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产部酝酿微调互联网域名及IP地址监管政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据可靠消息透露,由信息产业部通信管理局正在操作的针对域名管理的政策法规将在年底微调。据悉,今年年底将公布的政策主要是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现行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进行微调,尤其是对程序、期限等不符合《行政许可法》的地方进行修订。
“还有一点是对境外域名和境内域名的管理程序方面也会有新的内容。”这位知情者表示,“但大的地方不会动。”
事实上,对境外域名和境内域名的管理正是目前一些国际大公司关注中国品牌建设的焦点。
2004年上半年,出现了两起引人注目的案件,其中之一为世界知名品牌星巴克的中文域名争议。星巴克为了夺回starbucks.cn的CN域名,前后耗资近15万元。这相对于另一起引起国内域名市场极大关注的案件——美国在线提出ICQ.com.cn域名的所有权争议被驳回,星巴克已经显得非常幸运。据悉,美国在线此次直接损失近百万元。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透露的消息显示,到今年前8个月,该中心已经裁决的CN域名(专指英文域名)争议案件共有37起,涉及的CN二级域名、三级域名共46个,与去年同期相比,经该中心仲裁的CN域名纠纷,在数量上基本持平。
目前,除了世界500强企业如宝洁、安捷伦、美洲银行、星巴克、美国在线、西门子等以外,越来越多专业领域的世界品牌开始关注其中国品牌的建设,意大利的伯尼顿、瑞士的罗技国际公司等还不为中国消费者熟悉的品牌也于近期向仲裁机构提出域名申述,并最终得到作为中国网络标识的CN域名。
然而,在上半年共计37件域名争议案件中中国企业提出的只有5起,仅占总量的13.5%。
“我国的中小企业对于企业域名的保护意识还不强,很多中小企业甚至没有意识到要注册自己的域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任毛伟表示,“截止到上个月,《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实施两周年之际,CN域名的注册量已经从新办法实施前的13万快速增长到了40多万,两年增长了3倍多。但是相对于我国几千万中小企业的基数,已经注册的用户还远远不够。”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也告诉本报记者,原本打算今年就适度放开的个人域名注册,由于国家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整顿而一再推迟,估计要等到明年——目前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是2002年3月14日信息产业部第9次部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现在,网民对个人注册申请域名的呼声正使监管部门考虑将此领域放开。
IP申请 吃亏的总是中国?
事实上,信产部对互联网的管理除了在域名上有所动作外,在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资源IP地址上也正酝酿着新的管理办法。9月1日,针对互联网发展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局长苏金生在“2004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也表示,要从战略的角度研究未来IP地址的管理思路,争取在下一代互联网资源分配中占据主动,及早解决地址资源匮乏的实际问题。
“当前,我国在IP地址资源申请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成本高、获得地址数量偏少等突出问题,从国家利益的高度,要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小企业,通过大的单位归口,集中申请地址,以便最终达到提高我国IP地址资源数量、降低IP地址资源申请和使用成本的目的。”苏说。
一份资料显示,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申请到的IP地址总量只占亚太地区已分配IP地址数的25%,居于日本29%和韩国21%之间,然而我国各成员支付APNIC的年费总计高达31万美金,远高于日本的20万和韩国的7万。据悉,信产部正加快出台《IP地址信息备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法规。
我国在IP地址申请方面的成本居高不下,其根本原因在于沿用了1994年我国互联网发展之初时的申请模式,即各企业根据需求自行申请、自行分配并进行管理——这种IP地址申请模式极不利于我国互联网的长远发展:
目前我国有29个单位直接向APNIC申请地址,这样就造成了每个申请单位均需要交纳高额费用。由于IP地址分配机构APNIC对IP地址的分配采用会员制,直接将IP地址分配给会员单位。会员单位使用IP地址除每年每个地址交纳一定的资源占用费外,每个会员还要根据自己的等级交纳不同的会员费,会员的等级根据申请IP地址会员的网络规模确定。亚太地区只要是需要IP地址资源的企业、单位或团体,均可申请成为会员。
例如,目前在APNIC最高级别会员中,我国占50%,第二高级别会员中,我国占37.5%,我国企业每年向APNIC缴纳的会员费最高,但获得的IP资源不多,且时效性差。
“目前各企业自行向APNIC申请地址,一方面由于对IP地址申请的认识差异较大,一次的申请数量很少,一般只能满足一时之需,难以满足长期发展需要;另一方面,由于APNIC的IP地址申请程序较复杂,要求比较严格,许多国内企业不熟悉申请程序、不善于和国外打交道,常因IP地址申请时间太长而延误网络的发展。”CNNIC专门负责IP地址申请工作的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分配机制 症结之所在
据悉,信息产业部曾提出我国在IP地址资源申请使用方面的思路:鉴于我国一些单位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教育网等向APNIC申请IP地址的时间早、数量大、熟悉APNIC的IP地址分配规则,并且已经在APNIC形成了IP地址的规模化、专业化申请,所以鼓励我国广大企业通过这些单位归口集中向APNIC申请IP地址,以便达到提高申请数量、降低申请和使用成本的目的。
然而,这个思路尚未被申请IP地址的公司所重视。
事实上,之所以中国IP地址的申请和使用成本高,是因为互联网产生于美国,其技术标准和规范也由其制定,各种应用也是在美国最先开始,因此在IP地址等互联网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也由美国主要控制。
1981年开始制定的IPv4协议,从1983年开始部署,最初是由一家名为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负责管理与分配全球的IPv4地址资源。后来,IANA不再直接对用户发放IPv4地址,由ICANN负责全球IP地址编号分配,总部设在美国,由美国政府通过委托合同授权的形式来管理。
根据ICANN的规定,IP地址的分配是分级进行的:ICANN先将部分IP地址分配给地区级的Internet注册机构 ?Regional Internet Registry,简称RIR?,然后由这些RIR负责该地区的分配服务。[!--empirenews.page--]
现在全球共有5个RIR:ARIN主要负责北美地区分配,RIPE主要负责欧洲地区分配,LACNIC主要负责拉丁美洲分配,AfriNIC主要负责非洲地区分配,亚太地区国家的IP地址分配由APNIC管理。
目前负责北美地区地址分配的ARIN分配的地址量也是所有RIR中最多的,共分配所有地址量的6%,而负责国家和人口众多的亚太地区和欧洲IP地址分配的APNIC、RIPE都只有4%。由此导致一方面大量的IP地址被浪费,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国家如欧洲、日本和中国得不到足够的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