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通信业十大热点点评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育 青
2006年1月20日,信息产业部宣布TD-SCDMA成为中国3G行业标准。这意味着这一标准技术方案已经成熟,能够指导企业进行制造生产。至此,影响我国3G进程的重要因素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TD-SCDMA系列标准是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按照企业为主体,充分借鉴了TD-SCDMA在国际化标准组织的成果基础上制定,由主管机构严格审查报批,包含TD-SCDMA终端设备/设备测试规范,无线接入网络设备规范/设备测试规范以及无线接入网络接口技术规范等部分。
此次行业标准的正式颁布可以看作是TD-SCDMA继2000年为ITU接受、2001年进入3GPP后的第三个标准里程碑事件。从标准的角度来看,行业标准高于任何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的相关规范,是真正意义上的“Standard”。
之后,TD-SCDMA的演进开始加速。3月,TD-SCDMA规模测试开始;9月,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透露,TD-SCDMA产业化准备已基本就绪;11月5日,TD-SCDMA测试进入规模放号阶段,在北京、保定、青岛、厦门等四个城市进行。运营商开始给友好用户小规模放号,进行预商用,这标志着TD-SCDMA向商用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编辑点评:
在TD-SCDMA系列通信行业标准的指导下,国内外积极参与TD-SCDMA产品开发、生产和运营的企业在产品需求定义、设备合作开发、系统集成应用等方面有了更加一致的认识,技术和市场分工进一步明确,同类设备的性能和指标也越来越具有可比性,从而形成了更加成熟的产业环境。行标颁布之后,业界厂商开始动作频频,一时间,围绕TD-SCDMA的结盟和造势运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
虽然测试最先只在“友好用户”范围内展开,并未向更大范围普及,但是业界对于TD-SCDMA“准商用网络测试”开始规模放号持乐观态度,这一方面是因为长期的测试表明TD-SCDMA系统和终端不存在任何技术瓶颈,产业化进程迅速发展;另一方面,TD-SCDMA放号也被看作是中国3G正式亮相的前奏。
2 中国移动超越沃达丰跃升运营商市值全球第一
洪 生
2006年8月10日,中国移动在纽约股市以33.42美元收盘,市值达到1325.8亿美元;而一直雄踞移动通信上市公司市值榜首的沃达丰当日市值为1274.5亿美元。至此,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均居世界首位的中国移动,其上市公司市值也一举超越沃达丰,成为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
近年来,中国移动各级企业围绕“新客户、新业务、新话务”三大驱动力,带来企业新一轮增长,东部和西部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中部地区发展势头尤其迅猛。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移动运营收入、公司市值、单月增净客户数、新业务收入比重和品牌价值都创历史新高,越来越多的省级公司在区域市场的主导地位得到确立和巩固。
基于中国移动迅猛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业绩,近两年来其上市公司市值上涨了一倍多,有效实现了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和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同时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日益提高。中国移动已连续六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最新排名第202位;在英国《金融时报》最新“全球最强势100品牌”排名榜中,中国移动以品牌价值392亿美元高居第四;中国移动还是连续三年入榜《福布斯》“全球400家A级最佳大公司”的唯一中国企业。公司的信用评级连续三年获得国际著名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和穆迪公司的双双调升,目前拥有标准普尔“A/前景展望稳定”和穆迪“A2/前景展望正面”的信用评级,是唯一同时获得两家机构评级等同于国家主权级的中国公司。
编辑点评:
中国通信运营市场一直是全球电信市场增长的生力军,作为成长中的中国通信市场里增长最快的一员,中国移动此次的超越被认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超越是新科技与旧科技的对决,是手机视频会议与传统短信业务的对决,是发达市场追求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与发展中国家追求市场扩张的对决,是世界级老牌蓝筹公司与新兴市场后起之秀的对决。在这场对决中,中国移动凭借在全球并不被看好的短信业务和不断渗透的国内市场,击败了3G翘楚、跨国电信巨人沃达丰。
3 农村信息化走向纵深运营商携手制造商开拓市场
洪 生
2006年10月26日,随着中国移动通信农村信息网的开通,一个面向农民、以信息化为平台的农村综合信息平台正式出炉。这是从2004年政府提出“村村通电话”工程以来,到今年实现98%以上的行政村通电话之后,运营商满足农村通信需求的一次深化。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为标志,我国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阶段。这既是一项伟大的战略目标,也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通信信息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实施新农村建设,信息化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的启动是提高农村新技术的运用水平,帮助农民把握市场行情的重要措施,必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近年来,几大运营商都宣布非常重视农村通信市场,包括中国移动甚至邀请香港投行和证券分析师参观其农村市场。7月26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不约而同举办活动,高调宣布启动各自针对农村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国电信集团通过前期在江西、浙江和安徽等省进行的信息化新农村建设试点,决定开展“千乡万村”信息示范工程,率先全面启动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力争用1年的时间建成1000个乡镇信息示范站,1万个发达村级信息示范点,从而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国联通的农业信息化项目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基层的信息站点,用于农业信息化项目中信息收集、维护、发布功能,至2008年年末,全国计划共建设完成1万个乡镇的信息站点,服务1000万农户。
编辑点评:
农村市场是一个很大的金矿,目前我国有9亿农民,在4.9亿农村劳动力中,他们对于通信的需求正呈现飞速增长态势,而他们也将会成为未来运营商的重要收入来源。目前中国移动在推进农村信息化战略中,把自己的网络和服务延伸进农村市场;而联通在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同时,还兼备联通基层营销渠道职能,承担联通用户的发展、维系工作。同时,运营商实施农村战略,必将给广大制造业提供重要的商机和舞台,运营业和制造业携手,在实现各自的企业发展、行使企业公民责任的同时,必将给自己锻造可持续的发展能力。[!--empirenews.page--]
4 “阿朗”“诺西”先后合并国际通信市场面临选择
育 青
2006年4月,法国阿尔卡特公司宣布出资140亿美元收购美国朗讯公司,组建一个年销售额240亿美元的网络巨头。朗讯表示,合并后的公司每年将节省17亿美元,希望提供业界范围最广的电话资产组合,使两家公司能够在提供下一代无线、有线和融合网络的竞争中击败竞争对手。12月1日,阿尔卡特朗讯公司在巴黎证交所和纽约证交所以全新的股标代码ALU上市交易,新的公司以阿尔卡特朗讯为名,作为一个整体正式开始运营。至此,这起电信史上最大的设备商合并案终成正果。
2006年6月,诺基亚和西门子宣布,合并诺基亚网络事业部和西门子与运营商相关的业务部门,组建新公司,新公司的名称为Nokia Siemens Networks,双方各占50%股份。新的合资公司将通过其规模和全球资源,开发和应用有利于带来收入、节约成本的产品与服务。以2005年的财务数据为参考,合并后的新公司估计年收入为158亿欧元,到2010年预计将实现每年15亿欧元的成本节省。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预计将于2007年第一季度开始运营。
编辑点评:
全球通信行业现在面临电信业务增长缓慢、固网收入持续萎缩、新业务对传统业务分流等问题;而且,有线电视、互联网ISP,包括媒体公司的加入,也使整个通信行业的竞争更激烈。
为适应技术和市场发展的要求,通信行业巨头之间的合作、并购风起云涌。合并是运营商实现业务融合的资源整合,是企业满足客户综合化信息需求的一种市场反应,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行为。诺基亚联手西门子、阿尔卡特并购朗讯、爱立信收购马可尼,都体现了一种优势互补、强强联手的战略思路。
例如,阿尔卡特并购朗讯,有利于实现协同效应,产生“1+1>2”的合力。阿尔卡特在DSL方面、固定电话交换机等领域优势明显,而朗讯在无线通信方面独树一帜,朗讯的贝尔实验室是研究和创新方面的旗帜。精于固网通信设备的阿尔卡特收购移动通信设备专家朗讯,将有利于新公司迎合固网和无线通信融合的趋势。
无疑,电信业已进入一个强强联合的时代,设备巨头整合浪潮实际上是全球运营业剧变的必然延续。
5 中国电信DC1工程竣工全球最大NGN诞生
育 青
2006年11月底,中国电信宣布了其建设的软交换长途骨干网工程(DC1)完成最终验收。该软交换长途骨干网工程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是目前全球覆盖节点数最多、用户规模最大的固定网软交换长途骨干网。它的完工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完成长途骨干网的软交换建设,网络转型进入到提供新型增值业务、新建和替换本地网的NGN高级阶段。
该项目属软交换叠加网络,对各省的省际长途业务量进行分流,分流省际总长途业务量的20%-30%,解决DC1层面交换机新建、扩容以及部分DC1城市的长途单节点问题,同时为话音、数据、多媒体综合型业务提供支撑,为固网与3G融合打下基础H斫换换?执笄?柚茫涸诒本?⒅V荨⑸虾!⒐阒荨⒛暇?⑽浜骸⒊啥肌⑽靼采柚昧?个大区软交换,分别负责所在大区各省TG的业务控制,在各DC1城市设置TG。此后将根据各省实际情况,设置DC2TG,解决部分DC2层面交换机新建、扩容以及单节点问题。本期工程容量约1.5万个E1端口。目前DC1网络运行状态很稳定,不仅分流国内长途话务,因为网络也有国际网关,国际长途话务也会分流到这张网上。
编辑点评:
随着全球电信运营商不约而同地选择软交换技术进行网络建设,中国电信在2005年全面启动了软交换长途骨干网、软交换网络智能化等多项工程,以顺应电信技术、网络的发展趋势,力争在全球电信业转型发展中处于领先位置。网络建成后,能对全国各地的省际长途业务量进行分流。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冷荣泉将DC1的意义总结为三点:满足市场需求、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网络竞争力。
目前,四大运营商已经基本都建成了自己的长途软交换汇接网,并且通过它大大降低了长途话音业务的成本。但这只是完成了NGN演进中的最简单部分,如何提供增值业务和改造本地网才是软交换实施的重点和难点。
业内普遍把运营商建设NGN网络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现运营商长途网的优化改造;第二阶段是提供新型增值业务;第三阶段是实现新建和替换本地网的功能。很显然,DC1工程让世界最大的固网运营商成为软交换的最大用户,也让中国NGN迈入发展的第二阶段。
6 政府整顿增值业务SP快钱时代已过
庆 广
为了净化市场环境,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2006年6月,信息产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治理和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专项活动”。该项活动确定了“谁接入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原则,集中整治和严厉查处用户集中反应的问题。信息产业部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各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积极配合,各运营商纷纷推出了相关专题市场行动,并且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相关政策和要求推出了具体治理手段。中国移动于7月10日推出移动信息服务“业务先体验,使用更放心”主题活动;中国联通从7月19日开始取消按条订制转包月活动等等。
2006年9月,信息产业部出台了《关于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的通知》,旨在规范消费者最为关心的收费行为,强化了基础电信企业的责任,要求其负责业务的确认和计费的准确性,重点保护消费者权益,完善管理措施。随后信息产业部又制定了《移动信息服务企业业务宣传明码标价指导规范》和《关于信息服务类用户申诉调查处理的实施细则》等管理规范,对增值业务市场的监管措施做了进一步细化,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的针对增值服务的管理体系。
编辑点评:
在信息产业部对增值电信业务市场加强监管之后,一方面净化了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在短期内也确实对SP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006年7月份,TOM、空中网、华友世纪等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中的SP股市值曾集体跳水,上百亿元瞬间蒸发。过去SP想一夜暴富,小投入大产出,利用某个技术漏洞或小技巧挣“快钱”时代不复存在了。[!--empirenews.page--]
一些SP从自身出发,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积极寻求转型,有的向无线互联网领域拓展,有的强化原创内容开发,空中网、华友世纪、搜狐等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转型战略。他们的转型策略是否能够获得最终成功,目前还有待市场检验,不过现在增值电信业务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已经开始有了一些转暖的迹象。
从长期来看,政府、运营商的治理活动对增值电信业务市场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是有益的,违规SP将会被逐步驱逐出市场,消费者能够更加放心地享受增值业务。未来那些有实力、有品牌的SP将会从中获益,健康的市场环境才能最终实现消费者、运营商、SP的多赢。
7 IPTV试水商用政策市场环境尚未明朗
庆 广
2006年,中国IPTV商用市场开始规模启动,逐渐从概念走向了现实。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纷纷开始部署省级规模IPTV商用网络。截至12月底,中国IPTV用户总数达到了55万户,同比增长达到106%。
几经波折,H.264逐渐成为当前IPTV商用的主流标准。我国自有的音视频标准AVS也获得中国网通强力支持,在其商用试验网上得到了应用,占据了一席之地,如果表现良好,未来也可能会迎头赶上。广电系统一方面加速自己的数字电视整体平移计划,一方面继续加强对IPTV的控制,牢牢地把握住牌照的发放,2006年又为中央电视台、南方传媒、国际广播电台颁发了IPTV牌照。电信运营商如果想开展IPTV业务仍然需要和广电系统进行合作,在节目内容上也由于中国传统的监管体制不得不借助广电系统的力量。
制约IPTV发展的深层次监管问题仍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但是这并不能浇灭运营商的建设热情。截至2006年11月,中国网通已经在21个城市开展了小规模的IPTV试运营。
编辑点评:
2006年可以称之为IPTV商用的发展元年。经过近一年的发展,IPTV已经有了星火燎原之势,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两个固网运营商南北共同布局,形成了上海、黑龙江两个商用典型。固网运营商期望通过IPTV减缓因为移动替代造成的收入下降,同时也期望通过IPTV这种多媒体融合业务推动自己的战略转型进程。但是相对运营商的其他电信业务而言,IPTV用户数量仍然偏少,离成为固网运营商的支柱性业务还差得很远,对运营商提升收入水平的帮助非常有限。
同时电信系统和广电系统的监管纷争阻碍了IPTV的进一步发展,IPTV的牌照都颁发给了广电系统,而推动IPTV发展的主体——电信运营商却一张未获,他们只能通过和广电部门进行牌照合作才能让自己的IPTV业务获得合法的“准生证”。如果这样的深层次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IPTV的未来就会十分堪忧。好在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解决三网融合问题,期望在未来IPTV的政策环境能够得到改善。
不过毕竟IPTV已经越过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开始步入了商用化的快车道,只要有用户需求,就算整体的监管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相信运营商和广电系统之间也能找到一个平衡点。
8 ITU电信展移师香港“中国红”演绎通信力量
育 青
四年一度的ITU电信展,浓缩了整个电信产业的风云变幻,成为产业发展的“晴雨表”。经过1999年的狂热、2003年的低迷之后,2006年12月4日,ITU世界电信展首次离开国际电信联盟所在地——瑞士,将全世界通信业的目光引向了中国的香港。
作为35年来首次走出日内瓦的世界电信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本届在东方之珠中国香港举办的ITU世界电信展无疑在开幕之前就被各方寄予了厚望。从12月4日到8日,来自世界各国的电信管制机构、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应用开发商等各方面的专家会聚在香港大屿山的亚洲国际博览馆,展示最新成果、交流最新思想,该展会成为近几年全球电信业内规模最为宏大、研讨最为热烈的盛会。可喜的是,专家普遍认为,电信业已经在转型中确立了面向信息化的新方向,无论是产业技术、生态环境,还是业务应用,均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
本届展会力争“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展会第三天还被特别命名为“中国日”,这与世界电信展自1971年以来始终保持的“中立形象”完全不同,“中国日”让海外参展商有机会与中国政府和企业进行深入的交流。
编辑点评:
与往届世界电信展一样的是,2006年世界电信展重点仍以通信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应用展示为主。但也许是由于在中国香港举办,2006年世界电信展又有不同于往届的特点,那就是中国元素在其中的表现极其抢眼,中国电信市场的迅猛发展给世界电信业注入了新活力。
从参展厂商数量来看,除了中国电信等六大电信运营商外,中国普天、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烽火等设备制造企业都参与到了这一盛会,加上其他中小型电信企业,参展的中国企业总数超过了150家。而历届世界电信展,中国的席位皆在5%左右,此次中国军团30%左右参展席位的空前规模不仅打破了世界电信展历届中国企业参加世界电信展的纪录,同时也向世界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正在向一个技术实力越来越强的通信强国大步迈进。
事实上,由于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市场,全球所有的通信设备厂商都非常重视在中国的发展,因此,许多国际电信运营商纷纷与中国电信运营商结盟,以求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有先机。而目前正处于中国发放3G牌照的关键时期,这就使得全球的目光都关注着中国。
9 联通换标完成战略调整全面转型国际一流服务商
赵 霞
2006年3月28日,中国联通在北京隆重推出了全新的品牌标识。中国联通公司常小兵董事长亲自为新司标揭幕,全新的以红色为基调的中国联通品牌标识精彩亮相。新品牌标识以中国红与水墨黑搭配,从色彩设计上引入全新理念,主色一改传统的电信蓝为明亮的中国红,体现了国际上“以应用为导向,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红色潮流”。在整个标识架构中,红色英文字母双“i”是彰显中国联通“让一切自由连通”的品牌精神的点睛之笔。新品牌标识仍沿用“中国结-同心结”形象和“中国联通China Unicom”的中英文字,保持了与原有标识的一致性和承接性,也体现出中国联通经过多年发展所积淀的深厚基础和发展潜力以及面对新形势主动应变、积极求变的企业精神。同时,新标识也突出了中国联通活力、创新、时尚的品牌形象和“让一切自由连通”的品牌追求。[!--empirenews.page--]
更换司标之后,中国联通迈出了拓展国际市场的步伐。2006年10月18日,中国联通(澳门)有限公司正式在澳门开通本地业务,开始为澳门居民提供CDMA移动通信服务。2006年10月24日,中国联通(澳门)有限公司正式获得CDMA2000 1X EV-DO移动通话网络牌照,获准在澳门地区建设并经营3G移动电话网络,牌照的期限为8年。2006年11月,中国联通分别与越南河内电信联合股份公司(HTC JSC)、越南电信国际公司(VTI)签署了CDMA商务合作备忘录及合作与业务协议,在东南亚市场广泛开展国际语音和数据业务方面的合作。
编辑点评:
塑造更为强势的品牌形象,是中国电信运营商适应新的竞争形势、构建更为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需要。步入2006年,中国联通确立了新的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全面更新品牌形象,这是中国联通顺应国内外电信行业发展趋势,以更加国际化的形象,面向新通信时代、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一次重大举措。全新品牌标识标志着中国联通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坚定推进公司发展模式转型,全面确立“以应用为导向,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最终实现向国际一流的综合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战略转变的坚定信心。树立全新品牌形象,进军国际市场,更为中国联通的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联通澳门3G网络的率先建设和商用,也将为中国内地3G网络的建设、运营和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10 铁通护航青藏天路专网优势再次凸显
洪 生
2006年7月1日,历时5年、举世瞩目的全世界最高海拔的青藏铁路开通试运营。这条铁路之所以如此著名,被西方媒体誉为“中国的第二座长城”,是因为整条铁路全长2200公里,中途穿越可可西里、唐古拉山等生命禁区,高寒高海拔,含氧量低以及常年的冻土层,使得铁路施工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是在这样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条件下,作为青藏铁路通信保障提供者,铁通人全程参与了通信施工和信息保障工作,他们发扬“铁人”精神,硬是让冻土让道,雪山折腰,书写了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天路”之歌。
铁通一直是运营领域的焦点话题,作为由铁路专网起家的专业运营商,2004年铁通从铁道部分离出来后,业界首先开始担心铁通的生存问题。在从铁道部分离出来之前,铁通的总体收入中铁路专网收入占有绝大部分比重,社会公网收入比重很小,市场份额也仅仅不足1.5%,这样的实力难免会让人担忧。但是铁通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业界的质疑。2004年业绩报告显示,铁通并没有因为失去铁道部的庇护而无所适从,反而在强手林立的社会市场中抢下一份天地,当年实现社会公网收入超过铁通市场的专网收入,在公网市场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从此,铁通开始走上了向市场要效益、以特色谋发展的企业发展轨道。
铁通集团董事长赵吉斌告诉记者,正是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下,中国铁通牢记“立足铁路、服务运输;面向社会、市场经营”的方针,发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线精神,精心培育“学习创新、奉献创业、诚信创牌、竞合创效”的企业理念,全力打造“专业品质、卓越服务”的品牌形象,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青藏铁路格拉段建设通车的历史机遇,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在服务铁路运输,开拓社会市场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编辑点评:
铁通的发展史,同时也伴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服务铁路运输,助力铁路的信息化水平,不仅是服务与被服务的问题,甚至是一件重大的政治问题。正是在这一精神的贯彻下,中国铁通密切跟踪铁路的信息化进程,在去年成功保障铁路分局撤并的改革之后,近两年又保障了青藏铁路的顺利开通。分析人士指出,青藏铁路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不可估量,中国铁通作为六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中较小的一员得以拿下这一大单,很有可能借此强力起飞。而借助铁路市场,中国铁通的“二次创业”也将练就坚实的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