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义助东南亚 应急通信抵御海啸之难
时间:2005-01-10 11:26:00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导读]“中国愿根据受灾国需要,调整和补充救灾物资,帮助受灾地区重建道路、桥梁、学校和医院等基础设施,支持中国企业参与灾区重建。”温家宝总理在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上的这番话令受灾国领导人为之动
“中国愿根据受灾国需要,调整和补充救灾物资,帮助受灾地区重建道路、桥梁、学校和医院等基础设施,支持中国企业参与灾区重建。”温家宝总理在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上的这番话令受灾国领导人为之动容。
中国在行动。1月5日,在轰鸣的引擎声中,一架架装载着中国通信企业援灾设备的专机腾空而起,飞往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东南亚灾区……中国赈灾的通信设备正在帮助印尼、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恢复通信能力,支援抗灾。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说,下一步将根据受灾国的需要,在人财物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损失惨重 海啸吞噬通信
海啸、地震,突如其来。印尼告急!斯里兰卡告急!印度告急……然而,许多灾区却迟迟没有传来任何讯息,因为那里的通信网络遭受灭顶之灾,已经完全失去与外界的通信能力。
地震、海啸、洪水等灾害对通信设备最直接的损害首先表现在对通信线路、网络等设备的损害上,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宕机、关键数据丢失、业务系统中断等;如果电力等相关系统受到灾害影响也会波及到通讯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灾害的发生也常常使通信系统承受超负荷运转的巨大压力,一旦超出其最大限额,也会影响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这次,海啸真的叫阵通信了,而且是如此气焰嚣张,所有的灾害效应表现的那样来势凶猛!
印尼尼科巴岛和亚齐省,本地电信业务基本瘫痪,恢复工作异常艰难;斯里兰卡,洪水冲毁部分交换局和基站塔,超过1万条电话线不能工作;印度卡尔尼古巴岛至今仍有三分之一的交换局处在瘫痪状态,严重影响当地救灾活动的开展。由于人们急于与亲友联系,这些国家尚在运行的部分网络出现了掉话和拥塞现象。
事实上,在通信系统受到破坏的背后,是受灾国正在承受和即将承受的巨大损失。据统计,网上银行每分钟运转中断成本为7000美元,而通信中断导致的成本损失更为惊人,仅以呼叫中心为例,每分钟运转中断成本就高达27000美元!而据IDC的统计数字表明,美国在2000年以前的10年间,发生过灾难的公司中,有55%当时倒闭。剩下的45%中,因为数据丢失,有29%也在两年之内倒闭,生存下来的仅占16%。
通信援助,来自中国
“电信与人道主义援助”,曾经被确定为1997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此次东南亚海啸发生后中国通信企业的种种义举再次生动的说明了两者之间的息息关联。
“灾难发生后,中兴通讯是第一个和我们取得联系,商讨捐赠事务的国际制造商。”印度一家运营商的代表2004年12月31日在新德里表示。
据悉,中兴通讯捐赠的救灾设备包括CDMA设备、GoTa数字集群系统、数字交换设备、手机终端等,总共价值250万美元。上述设备将被部署在印度、斯里兰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部分重灾区,其中包括印度受海啸冲击最大的ANDAM AN岛。而华为捐赠的首批价值2000万元的通信设备包括应急通信设备、GSM与CDMA移动网络和设备等。下一批价值为50万美元的通信设备将于1月10日从重庆启运。
除了设备物资援助,中国设备厂商还为赈灾投入了大量人力。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副总裁刘钧对《通信产业报》说:“在不可避免的突发灾难事件面前,组织和人是最核心的决定因素。救灾通信应急机制和服务预案主要包括建立完善可行的灾害应急流程和服务预案,并配备相应的组织和人员,这一点非常重要。”
中国提供的物力人力支持,正在东南亚救灾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重要作用。
应急通信再成焦点
据有关方面透露,中国通信设备商捐赠的设备主要将用于救灾应急通信,以及帮助当地运营商重建通信网络。灾害时期的应急通信、快速恢复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统一信息平台的建立,成为关系救灾进展和成效的重要环节。
“整合不同厂家的不同通信产品,这样的系统集成能力和经验在灾难发生时的通信系统重建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刘钧对记者说。为在灾难期间快速建立统一高效的通信平台,在原有通信平台建设阶段就应当充分考虑建设容灾备份系统。这样,在原有平台瘫痪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快速的通信接管。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问题恰恰是东南亚一些运营商考虑欠周的地方,从而导致重大损失。
数字集群等应急通信技术手段在救灾中同样能够大显身手。中兴通讯CDMA事业部总监崔莉对《通信产业报》说:“数字集群是救灾应急通信联动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保密性、数据带宽以及多元化功能方面的优势,数字集群系统能够快速在灾区实现指挥调度、通信联络的功能。在此次捐献的通信设备中,GoTa数字集群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中国帮助建立的救灾应急通信系统正在灾区传递着人们报平安的声音,传递着救灾需求的信息,为东南亚国家重建提供通信能力保障。随着更多设备、人力援助的到位,中国通信业界为帮助赈灾建立的通信系统将在人道主义救援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灾难中广泛应用的应急通信手段
应急通信系统主要设备有KV频段卫星通信车、VSAT卫星地面站、海事卫星电话、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1000线车载程控交换机等。其中车载可搬移式应急通信系统:该系统由指挥中心、现场信息采集、应急通信指挥车、中继站、现有微波网入口等部分组成。该系统集多种通信手段为一体,构成覆盖全区的多层次全天候系统,以保证通信的及时、准确、无盲区、不间断。"RFonFiber"技术与移动应急通信车的使用相结合,利用光传输系统将现场之外的应急通信基站的射频信号传送到高话务区域,从而可以保证活动现场的通信质量。
海事卫星电话用于船舶与船舶之间、船舶与陆地之间的通信,可进行通话、数据传输和传真。海事卫星电话的业务种类有遇险电话、叫号电话和叫人电话。我国各地均开放海事卫星电话业务。
数字集群集指挥调度、电话、数据、短信、多媒体图像及over IP等功能于一体,且在调度及网络结构与安全控制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与复杂性,其快速接入响应与蜂窝移动通信入网时间需要数秒相比较,它仅需300~500ms。它的应用可遍及铁道、交通、民航、公安以及重大事件与突发事件应对等各行各业与方方面面。 [!--empirenews.page--]
----《通信产业报》
中国在行动。1月5日,在轰鸣的引擎声中,一架架装载着中国通信企业援灾设备的专机腾空而起,飞往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东南亚灾区……中国赈灾的通信设备正在帮助印尼、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恢复通信能力,支援抗灾。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说,下一步将根据受灾国的需要,在人财物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损失惨重 海啸吞噬通信
海啸、地震,突如其来。印尼告急!斯里兰卡告急!印度告急……然而,许多灾区却迟迟没有传来任何讯息,因为那里的通信网络遭受灭顶之灾,已经完全失去与外界的通信能力。
地震、海啸、洪水等灾害对通信设备最直接的损害首先表现在对通信线路、网络等设备的损害上,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宕机、关键数据丢失、业务系统中断等;如果电力等相关系统受到灾害影响也会波及到通讯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灾害的发生也常常使通信系统承受超负荷运转的巨大压力,一旦超出其最大限额,也会影响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这次,海啸真的叫阵通信了,而且是如此气焰嚣张,所有的灾害效应表现的那样来势凶猛!
印尼尼科巴岛和亚齐省,本地电信业务基本瘫痪,恢复工作异常艰难;斯里兰卡,洪水冲毁部分交换局和基站塔,超过1万条电话线不能工作;印度卡尔尼古巴岛至今仍有三分之一的交换局处在瘫痪状态,严重影响当地救灾活动的开展。由于人们急于与亲友联系,这些国家尚在运行的部分网络出现了掉话和拥塞现象。
事实上,在通信系统受到破坏的背后,是受灾国正在承受和即将承受的巨大损失。据统计,网上银行每分钟运转中断成本为7000美元,而通信中断导致的成本损失更为惊人,仅以呼叫中心为例,每分钟运转中断成本就高达27000美元!而据IDC的统计数字表明,美国在2000年以前的10年间,发生过灾难的公司中,有55%当时倒闭。剩下的45%中,因为数据丢失,有29%也在两年之内倒闭,生存下来的仅占16%。
通信援助,来自中国
“电信与人道主义援助”,曾经被确定为1997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此次东南亚海啸发生后中国通信企业的种种义举再次生动的说明了两者之间的息息关联。
“灾难发生后,中兴通讯是第一个和我们取得联系,商讨捐赠事务的国际制造商。”印度一家运营商的代表2004年12月31日在新德里表示。
据悉,中兴通讯捐赠的救灾设备包括CDMA设备、GoTa数字集群系统、数字交换设备、手机终端等,总共价值250万美元。上述设备将被部署在印度、斯里兰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部分重灾区,其中包括印度受海啸冲击最大的ANDAM AN岛。而华为捐赠的首批价值2000万元的通信设备包括应急通信设备、GSM与CDMA移动网络和设备等。下一批价值为50万美元的通信设备将于1月10日从重庆启运。
除了设备物资援助,中国设备厂商还为赈灾投入了大量人力。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副总裁刘钧对《通信产业报》说:“在不可避免的突发灾难事件面前,组织和人是最核心的决定因素。救灾通信应急机制和服务预案主要包括建立完善可行的灾害应急流程和服务预案,并配备相应的组织和人员,这一点非常重要。”
中国提供的物力人力支持,正在东南亚救灾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重要作用。
应急通信再成焦点
据有关方面透露,中国通信设备商捐赠的设备主要将用于救灾应急通信,以及帮助当地运营商重建通信网络。灾害时期的应急通信、快速恢复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统一信息平台的建立,成为关系救灾进展和成效的重要环节。
“整合不同厂家的不同通信产品,这样的系统集成能力和经验在灾难发生时的通信系统重建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刘钧对记者说。为在灾难期间快速建立统一高效的通信平台,在原有通信平台建设阶段就应当充分考虑建设容灾备份系统。这样,在原有平台瘫痪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快速的通信接管。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问题恰恰是东南亚一些运营商考虑欠周的地方,从而导致重大损失。
数字集群等应急通信技术手段在救灾中同样能够大显身手。中兴通讯CDMA事业部总监崔莉对《通信产业报》说:“数字集群是救灾应急通信联动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保密性、数据带宽以及多元化功能方面的优势,数字集群系统能够快速在灾区实现指挥调度、通信联络的功能。在此次捐献的通信设备中,GoTa数字集群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中国帮助建立的救灾应急通信系统正在灾区传递着人们报平安的声音,传递着救灾需求的信息,为东南亚国家重建提供通信能力保障。随着更多设备、人力援助的到位,中国通信业界为帮助赈灾建立的通信系统将在人道主义救援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灾难中广泛应用的应急通信手段
应急通信系统主要设备有KV频段卫星通信车、VSAT卫星地面站、海事卫星电话、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1000线车载程控交换机等。其中车载可搬移式应急通信系统:该系统由指挥中心、现场信息采集、应急通信指挥车、中继站、现有微波网入口等部分组成。该系统集多种通信手段为一体,构成覆盖全区的多层次全天候系统,以保证通信的及时、准确、无盲区、不间断。"RFonFiber"技术与移动应急通信车的使用相结合,利用光传输系统将现场之外的应急通信基站的射频信号传送到高话务区域,从而可以保证活动现场的通信质量。
海事卫星电话用于船舶与船舶之间、船舶与陆地之间的通信,可进行通话、数据传输和传真。海事卫星电话的业务种类有遇险电话、叫号电话和叫人电话。我国各地均开放海事卫星电话业务。
数字集群集指挥调度、电话、数据、短信、多媒体图像及over IP等功能于一体,且在调度及网络结构与安全控制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与复杂性,其快速接入响应与蜂窝移动通信入网时间需要数秒相比较,它仅需300~500ms。它的应用可遍及铁道、交通、民航、公安以及重大事件与突发事件应对等各行各业与方方面面。 [!--empirenews.page--]
----《通信产业报》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