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八大事件 TD试验网开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通信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单向收费、电信重组、TD试验网扩建……《新快报》“通信天下”特地评选出2007年在国内影响最大的八件新闻事件,与你共同回顾不同寻常的2007。
1、电信资费大调整:单向收费成现实
5亿用户日夜期盼的手机单向收费终于在2007年变成现实。据信产部统计,到去年11月底,全国已有超过50%的手机用户实现了单向收费。
在手机单向收费方面迈出第一步的是广东移动。2006年年底,广东移动就推出“动感地带音乐卡套餐”,用户每月只需比以前多交3元,就可享受全面本地接听免费;随后这一优惠向神州行品牌和全球通品牌延伸。到今年7月为止,广东移动旗下7千多万用户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单向收费。
广东联通紧随其后,到今年8月为止,除“新势力QQ卡”以外,广东联通旗下四大品牌均已实现单项收费。
运营商宁愿将事实上的单向收费称为“被叫免费计划”,令人不解。事实上,电信资费调整和决定权至今还掌握在信息产业部和发改委手中。为抢占用户,移动运营商在降低资费方面有十足的动力,但单向收费推出后造成的固网用户流失将使固网运营商的日子更加难过,不得不让监管部门死死握住价格这条杠杆。
11月,信产部副部长奚国华曾有关“全面单向收费暂不可行”的言论引发媒体的炮轰。联系到“固网的日子非常难过”,可以发现奚部长的话并非简单地否定单向收费:如果手机全面单向收费了,固网还要不要活啊?
另一个值得人们注意的事实是,单向收费使两大移动运营商的利润不降反增,手机用户增长出现又一个井喷期,月均增幅超过700万,2007全年增幅超过1亿元。
2、固网用户大流失,移动用户大增长
越来越多的人停掉固定电话和小灵通,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数在2007年第一次出现了全年倒退。
去年7月,中国网通首先没有扛住单向收费带给固网的巨大压力,本地电话用户数率先出现了6万的流失量。次月,中国电信用户流失38万本地电话用户。整个2007年下半年,固网运营商的主题都是本地电话用户大流失。
与此相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手机用户数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每月新增手机用户数超过600万。受高校学生入学潮所产生的牛市影响,中国移动在去年9月单月新增用户数达到660万之巨,创下上市5年以来单月最大增幅。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香港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中毫不回避:固网用户流失的重要原因是去年开始实施的手机“被叫免费通话套餐”(单向收费)。用户的增减直接影响了运营商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去年前三季度中国电信利润仅比前年增长1.6%;中国网通则首次出现了5%的下滑。
除了缩减投资和发展宽带业务,固网运营商能做的事就是等待移动运营牌照,等待电信重组。
3、TD试验网开建:3G仍是梦想
在WCDMA和cdma2000不断在世界范围内攻城略地、WiMAX成功进入3G阵营的2007年,国产3G标准TD-SCDMA的商用化进程终于加快步伐。
2007年TD试验网的建网范围进一步扩大为10个城市,承建8城市试验网的中国移动在3月启动了价值280亿元的TD设备招标,在随后的去年5月动工扩建。截至2007年年底,只有秦皇岛、天津、厦门和广州率先完成,原定在去年10月底完成的全盘计划只执行了80%左右,作为奥运主会场的北京市也未如期完成建网任务。
除建网速度以外,TD手机终端的不足也成为影响TD试验网商用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尽管中国移动已在去年12月采集了4万部TD终端,但业内专家还是担心,按照目前的进度,到奥运会期间TD可能仍然拿不出手,国人的3G梦想依旧遥远。
4、运营商高管轮换:并未兑现的电信重组
去年7月,一场由国资委主导、事先毫无征兆的运营商人事调整在电信业界掀起了一场猜测与辟谣的舆论风暴,折射出国内电信业失衡状态下,各方在电信重组上高度紧张的神经。
去年7月6日,中国电信突然宣布执行副总裁黄文林前往中国移动工作。9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先后发布公告称公司副总裁张晨霜与李建国将分别调任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12日,中国网通宣布总经理助理、中国网通执行董事苗建华出任联通执行董事。
从对调顺序出发,业内人士从中解读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意味: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高管对调,预示着中国电信不久将获得3G牌照,因为来自移动的张晨霜具备移动业务的运营经验;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互换高管,则是为两家公司的合并创造条件。这与此前流传甚广的电信重组方案颇为一致:联通两网分拆,C网出售给中国电信,并向cdma2000演进;G网与网通合并,未来获得WCDMA牌照;中国移动则运营国产3G标准TD-SCDMA。
但各方预测中的重组事件并没有向纵深发展。
5、SP代码统一:迟到的春天
2007年11月,信息产业部宣布,从去年12月1日开始,全国范围内的SP(短消息服务提供商)在移动、联通、电信和网通四大运营商的服务代码将统一为106开头的一个号码。
事实上,信息产业部主导的这项变动的准备工作自2006年年中就已开始了。当时,SP向手机用户群发诱骗短信尤为猖獗,受到处罚后换个马甲(代码)便可继续招摇撞骗。所以,统一代码的实质是,将SP的管理权收归信息产业部及其下派机构——在各省的通信管理局所有。这样,电信基础运营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格局有望得以改观。
自信息产业部去年收紧管理以来,中国三大SP企业,最早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空中网、华友世纪和掌上灵通均选择了集体逃亡。SP行业正面临一个生死存亡的拐点,摆在SP企业面前的路有两条:不是转型,就是消亡。
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
该来的迟早会到来。
6、WiMAX跻身3G标准:TD地位受威胁
去年10月19日,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批准WiMAX成为ITU移动无线标准。这意味着,WiMAX与WCDMA、CD-MA2000和TD-SCDMA并列,成为全球第4种3G标准。消息立即引起了国内通信业界的强烈反应。短短一周之内,数十名通信专家就此事各抒己见:以阚凯力为代表的专家坚持认为,WiMAX作为传输速率在70M/秒的革命性技术,将彻底颠覆全球通信业格局,“五到十年,语音通话将免费,全球运营商将全部死掉”。而支持自主3G标准TD-SCDMA的专家则一致认为,WiMAX在产业化方面至少比TD落后了两年,不足以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但由于WiMAX使用的频段与TD相同,两者在海外必有一战。也有一些专家认定,WiMAX加入3G的真正目的在于争夺频谱资源,为进军4G作准备。[!--empirenews.page--]
不少专家认为,由于此事的促成与美国企业及政府的强势公关直接相关,本身也直接论证了“技术中立论”的幼稚和不堪一击。
人们不难发现,中国对此事的反应之所以如此激烈,是因为TD的商用化进程既落后其他两种3G标准,也落后于后来者WiMAX,如何叫人不紧张?
7、大唐集团重组:路线之争
从去年11月中旬挂牌出售西安大唐固定资产、出售大唐移动股份,到12月初唐如安宣布从大唐移动总裁职位上淡出,大唐集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经历了一场闪电重组风暴。其间,上市公司*ST大唐的股价也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剧烈震荡。
早在2006年,新掌门的真才基就决心将大唐集团打造成集TD研发、设备和终端制造以及销售于一体的通信业航母。但TD产业化孵化器大唐移动在唐如安的带领下,却试图走上单独上市的道路。
这场暗中角力在2007年9月变成了一场“唐如安将离职”的传言。沉寂两个月之后,传言成为事实:唐如安宣布出局。大唐移动负责终端生产的上海分公司被剥离,大唐移动只留下技术研发和终端解决方案的业务。
从本质上来说,真才基和唐如安的想法可谓殊途同归:为TD研发吸引大笔资金,尽快推动TD产业化,并促使大唐集团从一个组织松散的研究院转型为市场化的高科技企业。
不过,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方式对困境中的TD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人们拭目以待。
8、运营商抢滩IM市场:增加用户黏性
尽管3G仍迟迟未启动,但中国运营商的战略布局已从2007年拉开了帷幕。以“免费发短信”为最大卖点,中国移动率先将目光投向了移动即时通讯工具市场,从2006年7月就开始推出自己的移动IM软件“飞信”,并在2007年6月正式商用。
中国联通紧随其后。2006年9月,中国联通也推出了名为“超信”的移动IM。尚没有手机业务的固网运营商也坐不住了,2007年4月,中国网通推出了基于小灵通的“灵信”。中国电信看似并未跟进,实际上各地分公司也悄悄推出了自己的移动IM。电信运营商纷纷试水移动IM,正是一颗增加用户黏性、抢占战略先机的一着棋子。
不过,高调进军并不意味着完美的收场。除了中国移动不断对“飞信”进行营销攻势以外,其他运营商的IM工具可以称得上是“名噪一时”,就“不知后事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