
“这是个老问题”珠海科技局无线电管理科一位相关人
士表示:“早在1993年,粤澳双方无线电管理部门就无线电干扰问题进行了多次会谈,并起
草了有关协议,但该协议未能在澳门回归前签署。澳门回归之后,经国务院批准,双方已经
达成了新协议。2000年11月,信息产业部与香港电讯管理局在深圳也签署了类似的无线电频
率协调协议,但这个问题老是解决不好。”
广东联通一位人士分析认为,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empirenews.page--]
问题,最好是在这一地区实行1~2套电信管制系统,既避免了干扰问题,又节约了资源,也
更符合CEPA便利化协议,但这需要三方政策上的配合才能实现,现在大家正在朝融合的方面
发展。
据悉此次珠海与澳门达成的商讨结果表明,两地之间的
电信结算方式已经达成共识,珠海的手机信号已被允许全面覆盖澳门,“擦边球”打出了两
地电信之间的彻底融合。
广州联通的人士表示,目前大部分运营商仍将港澳的通
信资费设为“国际长途”,显然已不适合市场需求,在不影响国家监管部门关于国际长途话
务政策的前提下,有利于两地手机用户的新措施会越来越多。目前广东每天开放个人身份证
办理赴港手续的名额估计为2万人左右,按一半人在香港有打电话需求计算,“一卡双号”
业务每天的新增流量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
广东移动还透露,广东移动与香港电信方面的通信平台
互通目前在国内电信运营商之中均属于首例,事实上,这种业务不只适用于香港,在港、
澳、台三地均可按这种方式进行运作,只要政策允许,可以立即行事,最终受益者将是广大
消费者。
摘自《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