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百强手机企业量多势弱 需加强研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经过20年的发展,通信制造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只经过6年的发展,手机产业便在通信制造业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通信制造业中的一个分支,我国手机产业在2003年创造了辉煌。但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自有品牌手机产业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亏损。然而,在今年的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名中,不少国内手机品牌仍在其中,其中包括以手机为主营业务的波导、夏新等。专家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他们十分看好我国移动通信终端产业的发展。
手机企业靠综合实力跻身电子百强
今年4月,波导、夏新等企业发布财务报告,宣布2005年业绩亏损。但是,记者仍然在2005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中看到了这两家企业,这也是电子百强中唯一两家以手机制造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负责电子百强评比的信息产业资深专家董云庭告诉本报记者,这次电子百强评比弱化了赢利状况,允许暂时不赢利的企业参评,同时注重考核综合研发能力、发展潜力等多项指标,评价综合实力。他表示:“很多企业由于收购其他企业等等因素在账面表现上可能亏损,但实际上实力很强。”据波导、夏新新近发布的2006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两企业都已经停止亏损,实现小规模赢利。
我国手机产业从1999年“五号文件”颁布后开始发展,到去年年底已经形成了近60多个品牌、年产量超过3亿部的大产业,其中内销近8000万部。此外,我国手机产业更是以2.28亿部的出口量、206.35亿美元的出口额对我国贸易顺差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
电子百强手机企业分四类
尽管今年电子百强企业中仅波导一家是单纯的手机企业,仅波导和夏新两家是以手机为主营业务(夏新2005年手机业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69.7%)的企业,但涉及手机业务的企业却远不止这两家。
其中,TCL、康佳、海尔、海信都算是“老牌”国产手机企业,TCL和康佳的手机业务曾一度是对集团公司贡献率最大的业务。
中兴、联想和大显的手机业务向来不是集团业务中最赚钱的,也没有在国内手机市场第一波发展高潮中获得“第一桶金”,但都属稳步发展型手机企业,在2005年国产手机集体滑坡的大趋势下逆流而上,在效益、声誉等各方面取得了有别于其他手机企业的成绩,手机业务发展稳健。其中联想手机提出了力争实现2006财政年度国内市场份额突破10%的目标;中兴通讯则将手机定为三大主营业务之一,并提出未来手机业务销售额要占公司整体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华为、长虹、创维、清华紫光、江苏中天等是电子百强中手机企业的又一种类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虽然早就备战手机业务,却仅在2005年才获得手机生产核准。因此他们对手机抱有相当大热情的同时又注意吸取手机产业第一波发展高潮时的经验教训,或在技术研发上下功夫,或试图走差异化道路做手机。
手机企业仍需走研发之路
经过6年多发展,国内手机企业大量涌现,但大多数由于只拥有简单的拼装加工和外观设计能力而对手机产业整体发展贡献不大,我国手机产业整体依然处于相对简单的制造加工阶段。虽然是在国内生产和销售手机,每一部都还要向掌握知识产权的国际企业支付相当多的专利费,中国手机产业利润率很低,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我认为无论是手机企业,还是其他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董云庭向《中国电子报》表示。国外高科技企业每年对研发的投入力度一般在公司销售额的10%以上,而国内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达到这一水平的只有华为。正是这一原因,导致国内众多手机企业在国际巨头改变产品或渠道策略时常常无暇应接,从而导致了去年以来国产手机品牌销售及赢利情况的一再滑坡。
“国内自主品牌的手机产业会走出困境。”董云庭向本报记者表示,“我的看法,10年以内国内手机市场会像现在的彩电市场一样,占据大部分的国内市场。但是,到那时手机是否还是赚钱的产业却是个问题,或者说到那时国际企业一定已经在从事更赚钱的东西了。”他的判断,国内手机企业近段时间内在研发和知识产权上不会有太大进展。技术投资不是一个三五年就能见效的事情,希望在将来,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有名列世界前茅的移动终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