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割肉中芯 从10亿到2亿美元的加减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3月1日,该公司宣布,已于2月28日左右出售了5.17亿股中芯国际(0981.HK)的股份。当天,中芯国际股价应声下跌了6%。“摩托罗拉是想从芯片代工的业务中淡出来。”中芯国际总裁特别助理喻宁说。
这已经是摩托罗拉第二次出售中芯国际的股票。第一次是2004年4月,当时中芯国际刚上市不久,摩托罗拉当时套现了1.2亿美元。
“摩托罗拉显然是不太看好中芯国际在股市的表现,所以想早点脱身。”台湾元富证券香港办事处的一位分析师认为,摩托罗拉显然是在不惜血本的抛售,按照中芯国际目前的股价,摩托罗拉就算将所拥有的中芯国际股份全部抛售完毕,回笼的资金也只有4亿美元左右,而它当时出售给中芯国际的天津工厂曾一度估价约10亿美元。
两次抛售
据记者了解,摩托罗拉此次出售股票采用了不公开交易的方式,以每股1.64至1.69港元的价格减持中芯国际5.17亿股,套现最高达8.75亿港元(约合8.96亿元)。去年第一次抛售后,摩托罗拉还持有12.7亿股中芯国际股票,占总股本的7.2%,仅次于第一大股东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的10.2%,为中芯国际的第二大股东。
“摩托罗拉现在已经完成交易了。”中芯国际投资人关系处处长赖佑明在3月2日告诉记者,这次摩托罗拉通过其财务顾问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与德意志银行一起在资本市场寻找一些基金来接手其抛售的股份,以尽量不在二级市场造成股价的震荡。
“这只是摩托罗拉在经营过程中的正常资产处理业务,没有特别的含义。”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总监杨伯宁如是解释。
摩托罗拉和中芯国际的恋情始于2004年1月,当时摩托罗拉将位于天津的一座"MOS-17”8英寸芯片代工厂出售给中芯国际。
这座投资近10亿美元的芯片厂于1995年底在天津西青开发区正式落成,这是国内第二家生产8寸晶圆的工厂——第一家为上海的华虹NEC。2001年年中,MOS-17厂开始生产,但由于产能一直未达到最初预定的生产目标,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全球战略的调整下,摩托罗拉将这家工厂出售给了中芯国际,换取了中芯国际11.4%的股份。
摩托罗拉显然是一直在寻找退出的途径。2004年3月,中芯国际挂牌上市之初,摩托罗拉就向市场抛售了4.54546亿股,获利1.2亿美元。
此次抛售之后,摩托罗拉在中芯国际的股份下降到4.3%左右,已经次于北大青鸟和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所,退居第四大股东。而据记者了解,这些股份仍在禁止出售期,解禁后是否抛售尚是个未知数。
回笼资金专注手机
“由于已将半导体业务分拆出来,因此摩托罗拉总部所持有的中芯股票就变成了单纯的投资。”中芯国际董事长张汝京认为,摩托罗拉之所以出售中芯国际的股票,是因为摩托罗拉自身战略的调整。
芯片一度是摩托罗拉的第二大业务,仅次于手机。但是在高通、意法半导体等公司的冲击下,摩托罗拉芯片业务的赢利状况一直不理想。
1997年,摩托罗拉开始调整芯片战略,此后四年先后关闭了五家芯片生产厂。2001年8月,摩托罗拉又关闭了设在亚利桑那州的两间芯片厂,并解聘了1200名本土员工。2002年1月,摩托罗拉裁减美国奥斯汀、德克萨斯州和日本仙台芯片厂的1200名芯片生产人员,同时关闭了香港的一家制造工厂。
但这并没有减轻摩托罗拉在芯片方面的压力。2001年,摩托罗拉的芯片业务出现了22亿美元的净亏损;2002年亏损额下降到18亿美元;2003年前九个月亏损额继续下降为4亿美元。也就在这三年时间内,芯片业务部门的裁员人数达到1.1万人。
2003年10月,摩托罗拉正式宣布将半导体业务剥离出来,成立一个新公司——飞思卡尔。2004年7月16日,飞思卡尔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摩托罗拉出售了其中30%股份,IPO融资达15.8亿美元,剩下70%股份仍由摩托罗拉公司持有。但是摩托罗拉在飞思卡尔上市之初就曾表示,将在未来陆续卖出持有的飞思卡尔股票。“这次抛售中芯国际的股票是摩托罗拉去年分拆半导体业务的延续。”杨伯宁表示。
“飞思卡尔主要从事的还是芯片设计业务。”喻宁表示,在台积电、联电等公司的冲击下,摩托罗拉在芯片代工业方面已基本无竞争力可言,所以选择从中芯国际退出也在情理之中。飞思卡尔目前在中国有三个IC设计中心,分别位于苏州、北京和天津,在网络、汽车和无线通信三个领域展开业务。
在半导体部门分拆之后,摩托罗拉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手机业务上。IDC的统计显示,诺基亚在2004年全年市场份额为31.2%,而摩托罗拉依旧保持其第二为16.4%。在中国市场,摩托罗拉保持多年的老大位置已经被诺基亚取而代之了。除了诺基亚,在摩托罗拉的身后,三星也正在奋起直追。
“抛售股票回笼资金是为了加大手机市场的支持力度。”迪比特一位高层如此分析,由于手机价格持续下滑,摩托罗拉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充实自己的力量以确保其市场地位。
看淡中芯国际?
摩托罗拉的连续抛售显然给了中芯国际股价不小的影响。3月2日,中芯国际在美国股市以10.45美元报收,与17.5美元的IPO价格相比,股价已经下跌了约40%,其市值也下滑到了36.6亿美元。
中芯国际一位高层人士指出,股价持续下跌是由于美国的很多基金有意打压中芯国际的股价,从而阻止中国公司在美国股市持续融资。
“不过中芯国际的股价下跌给后面的宏力半导体、先进半导体上市制造了很大的障碍。”元富证券的这位分析师说,在他看来,作为中国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厂,中芯国际在上市之后股价一路下滑,让很多投资者吃尽了苦头,基金经理将对中国的半导体股票敬而远之。
由于去年第四季度全球半导体业务的下滑,中芯国际已调整扩张步伐,将2005年底的芯片产能由原来的每月18.5万片减至14万—15.5万片,去年底的月产量也只有11万片,低于原计划的12.5万片。与此同时,中芯今年的资本支出也由原来的13.7亿美元下调到10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将是半导体业下降的第一年,中芯国际产品平均价格(ASP)将面临明显的压力,摩根士丹利同时将中芯国际2005年的净利预期调低至17%。
这位分析师同时还表示,由于受同台积电和解案件赔偿和半导体代工业整体下滑的影响,中芯国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表现很难乐观,这也是摩托罗拉选择抛售的原因之一。不过摩托罗拉显然不同意这种说法,“抛售股票跟中芯国际的业务表现并没有关系”,杨伯宁表示。
按中芯国际同台积电达成的和解协议,中芯国际将在未来6年内向台积电支付1.75亿美元,其中前5年每年支付3000万美元,第六年支付2500万美元,这显然将吃掉中芯国际很大一部分利润——这几乎相当于中芯国际一个季度的利润,2004年第三季度,中芯国际的利润也只有3930万美元。
“所以摩托罗拉很难在短期内等到中芯国际的股价上涨后再抛售。”元富证券的这位分析师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