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全国范围内建设IP承载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继中国电信的CN2工程、中国移动的IP专用承载网、中国网通的IP承载网之后,中国联通也启动了其全国性IP承载网的建设。近期的3份合同,大致可见端倪。7月初,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华为宣布其已中标中国联通全国范围的IP网络转型项目,6月上旬,武汉邮科院中标联通IP承载网配套传输工程。
IP承载网旨在解决多业务
武汉邮科院中标的IP承载网配套传输工程项目,覆盖了甘肃、陕西、山西、北京、河北、四川、重庆、贵州、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市自治区的6条国家一级传输干线,提供长途传输网综合解决方案和高端光网络设备。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中标的IP网络转型项目,覆盖了国内13个省市自治区的65个城市,其中包括北京、天津、山西、河北、甘肃、陕西、宁夏、青岛、山东、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提供IP路由解决方案,这一项目预计于2007年底完工。
华为包揽了北京、沈阳、西安、武汉、成都、广州、上海七大核心节点,以及30个汇聚节点和华中、华南、华东、西南的路由器设备。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联通此次全国性IP承载网大规模建设,旨在提供差异化的语音、图像和数据业务,满足企业和个人市场需求。通过此次建设,中国联通将能够加速为其用户提供基于IP的语音、多媒体业务及VPN(虚拟专用网络)业务。据悉,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提供的IP解决方案是基于7750业务路由器,该解决方案能够为中国联通的GSM、CDMA语音用户、CDMA数据业务及新推出的基于GPRS网络的数据业务提供支持。
转型将分阶段进行
近几年,中国电信业整体在向IP网络转型,从长途网、本地网到汇接局,都在进行转型的改造和升级工作。中国电信在完成核心网络CN2建设后,在汇接局和本地网进行了固网智能化的改造,同时建设了全国性的软交换网络,初步完成了其网络转型计划,并将30%的IP话音流量分流到这张IP承载网上。中国移动则早在2004年就开始部署移动软交换,经过2005年、2006年的建设,专用IP承载网成为其数据业务的重要平台。
作为最后一个开始大规模建设IP承载网的运营商,中国联通的建设才是个开始。
相关链接
中国电信
从2005年开始,中国电信的软交换网络逐步转入商用阶段。在国际层面上,中国电信在上海和广州各设置一套软交换机SS和TG/SG,替换现有2部TDM国际1局。在省际层面,中国电信建设了省际软交换网络,全网共分八大区建设,每大区中心城市设置一对软交换设备,每个省会设置一套TG/SG设备。
在省内层面,中国电信各省公司已经完成了网络智能化,大部分省份采用软交换汇接方式实施智能化;在双北地区,主要采用软交换提供大客户业务,针对大众用户提供增值业务,展开差异化竞争;端局层面,从2004年开始一直在研究其应用,并在广东肇庆、深圳部署了端局应用的试验网,但对其应用比较慎重。
中国网通
中国网通将软交换视作网络发展的有效手段,以长途、网络智能化改造、企业客户综合接入、增值业务作为软交换引入的切入点。
在省际层面,中国网通采用华为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设备建设了长途软交换网络,形成长途软交换的A、B两个平面,两个平面的设置基本相同。
目前省际软交换已经完成普通语音业务及智能业务的测试,但还没有正式加载业务。省内层面,除了5~6个省份外,中国网通已在大部分省份建设了省内软交换网络;北方主要以网络智能化、用户接入、新业务开展和设备退网为软交换建设发展的切入点;南方软交换的切入则主要以发展用户和开展新业务为主。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的软交换应用涵盖了长途、关口及端局各个层面。在骨干长途层面,2004年中国移动建设了一级长途软交换汇接网,建设初期全国分为8个大区设置软交换;软交换四期工程后,全网共设置20对省际软交换SS,TMG/SG设备数量由68个增至82个;软交换长途局分流长途话务量平均在50%以上,个别省已经达到70%-80%。
在省内层面,中国移动已有超过2/3的省份部署了软交换,应用范围包括长途局、关口局及端局。截止到2006年4月,超过1/3省市在利用软交换做关口局,50%省市利用软交换做端局,部分省市利用软交换做长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