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牌照发放前夜:电信巨头人才储备升温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在深圳一家网络公司工作的张可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中——两家跨国
通信公司的3G研发中心都向他发出了工作邀请。
张可只是众多引弓待发的工程师中的一个。种种迹象表明,3G大战前夕的人才争夺
战的硝烟已经弥漫。自2004年初,不少大型通信技术公司开始大规模向外招聘技术人员和营销人
员,比如,诺基亚在其公开网站上招聘北京、福州、广州、杭州、昆明、南昌、上海、郑州等地技
术经理(Technical Manager)。类似的人才需求信息也出现在高通、爱立信和贝尔阿尔卡特的网
页上。
“这并非短暂的企业行为。”一位跨国公司的高层主管告诉记者,“这些人力的储
备和部署是与公司的发展战略相关的。”这些公司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实行大规模的人员招聘计
划,为即将到来的3G执照发布“招兵买马”。
缘起
几乎所有的电信运营商都认为:2004年下半年是万众瞩目的3G牌照发放的关键时
刻。
“2004年是3G WCDMA全球全面商用的一年,到2004年底,预计全球将超过50个
WCDMA网络开通,同时不同厂商提供的大量的WCDMA手机将进入市场。”诺基亚中国公司的人力资
源总监马尚仁(Shahrukh Marfatia)说,“科技以人为本”,“人”显然是他对于2004年商机充
满了信心的基础。
实际上,据相关专家预测,规模将达1万亿元的WCDMA市场正经历一个政府、运营
商、生厂商之间的力量博弈的过程。
在目前的三大标准中,朗讯主攻CDMA2000,主打CDMA2000的中兴已经获得了联通
CDMA一期、二期大部分订单,对于移动推行的WCDMA标准,诺基亚和阿尔卡特具有优势,另一方
面,有关专家预测,高举民族产业大旗的大唐由于政策的原因,也会倚仗TD—SCDMA分得好处。
有人形容3G的发展像是一场资金流的赌博,赌对了将是大量资金的获得,赌输了,
大量的投资将一无所获,华为在一期、二期CDMA订单上的失策就是最好的例子。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次中标厂商中,朗讯获得了总容量27.5%的合同,网络容
量最大,摩托罗拉得到的合同金额则高达4.07亿美元,金额最多。
业内人士称,华为在联通工程上的连失城池,主要就是因为赌错了牌,在这关键的
一年中,因为标准未定,牌照未发,目前整个业界的状况是“大小通吃”。不管是主攻WCDMA的华
为,还是主攻CDMA200的诺基亚等欧洲厂商,都跟进了对每一个标准的研发。
“如果一开始进不了(招标),那么后来因为网络成本建设等问题,就很难再进入
了。”业内人士称这已经是共识。在诸侯争霸的阶段,各家厂商显然不会放过每一个赚钱的机会—
—而人才争夺成了这场争斗的前奏,并最终决定谁最后胜出。
人才缺失
“这是跑马圈地”,业内的业务经理们称只有“马跑起来,才好圈地”,问题是众
厂商“如何相马?”
目前看来,各厂商都采取了“全面开发”的战术,这决定了众厂家对目标人才的大
量需求。
“这仅仅是3G发展的第一阶段,此后手机终端发展利用将会有更大量人才需求空
间。”一家跨国通信公司的3G负责人告诉记者。
朗讯(中国)公司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说,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在不同时期的技术、标
准、关系层面都会发生变化,以现有的300多人的技术中心为例,如果在今年的8、9、10月份,国
家的标准倾向趋于明朗,很有可能将原来研究CDMA200或者WCDMA的人员调配到其他部门,但在尚
未明朗的情况下,对于每个标准的研究开发都会做充足的人力准备。
“每个厂家都有自己相对薄弱的技术领域,而迅速弥补自身不足的的方式,就是短
时间内招募相关标准领域的专业人员。”高通的一位经理说,这是一种短期见效的手法,比如招募
营销经理,可以迅速和目标客户建立渠道。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弱势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人力解决方案就是增加本土人才的储备,3G筹备工作几年前就
开始,但是这方面人才的大量培养和本土化的加速却是3G进入冲刺跑的这段时间。
有业内人士称,加速人才本土化是必然趋势,因为外国的工程师成本相对较高,而
且项目的建设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地的人才更能符合长期作战的需要。
诺基亚人力总监马尚仁介绍说,截止到2003年底,诺基亚在中国的员工中,本地员
工占95%以上,许多中高层管理职务都由本地员工担任。
在争夺的人才中,热门的主要有两种,首先是有着海外留学经验或者工作经验的工
程师,他们最受各大公司欢迎。
“贝尔阿尔卡特公司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具有良好专
业技能,同时又有国际化背景的人是最受欢迎的,”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裁马杰告诉记者,“这里
国际化包括多方面,如掌握国际最新技术,良好的语言能力等等。”
另一类受欢迎的是拥有综合素质的技术人员,一位3G领域的资深技术人员告诉记
者,以往的工作中,很多人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的开发,而实际的综合运用的研究相当少。3G与
2G不同的就是电信与互联网的应用联结,在此之前,既懂互联网又掌握电信技术的人员并不是很
多。
3G市场还没有完全启动,这样的目标人才,实际上是个空白,对于厂商来说,临时
抱佛脚,就不如长期“储备”那样胸有成竹了。
产业链的影响
从宏观来看,人的争夺和培养,直接反映了资金和技术能力的强弱,而且间接决定
了这个市场中的所有权在谁的手中——“广积粮,缓称王”成了某些3G厂商的策略。
与现在的2G或者2.5G相比,3G的产业链更长,除电信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和终端设
备厂商以外,越来越多内容供应商和服务供应商都将参与进来。[!--empirenews.page--]
对终端消费者来说,3G的导入将大大拓展他们的生活空间,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实现无缝隙沟通,移动视频电话、Web浏览等业务将使消费者尽享移动多媒体业务的乐
趣。
正是3G这个特点,成了运营商和众厂商头疼的瓶颈。
“要求从传统电信到互联网的知识都懂,很难!所以电信缺这种人才。”一位北电
网络的3G项目经理李书说,李说,这是一个双面的问题,一方面,3G的发展的瓶颈就在于应用开
发,如果开发出有经济效益的产品和用途,成了众运营商头疼的问题,瑞士的经验证明,欧洲的3G
目前并没有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显然,好的应用型人才力量是关键,有了人才就拿到了3G开发的金钥匙,”李书
说,3G在中国的发展的速度也将决定这个市场对这类人才的渴求量。
“在3G的第一阶段,以建立系统为主,这对有经验的工程师和营销人员的需求很
大。”李书说。“但在下一个阶段,即3G在手机终端的应用将会要求更多样的人才。”
对于人才方面,北电网络中国区运营总监(COO)林源浩2月13日对本报记者说,在3G
方面北电是非常有信心的,即将在北京落成的“北电网络园区”使得“在中国研发的技术和创新能
力继续在全球市场得到部署。”到今年年底,北京研发中心人员将增加1倍。
3G厂商们的人才争夺战,显然的是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领先公司总体战略一步,在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马杰看来,人才储备和公司战略是一个协调的关系。
“人才储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一个公司的发展而言,人才的储备不仅仅是简单
的数字概念,更重要的是人才技能积累。”马杰说,人力资源是为公司战略服务的,人才储备也并
非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随时调整。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经验是,人才储备库的标准是高绩效、高潜能的员工。在“全
球人才流动项目”中,该公司已有40多位员工奔赴世界各地进行在职培训,涉及的领域覆盖研发、
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各方面。
类似的人才储备机构还有以“投资于人”为主题的诺基亚全球人才基地,该基地目
前已经成为杭州研究中心的人才输送地,此外,还有爱立信的“爱立信中国学院”,该学院设置了
信息通信管理硕士课程、微缩工商管理课程和国际管理硕士课程,并创办“学院论坛”,就信息产
业的发展和重要经济问题发表演讲和讨论。
摘自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