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调查:四大巨头中电信最低调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中石油:2003-2007年,共捐7.2亿;
国家电网:近4年“献爱心”4.1亿;
中国人寿:每年1500万,另成立了拥有0.5亿资金的慈善基金;
中国电信:“我们没什么可说的”
赚了1万亿,捐出多少钱
1万亿元人民币是个什么概念?可以造100艘航母,办64届北京奥运会,或者让中国所有农民无忧无虑地过上大半年。
这笔巨款正是中国153家中央直属企业2007年创造的利润。对此,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扬道:“央企的增资速度,相当于每年诞生一个中石油!”
但在公众心中,“大款”们是为富不仁的代表。一些企业制造着严重污染,另一些的服务资费居高不下,最直观的表现则是它们的公益行为“太差了”——南方周末网(www.infzm.com)调查表明,至少七成公众“根本感觉不到央企做了什么慈善事业”。
第三方的调查结果加重了公众质疑。2007年11月24日,由中央电视台、企业公民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表彰大会开幕。包括英特尔在内的50家公司获得“中国优秀企业公民”称号,但除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外,并没有其他大型中央企业出现在榜单上。而在美国《财富》杂志2007年公布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中,中国国有垄断企业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滞后,让垄断巨头捐赠的总数扑朔迷离。“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民政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刘佑平说。但对于某个企业来说,可以从它的官方网发现信息——比如中石油,从2007年下半年起,每一笔捐款都有明细。这家中国国企中的“巨无霸”,夺得了2007年胡润慈善榜中企业捐赠冠军,2003—2007年,共捐出7.2亿元人民币。
国家电网公司则向南方周末提供了一组数据:2007年,该公司捐赠额度总计约1.74亿元;捐出的物品折算现金超过了100万。而据胡润慈善企业榜的统计,从2003年至今,国家电网公司总计捐赠4.1亿元。
中国人寿股份公司公益事业处经理张晓毅对本报记者称:自2003年海外上市以来,公司每年拿出约1500万元投入慈善,这还不包括建立“国寿慈善基金会”的0.5亿。
在南方周末调查的四大国有企业里,最“低调”的是中国电信。2006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2005社会责任报告》——这是央企正式发布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其中包括捐助款项。此后,中石油、中移动等垄断巨头相继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但迄今,中国电信只在上市公司年报中有3页纸提及企业社会责任,而对南方周末调查的答复是:我们没什么可说的。
“如果从绝对数字上看,公众对这些国企的捐助行为确有误读之处,”一位社会学者称,“但与民营企业相比,所占比例偏小。”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2006年实现利润近270亿,近4年的捐赠总额只占2006年利润的1.5%。而据胡润慈善榜统计,从2003年至今,榜单上的100位民间慈善家的捐赠,约占他们财富总量的5%。
款项为何多投灾区
那么,谁享受到了央企价值几十亿元的“爱心”?综合南方周末的调查、央企官方网公布的数据,以及胡润榜的统计,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2005年,央企捐赠的重点在于灾区、健康和扶贫,跨国企业“偏好”支持教育,民营企业总体相对薄弱——仅在扶贫方面占1/3左右。2006年,善款的总体流向增加了体育、疾病、科研、公共建设、文化等方面,捐赠者则多了“海外基金”——它奉献的爱心占总额的近一半。这一年,国有企业的救灾捐赠依然遥遥领先于跨国公司、民营企业和海外基金。
尽管有些数据尚未出炉,但从趋势上看,2007年的格局不会大变。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今年,国家电网向四川等7个受灾省份投入2300多万元,它同时资助了大量“三无”老人、建设了100所“国家电网爱心希望小学”。中国人寿则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发起“健康新村工程”项目,重点关注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而中石油的捐赠,同样体现了偏重灾区、偏重教育。
“中国的中央企业做慈善是国家的钱转赠,和政府慈善是一样的。”胡润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表示,“所以在灾害面前,它们首当其冲充当了政府救助的角色。”
而民营企业家、跨国公司,则更愿意将善款投向“看得出变化的领域”——比如教育。一位政治学者认为,这可以让跨国企业尽快获得中国人的好感;而给那些乐善好施的民营企业家更大的空间,比如换来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的帽子,更便利地发展事业。但他们并不愿把钱投向环保,一位民营企业家认为这是“太大范围的事情”,不能立竿见影。
另与民营企业相比,国企的捐助更为低调——比如,除了“国家电网爱心希望小学”外,国家电网的其他捐赠并不与其品牌相连。这也是公众不了解央企捐助的原因之一。
基金会跨越法律障碍
一位央企中层坦言,他们也想多捐款改善企业形象,但事实上,并不是他们想捐就能捐。
“如果年度捐赠在200万元以内,管理层可做决定。”中国人寿公益事业处经理张晓毅称,“超过200万,就必须提交议案给董事会;超过1000万——例如成立5000万金额的慈善基金会,则要召开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表决通过后才能进行。”
此前,已有媒体对央企的捐款提出了质疑:你们是拿全民的钱捐赠,这是否经过全民同意?
中国社科院慈善专家葛道顺认为,“国有企业捐赠与私企完全不同——国企没有这个权力,董事会也没有。因为国企的钱是国家的,要么上交用于社会再分配,要么留在企业内部进行调配。”
这种阻力导致了央企捐助形式的变革——他们不再直接捐款,而是通过企业内基金会。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刘佑平透露,近两年,大型国企和国有控股企业纷纷成立慈善基金会,规模小的出资2000万,多则一个亿。他称这些基金会为“巨无霸”。
2007年6月,中国人寿出资5000万元发起了国寿慈善基金会,这是国内金融公司成立的第一个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公募基金会。国寿慈善基金会宗旨为“支持公益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把主要的资助范围定位在开展济困、扶贫、赈灾、助残等慈善救助活动上。这个基金会聘请了专业团队,上设理事会——负责捐助项目的选择、评估、论证,然后是秘书长,下设基金会秘书处、财务处、投资管理处。[!--empirenews.page--]
国家电网也于2006年9月成立了“爱心基金”,并设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电网爱心基金管理办法》就基金的组成、机构设置、职责范围、捐赠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规范。这种方式帮助该企业完成了一个跨越——此后一周内,国家电网先后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6000万元;向民政部捐赠6000万元设立“爱心助老基金”;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1.2亿元,计划在农村贫困地区援建300所希望小学。
在具体基金运作上,国网公司根据各省网经营情况确定爱心基金单位捐赠额度,分别为300万元、600万元和1000万元,其中一半由公司总部调度使用。
葛道顺认为,2004年6月起施行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为企业创办基金会开了方便之门。虽然条例并没有针对国企做出明确规定,但是让他们的慈善找到了一条出路。胡润对这种形式颇为看好:“基金会效率更高,政府花3元钱和基金会1元钱的效果基本等同。”
但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央企的慈善基金运作总结中指出:基金管理不够完善,捐助方式和内容比较单一,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另外,必须尽快建立资金的计划、使用和结算的统一规划和调配制度以及跟踪体系,尽量减少管控上的漏洞。
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则认为,对于这些国有企业的慈善基金来说,更应该委托专业的基金会来操作,且进行投资理财,这样才能发挥最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