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号”文件日渐式微 手机围城显露凶险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如果仔细追索,是创维集团首先旗帜鲜明地表明对手机牌照的渴望和对这种
准入的不满,此后,关于手机牌照问题的争论从未间断。事实上,手机牌照虽然洛阳纸
贵,但此前或者未来它是否存在实在已不重要,倒是对信息产业部如何对该行业监管提出
了更严峻的考验。
保护伞该拔掉了
从1999年开始,我国对手机行业准入采取了五年多的严格控制和审批措
施。1998年12月31日,信息产业部和当时的国家计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
展的若干意见》?5号文件?,明确规定在国内生产和销售手机必须经过信息产业部的批准。
该文件规定:“严格控制移动通信产品生产项目的立项、审批”,同时
“对移动通信产品生产企业严格监管,并将移动电话的生产纳入国家指导性计划”。迄今
为止,信息产业部共发出49张手机生产牌照,其中GSM手机牌照30张,CDMA手机牌照19张,
有14家企业同时取得两张牌照。
该政策制定的时候,国内手机市场基本上被国际厂商所垄断,少量国内
品牌不但产量小,而且质量差,用户认知度低,这个政策使国内厂商得到明显的实惠,因
此业内普遍认为5号令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国内手机生产企业,目前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已经
达到60%以上。因此,持放开牌照论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对手机市场生产实施严格的
限制,已经失去了客观依据。
6月18日,信息产业部娄勤俭副部长在一次论坛上的讲话中表示,随着传
统家电行业的数字化步伐加快,PC、通讯和消费类电子很难划分彼此的界限,手机已经是
消费电子产品。在此背景下,信息产业部正在考虑改变手机生产准入政策,将鼓励消费电
子企业进入手机生产领域。不久,信息产业部有关人士又据此做出进一步解释:娄副部长
的发言并不表示“5号文件”会在今年失效。“不过,这预示着信息产业部正在考虑在手机
准入政策上进行一些政策调整。”
此后,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
政许可的决定》?第412号文件?文中表示:“根据对现行行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定,国
务院将对所属审批项目进行清理。”而清理的结果是,根据412文件详细列出的“确需保留
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在涉及“通信、电子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时,明确提出“不包
括移动通信类产品”。专家分析,从“移动通信产品除外”这八个字字面理解,“除外”
意味着手机生产投资从本月起无须行政审批。
越来越多的厂商希望获得手机牌照以进入中国手机市场,而与此同时部
分牌照的持有者却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两点正是信息产业部要重新审议手机牌照发
放政策的最根本原因。现在已经有20家公司向中国省级政府部门或信息产业部提交了手机
牌照申请,这些公司分别来自中国台湾、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内地。
全国工商联近日撰文矛头直指限制手机行业准入的5号文件。全国工商联
根据部分民营企业所反映的进入手机制造行业准入难,已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了《关于
尽快调整国办发(1999)5号文件进一步推进国产手机制造行业发展的建议》。该文指出,手
机牌照制度已不能适应目前的实际情况,建议取消行业准入限制,放宽民间资本的投资领
域,允许国内有研发制造能力和资本优势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进入手机行业。
尽管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现行手机生产许可证制度慢慢化于无形将是
不可逆转的过程。
敢死队已整装待发
虽然政府对手机生产牌照实施了严格的审批手段,但事实上很快形同虚
设,目前虽然拥有手机生产牌照的厂商数量有限,但手机品牌却层出不穷,很多急于进入
手机市场的厂商通过购买牌照使用权的方式,曲线获得了市场许可证。因为手机牌照审批
制度的阻隔,神州数码、创维、明基、广州金鹏等20多家国内外企业只能门外徘徊。尽管
竞争越来越激烈,但仍高于其他电子消费品利润的手机行业显然使20多支递交了牌照申请
的“敢死队”等待杀进这个市场。
手机牌照的限量发放,使其成为一种稀缺的垄断资源,如果手机牌照不
放开,某些拥有了牌照的企业对生产和技术开发投入兴趣越来越少,但他们即使不生产手
机,仅靠出租牌照也可以轻易获得比销售手机容易多的利润,并且可终生受益,因为没有
牌照收回制度。而对于真正销售,但却没有手机牌照的厂商而言,却要付出额外的成本。
没有牌照及借牌的厂商则表达了对手机牌照彻底放开的渴望。创维老总
黄宏生在去年“两会”期间就曾大声疾呼:“手机牌照向民营企业开放,给手机市场一个
公平竞争的环境。”他认为,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力量,如果还不向民营企
业开放手机牌照,就有可能坐失良机。而引入民营企业的高效反应机制,则可整合民间资
本,使中国成为手机生产、销售、出口的大国,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民营
资本投资一般都非常谨慎,不赚钱的项目不会去做,风险大的项目更是小心,因此引起重
复建设的可能性很小。
手机牌照本应是国家对手机市场进行规范的一道门槛,但并没有起到原
先设想的作用,“5号文件”不仅已形同虚设,而且成为某些企业牟取不正当利益的“保护
伞”,目前国内手机生产格局跟当初政府部门的设计大相径庭。业内人士认为,事实上除
了牌照买卖交易外,牌照制度形成的行业准入壁垒,限制了国内新的资本与新的技术力量
的进入,大量的可投入深度竞争和技术研发的企业被挡在了门外,而牌照制度和定点生产
不利于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和优胜劣汰。
惟一在本次采访中未要求记者隐去其身份的夏新总裁李晓忠认为,目前
进入手机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大,成本也几倍于先入者,因此会有企业放弃这种打算。而执
意进入者,则必须跨过技术、品牌、营销三大门槛才有可能获得生存空间。 [!--empirenews.page--]
取消牌照也是双刃剑
如今政策层面松动了,手机牌照能彻底放开吗?信息产业部相关负责人
说,虽然已经收到了相关通知,但审批放开并不意味彻底取消牌照,信息产业部将通过其
他途径降低手机行业的门槛。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阻碍牌照放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虽然国
内手机市场空间巨大,但国产厂商技术力量薄弱,一旦完全放开,由于目前国际市场消费
能力的减弱,美国、欧洲、日韩及台湾各地大批拥有雄厚技术实力和市场经验的品牌势必
大批涌入国内,内地手机品牌可能将面临灭顶之灾。另一方面,希望进入手机市场的企业
实在太多,在政府审批取消后,手机很可能将面临类似彩电业的过度竞争状况,造成整个
行业利润率的大幅度下降。在通信行业正逐年上涨的情况下,主管部门不得不对此慎重考
虑。
但从规范市场的角度讲,由于牌照申请难度降低,客观上也降低了牌照
的含金量,部分以转卖牌照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厂商将失去生存空间。从而必须在自己生
产和放弃之间做出选择。虽然现在传说有20多家厂商等待进入手机市场,但由于门槛放宽
导致了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一定会有厂商不愿迈出最后一步。
据了解,目前信息产业部正在研究应对和解决方案,希望能够有效的对
整个手机生产行业进行规范并促进该行业的稳固发展。信息产业部可能采取的对策包括:
建立一种淘汰机制以减少缺乏竞争力的手机厂商、推动手机行业的合并和收购以及废除当
前的手机牌照发放政策,对于那些表现不佳的产商,有可能会撤回他们的手机生产许可
证。
虽然信息产业部有放宽手机牌照审批的意图,但可以肯定的是手机的生
产和销售仍然会受到限制。目前国内手机厂商的产能已经在2亿部/年以上,2004年1~4月
手机产量已经达到8000多万台。厂商为了降低单机价格,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
效益,客观上使中国市场的产量不断扩大。而国内手机市场的容量基本上维持在7000万~
8000万部/年左右。如果放宽生产限制,必定使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引发新一轮的市场
划分。尽管获得牌照的企业仅40家左右,但目前手机企业超过七八十家,竞争已经十分激
烈,行业整体利润已日益下滑,但等在门外的众多企业对手机市场仍志在必得,大多数国
内手机企业对这种状况颇为担忧,他们认为这会让手机行业迅速沦为类似家电行业的薄利
局面。
也有分析认为,手机牌照审批放开之后,进入市场的更多可能是一些小
厂商,而淘汰最多的也是一些小厂商。因此,某国产手机厂商表示,即使手机牌照审批放
开,也不会对市场上整体格局产生太大影响,“整体数量会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字上,只
是小厂商的进进出出会更加频繁。取消手机牌照,并不会使目前已经混乱的手机市场更加
无序,导致重复投资、恶性竞争,恶性竞争出现在高度同质化的产品中,而手机具有时尚
性与功能性双重特征,属于高度差异化、个性化商品,竞争会更有利于促进手机的研发和
设计。
摘自《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