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称手机设计业进化结果就是消失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全球产业链的急剧变化,使得国内手机设计行业在很短时间内就经历了由兴而衰的生命周期。
位于北京酒仙桥东路1号电子城工业区M5西楼的中电赛龙通信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CECW)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一共有5层1.2万平方米的办公区域已经是空空如也,公司大门上赫然贴着法院的传票,限令中电赛龙的法人代表于7月25日下午1点30分到朝阳法院谈话。
原来与中电赛龙只有一楼之隔的德信无线技术有限公司(Nasdaq:CNTF)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今年年初,这家目前国内最大的手机设计公司已经从占据了大半栋的M7、M8两栋楼中撤出,搬到了电子城工业区的一栋新楼中。5月24日,德信宣布将裁员400名,使得人员规模维持在1400人,而公司鼎盛时期的员工则有2200人。从去年开始,已经有一些员工陆陆续续地离开。
“我认识的好多人都已经转行了。”北京水清木华研究中心电信市场研究部经理沈子信对此并不感到意外,“这个行业已经进入了寒冬。”
实际上,国内手机设计行业的兴起也不过是在2000年左右。短短几年之间,这个行业竟然走完了从兴到衰的完整周期,难道它有着和国产手机一样的宿命?
盛极而衰
“真是太可惜了!”提起中电赛龙的倒闭,上海禹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陈征不禁感叹造化弄人。作为中电赛龙曾经的“No.7员工”,他亲身经历了这家公司的辉煌和衰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中电赛龙开创了中国的手机设计行业。2001年,中电赛龙耗资近4000万美元收购了法国飞利浦手机研发中心,从而拿到了飞利浦、西门子、阿尔卡特等欧洲手机厂商的大批订单;加上分布在美国、加拿大的手机设计中心,拥有将近1000名员工的中电赛龙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独立手机设计公司。这些年来,中电赛龙培养了很多国内手机设计公司的高层,堪称此行业的“黄埔军校”。
“2004年的时候我们曾经创下了出货1260万部的纪录,那年我们的销售额超过了1亿美元!”回忆起当年的景象,陈征感觉好像是在梦中。正是在那一年,中电赛龙通过了美国证监会的审核,已经准备登陆纳斯达克了。
其实,中国手机设计行业的兴起得益于全球手机产业链的转移。随着韩国出现了像三星、LG等全球性的手机品牌,韩国手机设计行业也迅速发展。随后,全球的手机产业链开始向中国转移,韩国手机设计公司也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都是采用韩国方案。”一位国内手机公司的高层至今仍记忆犹新,中国手机品牌厂商在研发实力上的普遍孱弱,使得韩国方案大行其道。但是韩国人还没来得及将昂贵的研发资源转移到中国,就遭到了以中电赛龙为首的中国本土手机设计公司的迎头痛击,他们以仅仅相当于韩国公司1/10的价格迅速抢占了市场,甚至开始向海外市场输出手机设计方案。
“那个时候在欧洲市场的西门子、飞利浦手机都是我们中电赛龙设计的。”一位前中电赛龙的经理说道。
但是,接踵而至的巨变使得中电赛龙也难逃厄运。一些二线国际品牌手机厂商逐渐掉队并退出,如西门子将手机业务卖给了明基,阿尔卡特则转让给了TCL,飞利浦最后也撑不住只好交给了CEC,手机品牌开始迅速减少。而这三家手机厂商正是中电赛龙的主要客户,每一次退出对中电赛龙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两年前,中电赛龙也想过转型,无奈以前“锦衣玉食”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舒服,一下子很难适应艰苦的日子。“2000年,我们给这些国际大厂做方案,还没开始做就能够先收到几十万到上百万美元的技术保证金,每部手机还有三四十美元的提成;到了2004年,提成只有10美元了,最后甚至降到了2美元。”中电赛龙的这位经理回忆道。
今年年初,他们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客户飞利浦的退出更是使得中电赛龙遭受了灭顶之灾。2002年,中电赛龙曾经与飞利浦签订了3年的合作协议,承包了所有飞利浦手机的方案设计,并由CEC旗下的桑菲代工。如今,飞利浦将手机业务全部转让给CEC之后,中电赛龙不得不直接与桑菲这家纯粹的本土公司打交道。“我们和桑菲在合作中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说白了,桑菲给钱就远远不像飞利浦那么痛快了;都是中国人,他对你门清得很。”
这个时候,国产手机市场也早就没有中电赛龙的容身之地,而成为联发科技(简称MTK)这家台湾芯片厂商的天下了。与以前国内手机设计公司只提供图纸和设计方案不同,MTK为国产手机厂商提供了从芯片、图纸、软件直到PCBA(印刷电路板组件)的完整解决方案,甚至还提供一个手机组装的参考方案,手机厂商可以直接据此组装产品,这些服务大大降低了国产手机厂商的研发投入。很快,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厂商都成了MTK的忠实信徒,而报价高、又不能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中电赛龙等公司的末日也就来临了。
出路在何方
“我认为中国根本不存在手机设计行业!”在去年记者采访德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董德福的时候,这位直率的东北人语出惊人,“做手机要么做硬件,要么做软件,要么做壳,在中国做手机软件设计的基本上就我们一家,其他都是做壳、做PCBA生产的公司!”
对于坚持走高端的德信来说,过去的一年也是异常艰难的一年。随着NEC等日系手机厂商(德信的主要客户)相继撤离中国市场,2006年德信仅实现销售收入8080.4万美元,竟然比2005年下降了10%;2006年德信全年亏损879.3万美元,这也是近几年来首次出现亏损。2007年仍然不容乐观,第一季度又出现了343.3万美元的亏损,德信的股价也跌至纳斯达克上市以来的历史最低点。
“现在国内这些大的手机设计公司的日子普遍不太好过,小公司反而过得好一些。”BDA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杨宇欣观察到了这个反常的现象。
在中国手机的集散地深圳,这种被董德福不屑一顾的小公司至少有三四百家。它们之所以活得自在,就在于他们不再做过多的研发投入,而是干起了“力气活”。这些小公司大多采用MTK提供的平台,自己做PCBA,也就是业内俗称的“贴板子”,然后卖给一些国产手机厂商,国产手机公司只需要再加一个外壳,一款手机就这么诞生了。[!--empirenews.page--]
这里的情况有些类似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一家国产手机厂商只需要到“蔬菜批发市场”中走上一遭,就能够挑到自己满意的设计方案,成本非常之低。由于“黑手机”已经严重冲击到国产“白手机”的市场份额,因此愿意支付高价选择优秀设计方案的国产手机厂商越来越少。
谈起国内市场,董德福只有苦笑着摇头。“我们在国内根本赚不到钱。我们负责开发的日本和欧洲市场的手机的工作量基本上都是100个人1年,而国产手机却是10~20个人6个月,他们国产手机厂商愿意付的钱只是那么一点点。”
而这些小手机设计公司虽然能够借助自己的“小、快、灵”赚到快钱,但是他们更多的只是承担了集成商的角色,并没有多少技术积累,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旦“黑手机”市场萎缩,他们当中的大部分恐怕要寿终正寝了。
那么,国内手机设计公司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北京水清木华研究中心电信市场研究部经理沈子信认为:“一是转型为既做设计又做生产的ODM厂商;二是拿牌照成为手机品牌厂商;三是成为芯片厂商的软件合作伙伴,一起来为手机厂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四是被手机品牌厂商收购,成为其研发中心;五是开拓海外市场。”
其实,对于手机设计公司来说,几乎所有的出路都可以归结为向产业链的上、下游突围。
德信选择了多路突围的办法。去年,德信与微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合作开发高端的智能手机,还与高通成立合资公司,开拓海外3G市场。“我们希望来自海外3G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董德福透露,公司原来有4条GSM产品线,如今已经砍掉了2条,GSM的研发人员也只留下了400来人,剩下的研发人员集中力量于智能手机和3G手机。但是,作为一家来自中国的厂商,要打开海外市场谈何容易。虽然德信宣称拿到了泰国Hutchison Cat无线多媒体有限责任公司等海外运营商的订单,但是这也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德信的转型方向是对的,但是这毕竟是慢工出细活,要在海外建立强有力的销售渠道,毕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BDA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杨宇欣认为。
也许是觉得单纯走高端还是太吃力,德信在前不久宣布与慧视国际集团(Arasor)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将目标主要集中在印度、东南亚等新兴的手机市场,这些地区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低端手机为主。
更令人注意的是,在更早的今年3月份,德信宣布与一家“领先的一站式手机零部件生产商”成立合资公司,德信仅持有合资公司31%的股份,由合作伙伴占大股。虽然遮遮掩掩,但是业内人士均知道这个合作伙伴就是比亚迪。这家被命名为“比德”的合资公司承载了两家股东的巨大期望,因为他们希望能够从富士康等实力强劲的台湾ODM厂商手中抢夺到全球手机大佬诺基亚、摩托罗拉的订单。
“从长远来看,手机设计公司进化的结果就是消失。”沈子信认为。但是,前述中电赛龙丽中层经理却不这么认为,如今他已经和原来中电赛龙的100多名员工另起炉灶,新成立了一家手机设计公司。“我觉得新的通信标准出来之后,我们应该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虽然还是漫漫的寒冬,可是他仍然憧憬着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