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华为公司着眼美国市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C114 1月8日消息(Rosa编译)中国 深圳——在中国南部城市,退伍军人任正非建立了中国最成功的具有资本主义特点的企业。一个拥有7万名员工和国家后盾的庞大电信企业,华为技术号称它的目标就是称霸世界各地的电信设备市场。
当前聚集市场:美国
三个月以前,华为联合贝恩资本以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网络先驱者3COM公司,一家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反电脑黑客的公司。
华为初步股份是16.5%,之后会允许增持至21.5%。贝恩资本,这家总部位于波士顿的私人投资公司在一份声明里称,华为不会对3COM公司有任何的业务控制,它将牢牢地掌握在美国公司的手里。
但是外资对美国电信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并购在国会中引起了一场焦虑,之前立法者反对中海油,这家中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商在2005年试图以185亿美元收购优尼科,最后以失败告终。还有外资控股的中国家电制造商海尔集团出价13亿美元试图收购美泰公司。
令立法者不安的是无法得知谁是华为公司的拥有者。从理论上来说,华为是一家私营公司,并非国有。但是该公司并没有透露其股东成分,只是说百分百员工持有,华为的首席行政官只拥有1%的股份。
“在华为公司和中国政府之间有一种不透明的关系,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他们背后会发生什么”共和党政策委员会主席Rep. Thaddeus McCotter说,他呼吁布什政府阻止这项交易。
研究机构兰德公司表示,华为与中国军方有很深层次的联系,它不仅是华为的客户,兰德在一份呈给美国政府的分析报告中说,它还是华为的政治靠山,研究发展伙伴。
华为官方对这些质疑给出了书面回应:“中国政府并不拥有或控股华为的任何部分,也没有给华为任何优惠待遇”华为说“中国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或其他的商业机构都不持有华为公司的股份。”该公司表示,与政府机构的合同也只占很小的份额,在华为2007年的商业合同中仅占0.5%的份额。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主任邢厚援说,应努力消除美国借口保护电信等关键行业,在此项交易中存在的歧视问题,
邢厚援说:“所谓的国家安全保护应该仅限于中国国有或国资控股的公司”
专注于开发直接用于网络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华为公司,是中国需要讨论的一个国内领军企业,并由此说明中国是否在创新而不仅仅是抄袭。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华为公司是世界第三大电信设备提供商,它同时也是中国“全球化”的关键棋子,中国需要靠它来扭转一个靠生产玩具和衣袜的廉价制造基地形象改变为研发科技强国,从而提升民族品牌形象。
华为成立于1987年,而今天的华为就像它的创立者任正非一样难以捉摸,任正非以不足7000元起家,而到了2000年,据福布斯杂志的统计,任正非成为名列中国第三富有的人,个人身价达到5亿元。如今,任正非的黑色奔驰车在华为众多员工里已是众人皆识,但是除了公司的业务政策,任很少与员工讲话。
根据他本人的著作,任正非,63岁,华为总裁,谈到公司的扩张,他满口推崇毛泽东的战争理念。
华为是中国新兴起的公司之一,被本国媒体称之为“土狼”,以它富有侵略性的战术著称。
面对竞争对手,华为的行为是具有激烈攻击性的,根据CEOCIO杂志2002年一篇文章介绍,中国信息产业部详细介绍了华为公司的崛起。它的销售团队在面对竞争对手时,像一阵狂风一样能以任何手段赢得合同。他们“帮助”电信局工作人员的子女上大学,送他们的妻子参加海景旅行,CEOCIO还提到,他们甚至还假装是竞争对手公司的人,从机场接走客户,把客户直接送到华为的展厅。
华为官方对这些颇受争议的行为拒绝透露详情,他们把这一切归结为“我们的成功源于我们竭诚为客户服务的热情,对客户要求的快速反应能力,高品质和可靠的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
这些富有侵略性的战略最终给公司惹了麻烦,2002年,华为在美国陷入了一场官司,总部位于圣荷西州的思科系统控告华为涉嫌非法使用它的技术。这两家公司的关系受到了官司的严厉考验,而华为的总裁任正非一直强调,公司历来都很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美国并不是唯一一个疑心华为威胁国家安全的政府,华为印度公司,是它在国外最大的研发基地,华为欲将其打造成最大的制造基地,也引起了印度情报部门的强烈关注。
在11月8日的一份发给印度联合情报委员会的文件里,华为被称为“威胁部门”。
但是这些争议并没有减缓华为的海外扩张进程。整个2006年,华为的海外销售合同是其国内市场的两倍。这家股东模糊的公司宣布2007年上半年销售额达8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公司预计2007年总销售额达到150亿美元。
公司将近10%的收入用于研发部门,其研发人员也占了公司一半人数。
华为的领导和创新在某些方面与其硅谷的竞争对手截然相反。当加利福尼亚州的高科技巨头们以他们扁平式的管理结构自豪时,华为的行政总裁和工程师、科学家正围坐一桌商讨大计,这家公司以它军事化的管理方式著称。
作为雇用方,华为颇为有名的是其推行“三高”政策——高效率,高压力,高工资。受奖励员工将获得数目慷慨的奖金和红利。但是据其国内新闻报道,华为高强度的工作致死了至少一名员工。在去年7月份,张锐,华为一名26岁的工程师自杀,他的家人对媒体称,原因在于过多的工作压力。
华为公司称,根据死亡调查,没有证据证明他的死亡原因是由工作压力造成的。华为还说,他们采取了很大的措施针对员工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电信和信息技术行业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张西(音译)27岁,曾在华为无线产品研发部门工作,一年以前离开华为,因为他想要一份轻松些的工作和少许个人时间,这样他才能有时间陪他新婚的妻子,他现在在摩托罗拉公司工作。
对华为的规定,张还说,“这些远远超过一个人所能承担的,这不是一家合理的公司”
从另一方面来说,北京一家信息技术和电信顾问公司易观国际的高级副主裁张说,华为的集中管理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它的全球竞争者无法匹敌的。
举个例子来说,当华为三年前决定主推海外市场时,它派出数百名员工出国学习外语和当地文化。当华为两年前决定在无线领域推行新技术,它就派出1万名研发人员研发下一代通信技术。[!--empirenews.page--]
张说:“如果你没有一个严格的军事管理制度,你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调遣这么多人?”
华为工程师王伟锋,2000年大学毕业之后即加入华为,他说,华为注重团队合作,这么多人都只有一个奋斗目标——用最新的产品打败竞争对手,推动员工更具创造性的工作。
王说:“华为是永远不停追逐着的,这样你会有机会接触到新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