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生产准入制求变 专家称末尾淘汰难实行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最近一段时间,业内媒体持续对手机生产准入制度进行讨论,焦点主要集中在是否
要对目前的手机生产牌照制度进行改革上。据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副司长王秉科
介绍,目前约有二十家企业向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发改委提交了申请报告,申请手机生产牌照。这些
企业主要为中国内地的民营企业、中国台湾企业和日韩的小型企业。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发改委对这
些企业的申请比较重视,但目前还没有讨论结果,现阶段还将维持原有的手机生产准入制度。
这场讨论源于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的一段发言。娄勤俭副部长在不久前举行的
“2004年中国国际家电博览会”上透露,信息产业部正在考虑将PC产品划入消费电子类范畴,并
考虑对旧有手机生产准入制度进行改变,信息产业部将鼓励消费电子企业进入手机生产领域。这寥
寥数语让那些一直为手机生产牌照奔波的企业感到眼前一亮,并有业内人士猜测,从1999年开始
实行的手机生产许可证制度可能要实行改革了。
手机生产准入制度促进了国产品牌手机发展
1999年,在现行的手机生产许可证制度颁布之前,中国手机市场几乎完全被国
外手机厂商垄断,为了扶持正在起步的民族产业,信息产业部和原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
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5号文件”。该文件规定,从1999年起,信息产业部将停止
外资手机生产牌照的发放;除了严格控制外国移动通信产品的进口外,还规定在华外资企业的手机
至少要出口60%,只有这样,合资企业才可以获得进口相关产品和元器件的配额。到了2000年,为
了避免恶性竞争,信息产业部停止颁发新的手机生产牌照。到目前为止,信息产业部一共颁发了49
张牌照,其中,GSM手机牌照30张,CDMA手机牌照19张,有14家企业同时取得了GSM及CDMA牌照。
“5号文件”出台以后对国产手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时的国
内手机市场基本被欧美厂商占据,日韩企业的市场份额很少,国内厂商借助周边新兴经济体,尤其
是通过与日韩厂商的合作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以后的发展赢得了资本和
市场,但同时也隐藏了危机。由于手机的推出过程,包括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
节,其中一款手机的研发时间在2~3年,在当时的市场情况下,国内市场已基本被欧美厂商占据,
如果国内手机企业从研发阶段做起,过长的投资周期将使国产厂商在市场处于不利位置。鉴于当时
的情况,国产手机企业集体采取了贴牌生产的方式。
贴牌生产方式在初期确实帮助国产手机企业迅速抢占了市场份额,并扩大了自
身规模。但同时也造成了国产手机厂商没有技术储备,有些企业甚至连最基本的品质控制流程都没
有,只经过一个简单的测试过程,还有部分国产厂商只是在国外公司的设计方案基础上,进行简单
的“拧螺丝”等,从而造成了贴牌手机质量隐患多、返修率居高不下、维修周期长的结果。而这个
问题如果不能很快得到解决,将影响到国产手机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企业诚信度,对企业发展造成严
重的负面效应。最近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公布的定制手机合作名单中,没有一家来自国内的手机
企业,这在某一方面反映了运营商对国产手机品牌的质量并不放心。随着移动业务的发展,移动终
端按功能的定制分类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对厂商来说,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将很难按要求进行定
制生产。
此外,手机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利润点,而其中50%以上的利润来自于研
发和设计,因此,贴牌手机一半以上的利润给了国外企业,造成每年上百亿元的巨额资金流向国
外。更严重的是,由于技术生命线掌握在他人手上,造成在生产环节上,国外手机厂商通过大量采
购元器件,甚至买断国内不能生产的元器件方式,来压制国产手机的生产。
手机生产准入制度可适当改革
在2000年停止颁发新的手机生产牌照之后,仍然不断有企业向信息产业部和国
家发改委提出申请,要求申领手机生产牌照。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移动通信研究室主任庾志成
分析,虽然目前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手机生产利润率已经下滑,但它仍然高于其他消费电子
类产品,在高利润回报率的驱动下,企业当然希望进入该市场。
庾志成认为,目前手机市场环境和“5号文件”颁布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区
别,国产手机厂商已在国内市场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已经开始进军海外市场。但在手机生产准
入制度的保护下,有些已经拿到生产牌照的企业觉得,既然在不进行技术研发的情况下也能赚到利
润,就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从而导致这些企业进行技术研发的积极性不大。此外,在国内
市场日趋饱和、必须开拓海外市场的情况下,国际品牌为了制约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对中国手
机企业征收高知识产权税,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利润回报。庾志成认为,我国的手机生产准入制
度应该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但他不主张在WTO承诺开放期之前就完全取消手机生产准入制度,因
为在目前的形势下,如果手机市场完全放开,将对刚刚开始成长的国产手机品牌造成不必要的冲
击。在谈到目前讨论较多的“末尾淘汰制”时,庾志成也表示不赞同,认为“末尾淘汰制”将很难
进行实际操作,因为很难保证排名的公正性,容易产生非正常竞争的问题。
庾志成设想的方案是,在原有“5号文件”的基础上对国内企业尤其是消费电子
类企业开放,允许这类企业进入手机市场,在WTO承诺开放期之前发展壮大自己。由于目前手机的
发展趋势越来越具有消费电子类产品的特征,其功能也更加多样性,例如在生产视频手机时,消费
电子类厂商将具有一定的优势,从整个国产品牌手机产业的角度看,这类企业的加入可以使我们的
民族产业得到更快发展。但在对手机市场进一步开放的同时,必须制订相应措施防止贴牌现象再次[!--empirenews.page--]
发生。庾志成认为,在将手机市场对国内企业开放后,有效的竞争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产业的
格局,将更加有利于那些踏踏实实进行技术研发的企业,而对单纯依靠贴牌生产的企业则造成冲
击,更会杜绝利用牌照换取利润的现象发生。
摘自《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