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龙通信全国圈地边走边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曾在2003年中引发业界震荡的泰龙通信近日爆出消息:该
公司正在与北京、深圳等地的数家公司商洽融资事宜,并积极筹备各地分公司,借此在2004年内
形成连锁,打破当前受阻成都的困局。
密谋连锁
从2003年4月泰龙模式浮出水面开始,它就受到了当地主导
运营商的全力抵抗。
泰龙模式的始作俑者民营企业泰龙通信通过与房地产开发
商合作,进行包括固话、宽带在内的驻地网建设和管理,然后将驻地网资源向基础电信运营商进行
租赁从中获利。这一模式迅速被国内众多企业移植,但至今仍毁誉参半。业界或认为其是打破固话
垄断的绝妙办法,或认为它在打破传统固话垄断的同时产生一个新的垄断,并将对驻地网的发展带
来灾难性的影响。
泰龙与铁通、联通等新进入市场的运营商结盟开辟市场的
增长速度令电信感到了威胁,双方展开角力。2003年6月以后,成都市政府先后为泰龙事件发出两
份态度迥异的《议事纪要》,最终将球开到了行业监管部门脚下。
由于“泰龙模式”游走于政策边缘,最后的审判权一路上
传至信产部,但同样举棋未定的信产部也至今未作出明确表态。而正在信产部保持沉默的同时,移
植“泰龙模式”开始圈地的企业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弱势的基础运营商甚至纷纷培
植“小泰龙”并攻城略地。
泰龙通信董事长张贤清称,他不愿意看到泰龙在成都遭遇
发展阻力,同时还坐视各地拓展良机而不前。这正是泰龙希望冲出成都,开始连锁发展的初衷。
由于电信业务是许可证准入制,所以泰龙要在各地建立类
似业务的分公司(或子公司)首先需要解决牌照问题。在政策还不明朗的情况下,要各地通管局为泰
龙大开绿灯并非易事,但通过与各地拥有牌照企业合作,甚至收购类似企业,泰龙亦可以做到迅速
绕过这一障碍。
张贤清告诉记者,他已经记不清楚接待了多少前来“取
经”的企业,而其中很多人都怀揣现金或股权而来。“只要我点头,他们就可以让我以技术入股,
在当地开合资公司,移植泰龙模式。”张贤清称。
据记者了解,2003年12月中旬,张贤清曾于12月中旬专程
赴京,筹备北京分公司。而据接近张的人士透露,泰龙目前已经基本敲定成立的第一批分公司的城
市包括北京、西安、重庆、武汉等地,而更多的城市即将列入他的考察名单。
但泰龙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其资金实力如何支撑在众多城
市的全面开花?而且驻地网经营投入大、见效慢,对资金的占有率更高于一般行业,以泰龙目前的
资产状况,凭一己之力显然难以迅速做大。
据张称,在与泰龙联系的企业中,不乏希望以资金入股,
与泰龙合作,在各地建立连锁的企业,其中包括深圳创新投资、北京纵横科技等公司,甚至部分企
业与泰龙的合作计划据称已经进入倒计时。
而据记者了解,张亦有意通过创业板或其他IPO方式取得相
应融资。四川省经贸委中小企业处官员孙亚西告诉记者,创业板将主要支持中小高科技成长型企
业,该处目前正在负责为创业板储备预备上市企业,并已将泰龙列入这一预备名单之中。
据透露,早在2003年9月,张贤清就已聘请咨询公司为其进
行上市融资和建立分公司的相关咨询。
政策变局
“融资和扩张现在并不是泰龙最大的问题,关键是政策还
不明朗,所以我不敢做大。”1月12日,张对记者坦称。
信产部2002年6月出台《关于开放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试点
工作的通知》,在全国开始进行为期一年的驻地网市场试点,这一试点早在2003年6月就已经结
束,但至今仍迟迟未有下文。与此同时,在各界聚焦泰龙事件的同时,信产部作为最后的仲裁者也
一直没有表态,这一政策的不明朗令驻地网市场和“泰龙模式”的未来走向更加难以预测。
“信产部没表态说明了监管层对驻地网市场的慎重。”张
说,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张一直在用心揣测信产部沉默背后的真正意图,并两次进京打探虚
实,但均是无功而返。
不过,包括张在内的部分业内人士对驻地网开放一直看
好。“驻地网开放是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关键将是怎样开放,开放有哪些条件,这才是决定当前
已有的泰龙这样的驻地网运营商生死命运的大问题。”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开放驻地网市场将有助于解决固
话垄断,但是开放的程度才是决定最终受益者的关键所在。“比如牌照怎么管理、是否只对基础运
营商开放、互联互通和资费结算怎样规定、驻地网运营商是否能拥有程控交换机、同业竞争怎样规
范等等,这些每一个细节问题都可能影响驻地网运营商的生存环境。”
怎样开放这一市场,业界主要有两种提法,双方争持不
下。一种是以泰龙模式为参照物,认为这一模式正好有效解决垄断问题,引入民间资本,完全可以
在泰龙模式基础上加以完善和规范,最终开放驻地网市场;另一种则认为泰龙模式造成了新的垄
断,并将搅乱市场秩序,最好的办法是只对基础电信运营商开放,各运营商间互相开放,户线产权
归用户,维护则由开发商请专门公司负责。
但不管是哪种方式,开放驻地网市场都需要解决一大堆相
关操作性问题。从准入的门槛设定、互联互通及服务质量的保障、同业竞争规范等问题的公允规定
都还需要时间考虑。
“如果要全面完善这么多内容,信产部至少还需要几个月
的时间。”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也是目前信产部迟迟未见动静的原因。”
据了解,2003年下半年,信产部已经派员赴蓉,了解泰龙
模式及相关情况。
而一位消息灵通人士更称,就在1月初信产部几乎已经决定
开放驻地网市场,但在部分运营商的痛陈利害关系之后再次搁下。“如果在相关监督、管理制度和
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匆忙开放用户驻地网市场,将给市场监管等方面带来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并[!--empirenews.page--]
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该人士称。
机会市场
有业内人士指出,没有明朗的政策也许正是泰龙做大的最
佳时机。
张贤清亦坦言,由于政策不明朗,至今仍然没有强有力的
企业大张旗鼓地杀入驻地网市场。
尽管如此,已经有很多民营企业悄然潜入各地,移植泰龙
模式,迅速培植自己的力量,而电信、网通北上南下之际,也带动了一批“小泰龙”的星火燎
原。
“既然泰龙可以做,那么各地电信、网通、联通、铁通、
移动那么多子公司,那么多员工,谁不能来做?”一位业内人士说,“到时不但民企将蜂拥进入这
一市场,而且包括电信、网通在内的电信巨头同样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凭借其雄厚资本和先
天优势长驱直入。”
有些业内人士猜测,信产部的沉默还有一个意义,就是监
管层可能默许泰龙发展,以观后效。
摘自 21世纪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