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试水GPS定位直控手机导航产业链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基于手机的增值业务日益丰富,究竟哪种业务能在3G时代创造如2G短信业务一样的辉煌?无论是运营商还是内容提供商或者终端商都处在探索阶段,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机会,最保险的做法只能是“广泛撒网”。
日前,《第一财经日报》从中国移动获悉,中国移动已经在试商用GPS手机导航业务,用户需要手机具备GPS/AGPS模块,只要从“移动梦网”进入“MO新生活”菜单,下载安装GPS导航系统软件即可使用,不过该业务目前处于试商用阶段,并未正式推广。
中移动再尝GPS业务
据了解,中国移动手机GPS定位业务的使用资费为包月15元,或2元/次,如果不是WAP包月用户,还需要另行交纳GPRS流量费。中国移动的手机导航软件可以在Symbian和Windows Mobile两种手机平台上使用。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进入手机定位业务并不是首次。2005年到2006年,中国移动曾经尝试过“基站定位”的位置服务,即通过信号强弱的差别,将位置精确度确定在40米到400米的范围内,不过由于这种服务的效果并不好,因此没有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中国联通由于其CDMA网络,在推广手机定位业务方面相对具有更多优势。联通2006年推出的导航业务则能够通过高通的GPSONE芯片,利用基站辅助GPS,其开通的导航业务则能够实现5米到50米的连续、精确定位,并实现全国漫游。
因此,有中国联通有关人士曾经表示,手机导航将成为拉动运营商盈利的重要引擎,并将成为音乐、流媒体、游戏之外的第四大重点增值业务。
中国移动显然不愿意在这一增值业务上示弱。在前不久的2007中国通信展上,中国移动进一步展示了其手机导航业务的运作模式。中国移动的“交通信息化”方案可以为用户提供短信、WAP、GPS导航三类产品。其中GPS导航产品,借助GPRS,用户可以下载实时的交通路况信息,或者在手机上实时查看。在该业务中,中国移动还和一家名为“听网”的SP合作,推出了语音导航服务。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说,运营商的手机导航业务运作并不是很理想。以中国移动目前试商用的GPS手机导航业务为例,由于没有推广且有收费,使用这项业务的用户还非常有限,移动梦网上该软件的论坛留言也只有41条。
无序竞争和运营商机遇
尽管运营商对GPS导航业务表示出了充分的重视和关注,但与一般的增值业务不同,移动运营商在手机导航业务中的地位并非无可替代——通过物理GPS接收器设备直接从GPS卫星获取位置信息,可以绕过运营商,从而免除运营成本,使用者也无需负担额外的服务成本。
以现在市场上几款以GPS定位功能为主打宣传点的手机来说,无论是多普达的P800,还是诺基亚的6110以及夏新的E860,由于已经内置了GPS定位的软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但这对于专注移动增值业务的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在前不久的通信展上,NTT DoCoMo展出了其位置服务的整个模式,即在位置服务的基础上,加载众多的相关增值业务并实现捆绑。在NTT DoCoMo的定位服务中提供了包括WNI气象信息、iMapFan电子地图、美食家、ATIS交通信息、Zenrin携带式地图以及住宿信息等多项增值服务,
在这种模式中,GPS定位被定义为增值业务的一种,充分实现了对用户的捆绑,运营商在整体业务中的主导作用也非常明显。同样的,日本KDDI在定位业务基础上推出的增值业务达100多种,如电子地图、餐馆指南、火车时刻表、城市指南、天气和紧急信息等。
这对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也有运营商推出基于通信网络的定位服务,比如2003年3月,Vodafone K.K推出了名为“LocoGuide”的移动定位门户,用户可以从中获得如交通信息、最近的餐馆、休闲场所、银行、医院等多种位置信息。但在中国通信网络发展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模式短时间内还难以直接学习或者复制。
更让移动、联通看到机会的是,国内GPS导航产业链仍然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鱼龙混杂”的现象非常明显。产业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没有一个强势厂商,甚至这些厂商的名字,对大众来说还非常陌生。
GPS导航产业链主要包括了这样几个方面,芯片提供商、软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终端厂商。目前这个行业的主要厂商有四维图新、灵图软件、凯立德、城际高科等软件厂商以及纽曼、天派、铁将军、波声、吉祥星等硬件商。
单以手机导航业务来说,各终端厂商也是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但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还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
在一个专业论坛上,一家GPS导航软件公司的老总曾对记者透露,如果一个月能卖出几千套软件已经属于行业里的较好状态了,关键在于GPS导航究竟应该运用在何种终端上才能更好满足用户需求,一直没有在行业里达成共识,行业洗牌非常严重,随时都有新厂家介入或者退出。
Analysis Research的报告显示,全球移动位置服务的收入已经从2002年的20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185亿美元。而在中国市场,据艾瑞咨询预计,2006年市场规模达到5.74亿元,较上年增长159%,到2008年这一数字则增长到52.5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在整个行业快速发展的初期,如果运营商积极介入,并探索适合运营商参与的商业模式,完全有可能成为整个产业链的主导力量,否则,在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运营商从中获利的难度将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