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P环保指令将实施 我国通信制造业面临拐点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今年8月11日,千里之外的欧洲,一条产品环保新规悄无声息地到了“转正期”。由于种种原因,它的“转正”未能引起外界太多反应,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不久的将来,这条指令必将对我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产生极大的影响。它就是EuP。
EuP指令,即“用能源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是欧盟又一项环保领域的技术壁垒指令。信息产业部泰尔实验室专家的看法是,它对电子产品生产商造成的影响会远远大于我们已知的RoHS、WEEE或其他任何环保指令。国内的生产制造商由于长期没有环保意识,因此现在应该对这条指令引起足够重视。
EuP难在哪?
根据EuP指令,欧盟要求各成员国最迟在今年8月11日前制定对相关产品的具体化要求并转化为本国法规,以确保EuP生态化设计指令得以有效运作。
之所以说EuP指令可能会比已经出台的其他国际环保指令对电子产品生产商产生的影响更大,是因为该指令首次从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回收、后期处理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对“用能源产品”提出全方位的环保要求。这里陈述的“能源”首先就包括电能,因此手机等电子产品自然会成为监控的对象。并且该指令适用于所有在欧盟范围内销售的产品,不管它的制造地在哪里。如果不能满足EuP指令的要求,产品就不能再在欧盟销售。现在欧洲已经成为我国手机生产厂商特别是中兴、华为等实力较强企业的重要海外市场,那么对这个指令就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从产品的生命周期角度、在各个环节上控制对生态的损耗,这对于国内的电子产品制造商确实不是一件易事。之前的RoHS、WEEE仅分别从前端原材料和后端回收处理两个环节上提出环保要求,就已经使国内厂商手忙脚乱了。泰尔实验室环保试验部主任蒋京鑫告诉记者,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EuP指令虽然覆盖的是耗能产品,但它并不是只对产品的能耗做出规定。使用能源的产品一般被认为在生产、配送、使用、废弃阶段都会对环境造成一些影响,因此EuP指令是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生态影响的各个因素都做出了规定。这些因素可能包括在产品生产之前,原材料的购买、运输对生态的影响;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对能源、水、化学物品等各种物质的消耗;产品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的消耗,在这个阶段,就主要是耗能;最后就是产品废弃时对生态的影响,以及回收处理产品时对生态的消耗。在这些方面都会有生态指标,这就是EuP指令的思路。而做到符合EuP指令的要求也确实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其实,EuP指令的根本目的是要逼生产企业实现绿色设计,即生态设计。根据德国环保署的研究,超过80%的环境冲击都跟产品设计有关,也就是说如果在产品开发阶段能够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便能改善该产品的环境绩效。一旦产品设计成型后,它的生产、使用、回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已经定型了,它在这些环节上的特性都不会再改变。因此,如果要想降低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的损耗,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设计时引入生态化的设计。以能耗为例,绝大多数产品对能源消耗得最多的并不是在生产过程中,也不是在产品废弃后的处置过程中,而是在使用过程中,计算机就是个最好的例子。那么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将产品的能耗设计得比较低,它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就会比较低,而这个产品整个生命周期里对生态的冲击或者损耗也就会比较少。
“不过,现在对任何一个产品做绿色设计都是很困难的事情,如果你现在去问企业在不在做绿色设计,大部分企业都不知所云。因为企业的设计人员完全没有办法去掌握这个绿色设计的原则。”蒋京鑫表示。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绿色设计的理念就已经提出了。但经过十几年后,真正能够进入企业的这种设计原则仍然很少,原因就是因为缺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即使想做绿色设计,但企业的设计人员很难判定哪个元器件、哪个生产工序的能耗是最高的,也很难判定哪种设计结构在产品回收处理时所需要的能耗是最高的。因此,设计人员就没有办法把生态因素考虑在内。“这对于很注意环保的欧洲企业都很难,更何况是生态数据方面完全是空白的中国企业。”蒋京鑫说。
除了以上提到的生态要求外,EuP指令的另一大难点就在于,按照该指令进行规范的产品在上市前必须经过合格性评定,并贴上CE标识;而此前的RoHS、WEEE都是只需要企业进行自我声明就可以了。认证这一块将会使企业的成本明显增加。
EuP还有多远?
既然EuP执行起来如此之难,又会给国内手机制造商以及其它电子产品生产商带来很大的冲击,那么为什么现在我们并没有看到企业有什么积极的举动呢?
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由EuP指令目前的状况决定的。就目前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可能还有很多欧盟国家并没有完成将EuP指令转换成自己法规的过程。在这方面,欧盟各国并没有进一步信息传递出来,即使是紧密跟踪EuP指令的泰尔实验室也没有更多的情报。根据惯例,欧盟推出的指令一般都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完全成型,它一般都会有一到两年的适应期,在适应期之后才会更严格地去执行这些指令。
而就EuP指令本身来说,目前也只是搭好了一个框架,里面很多的细则、具体要求都还没有制定,因为EuP指令本身制定起来细则非常多,而这些细则的具体生态指标也很难确定。EuP指令的实施规则是由一些专业研究机构负责的,它们在每出台一项具体的实施细则时,都要确保这个细则是可行的。因此现在这些负责机构也是在选择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步骤,一步步地填充EuP指令的架子。
正是EuP指令的不完善,导致国内手机厂商中出现了两种很极端的态度。一种是因为看到EuP指令还不完善,就觉得无所谓,仍然抱着一种不在乎的心态;另一种是已感觉到EuP指令的严重性,但因为看不到具体的生态要求,就变得很恐慌,觉得无法应对。
另外,不管是在欧盟还是在我国,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谈到节能降耗时,政府首先想到的都是大件家电,比如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空调和电脑等,因为这些家电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是很大的、可见的;相比来说,手机等通信终端产品在使用中的能耗就小得多了。因此,EuP指令首批提出硬性要求的14类产品大多是大件用电器,这些也都或多或少地使手机企业放松了警惕。 [!--empirenews.page--]
“这种想法实际上是个误区。”蒋京鑫认为。欧盟在EuP指令方面的动作还是很频繁的,同时欧盟在节能降耗方面、在生态数据的统计上已经比我国领先很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欧盟自己的企业已经基本做好了准备,EuP指令可能马上就会严格执行,也立刻就会起到一个贸易壁垒的作用。在那种情况下,中国的电子产品可能一时很难进入欧盟市场了。即使在适应期内,欧盟各国也会去协调一些一致性行为。那么以欧盟历史上一些指令的实施过程来看,很有可能一两年之后,EuP指令就会严格发挥效用。
两项准备不可少
虽然现在EuP指令内的大部分具体指标还未出台,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手机企业就可以坐等。就像前面提到的,只要欧盟本土企业都准备好,欧盟各国很可能马上严格执行EuP指令。同时,就目前了解的情况,近期EuP指令中有关手机充电器的生态指标已经出台。EuP指令离国内手机厂商已经不远了。
泰尔实验室环保试验部郭伟祥博士认为,国内手机厂商现在还是应该尽自己可能做一些准备,这样到时不至于措手不及,也可以很快应对。其中至少有两方面工作可以做。
首先就是建立企业产品的生态档案,对产品在原材料获取、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生命周期各环节对生态的影响进行数据的搜集、统计和整理,管理好产品的生态数据。这些影响既包括产品从环境中输入了多少,比如采用了多少原材料,消耗了多少能源、水等;也包含向环境输出了多少,比如排放了多少污染物。这个措施得从整个公司的管理层面出发,需要公司管理层重视,可能需要建立专门的负责部门,同时需要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
其次是逐步引入生态设计模式。就像前面提到的,生态设计并不是一件易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企业应该必须由现在起,逐步引入生态设计理念。郭伟祥认为,手机企业可以先对设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使其改变原有观念,建立设计的新理念;在目前手机的实际设计中,也可以先尝试选用更环保的原材料,在手机内部更多采用易于拆解的卡扣式而非紧固件的设计,这种做法会使手机在废弃和回收处理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环保工程需要行政力量
事实上,EuP指令并不是某一个企业的事。欧盟出台这条指令,除环保考虑外,很重要的也是想形成一个贸易壁垒,因此它是涉及到一个行业的大的系统工程,某一个企业独自去面对是相当困难的,这里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发挥自己的作用,利用自己的行政资源,一方面促进整个行业、整个市场向绿色环保方面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帮助整个行业去应对国际贸易上的壁垒。
郭伟祥介绍说,目前泰尔实验室已经在帮助国家发改委、信产部深入研究EuP指令,希望能够尽快推出一些相应的管理办法、法规,引导企业去应对。像之前推出的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以及正在推进的统一手机电池标准,它们看起来是一个个单独的工程,其实都在为整个环保体系做铺垫。政府部门现在打算通过在我国自己的信息行业法规里一步步地加入一条条的环保要求,使国内企业能够通过这些细化的要求逐渐规范行为,最后总体上符合EuP指令的系统要求。
另外,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中,信产部已经提出了制定通信产品能耗测试标准方法的规划,希望建立这些方法能实际地为企业建立生态方案服务。
蒋京鑫还提出一点,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提升现在非常重要。以手机为例来说,如果它的使用时间短,或者说未被充分使用,其在生产、废弃、回收处理阶段对生态的影响和需要消耗的能源就多。这里就会有个矛盾,现在国内的消费者总是喜欢使用一些新鲜的产品,因此手机的更新换代就很快、使用周期也很短,而年生产量又很大。作为监管部门不可能限制消费者必须使用手机达多长时间,因此就需要依靠整个社会的力量进行宣传,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而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提高之后,反过来企业就会有动力去做环保工作。之所以欧洲的企业在环保方面比较领先,也是因为整个欧洲社会的大众有环保的意识,有对环保的需求,这样政府和企业才会比较重视,积极地完善产品的环保性。
总而言之,在中国社会,环保有时并不是一个企业负不负责任的问题,确实需要在法律上,在整个社会结构上,还有在消费者的意识上,进行改进。只有整体改善了,环保才能够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