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发难TMMB国标:利益博弈危及产业发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4月3日,国标委确定T-MMB系统为手机电视国家标准,广电总局强推行业标准为国家标准的算盘落空,因此公然宣称对国标“不会予以采用”。部门利益之争成为横亘在手机电视发展进程中的巨大阻碍。
千呼万唤的手机电视国家标准终于在日前出炉,国家广电总局对此的非议无疑成业界一大焦点。这里,我们且不论在一直以来的标准纷争中孰是孰非,毋庸置疑的是,任何一种手机电视技术标准“罢黜百家”都不是利好产业全局发展的举措。
长远来看,如何规避愈演愈烈的部门利益之争,营造和谐有序的竞争氛围以带领手机电视走向更广阔的明天,最终实现广电、电信和信息技术的三网融合,已经成为业内外的共同心声。
广电发难手机电视国标
4月3日,在由国家发改委和国标委牵头召开的专家评议组第六次工作会议上,来自相关行业的专家、科研院所和企业人士经过对提交方案的测试结果和知识产权的审核、质询、答辩和讨论,最终以公平、公正、公开的表决遴选确定T-MMB系统为手机电视国家标准技术方案。
测试结果表明,T-MMB系统多项技术指标均优于DVB-H欧盟手机电视标准和T-DMB标准,早在2006年8月就已通过广电科技司组织的外场大功率测试,并和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兼容国际主流标准。业界人士表示,这意味着中国标准有望在高科技产业领域第一次成为国际主流标准,将更利好我国手机电视未来的规范化发展和中国自主创新技术的全球化演进。
然而对此,国家广电总局却公然宣称该结果与广电行业无关,“广电也不会予以采用”。言辞中不仅厉色质疑整次手机电视标准评选测试流程的公正性、科学性和严肃性,更是将其自主研发的CMMB标准摆放在无可替代的首要地位,这无疑给手机电视的未来再添难题。
部门利益之争使“国标”受阻于“行标”
说起来,手机电视标准之争由来已久,广电总局至今仍不肯松口,CMMB标准体系显然是为了其自身的利益需求。众所周知,早在2007年1月,广电总局就发函至国标委声称CMMB已是行业标准,无需参加国标评审组织的测试,并向国务院表达了希望直接将CMMB上升为国家标准的愿望。同年11月18日,广电总局更是在其网站上发布紧急通知,宣布从当年11月20日起强行实施CMMB标准体系,以致早该进行的国标委组织技术测评受阻延迟直至中止。
国家广电总局负责人强调,“移动多媒体广播是重要的媒体表现形态,一定要符合国家有关媒体的管理规定,不是哪个公司就能左右的。”对此人们不禁要质疑:既然如此,此番作为评委之一的广电部门执意排斥符合国家规定的T-MMB标准方案,并要求以其自主研发的技术先为行标、再为国标,岂不是自食其言?
广电总局又一位负责人曾表示,CMMB并不在意竞争。那么,是什么让其在自动弃权参评后又如此在意测评标准?难道,仅仅因为“它将会是唯一获得广电庞大资源支持的手机电视标准”?很显然,拘泥于无休止的部门利益之争成为手机电视举步维艰的症结所在。
确立主导标准才能规范手机电视健康发展
据业界专家的分析,从目前情况来看,广电部门自行确定的行标CMMB不但没有形成令人信服的技术共识,而且还可能陷入国外专利的陷阱。这是让人不满意的一方面。
但另一方面,CMMB技术并非毫无优势。自2007年8月以来,CMMB已在6个奥运城市以及深圳、广州开展了地面UHF网络覆盖工作,在北京地区完成基于3个发射点的单频网建设,并将于今年奥运会之前开始35个主要城市的建设工作。
这说明,没有任何一项手机电视技术应被“罢黜”或“独尊”,多项技术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手机电视的明媚春天。
从长远来看,三网融合的前进趋势以及政府在重大产业发展问题上奉行的决策科学化、法治化宗旨是不可逆转的大方向。对于一切有关产业标准的评议而言?主管部门都应首先以全局利益为出发点。任何带有保护主义色彩的技术和行政手段,都是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唯有开放眼界和胸襟,相关部门才能在特定领域真正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并将部门利益与国家利益有效地融为一体。
因此,对于政府而言,如何有效消除“国标”受阻于“行标”的乱象,避免公共权力部门化、公共利益部门化的愈演愈烈将成为其今后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对于业界人士和广大消费者而言,如何实现手机电视标准的真正统一化和规范化,彻底结束手机电视标准纷争,从而推动三网融合进程的平稳快速向前,将成为他们共同的最大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