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考验运营商应急能力 新技术商用化需加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总理在电话里大喊: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短短一句现场记者的语录让此时灾区内外的民众和救亡人员声泪俱下。这就是我们年过花甲的温家宝总理,一改往日的温和,第一时间赶赴震区,在废墟与暴雨中与人民子弟兵并肩作战在抢险的第一线。
当四川汶川县的大地震瞬间击垮房屋、桥梁、公路时,维持生存的通信信号也纷纷中断或受到重大影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王晓初也马不停蹄地带领技术骨干队伍火速赶往四川抗灾现场。这是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对国家通信设施和电信运营商的一次历史性考验,“多一声电话,多一条生命”,这是通信保障工作和每个通信工作者都责无旁贷并刻不容缓的庄重使命。
抗灾抢险命悬一线四大运营商肩负通信畅通重任
5月12日14时28分,在这一天降的灾难时刻,四川汶川及部分周边地区的通信网络中断,基站瘫痪,互联网传输电路受到严重干扰,成千上万的受困灾民与外界失去联系,求救无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网通四大运营商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即启动应急保障预案,紧急调度一切资源,全力恢复灾区通信。
据了解,中国电信对灾区固定电话呼入呼出的话务量进行密切监控和及时调整,以防海量呼叫引起网络拥塞,全力保证地震灾区呼出的灾情报告和救援电话通畅;中国移动网络部领导第一时间到达总部网络监控中心现场,通过视讯系统了解灾区网络情况,及时调度各方技术专家制定话务疏导方案,协助四川公司解决网络拥塞问题;中国网通加强了对灾情实况的干线网络监控,随时处理紧急情况;中国联通紧急召开会议,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并组织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以尽快恢复通信畅通。同时,四川分公司已派一辆卫星通讯车奔赴汶川现场;中国卫通更是火速将330台卫星电话送达北京,公安部消防局还调集了10部海事卫星电话送往地震灾区。
这是通信业界和电信运营商面临的特殊时期,也是此刻命悬一线的灾民们的生还希望。
通信保障意义重大技术创新仍面临诸多难题
透过此次震灾抢险工作,通信设施维护和通信技术创新工作再一次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海事电话、卫星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人民财产安全遭受重大考验的关键时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当互联网源源不断地将灾区现场的具体情况第一时间地传递给全国各地的民众时,当电话中响起那熟悉而又绞人心痛的声音时,当一条平时看似不足为奇的短信信息终于到来时,灾区内外的人们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自然重挫面前脆弱的生命也由此多了一线生还的希望。通信保障工作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部分重灾区的通信信号仍未及时得到修复,数万灾民至今音讯全无,这不仅牵动了全国上下的心,更是对我国通信保障工作提出了刻不容缓的更高要求和更大难题。哪怕分秒的差错和丝毫的技术疏忽都将丧失更多的生命,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产业链发展离不开各环节融合通信新技术需加快商用化进程
站在整个电信市场和通信产业的发展高度,产业链的完善和长远发展不止是单个环节的“输血”和“换血”,更是整条产业链的平衡与稳定。增强社会各界对通信保障工作的投入力度,切实提升全社会范围的通信质量,加快通信事业向前发展,这些绝不只是特殊历史时刻和灾难时期的特殊需求,而是需要包括政府、运营商、制造商和终端商在内的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的长期重视与探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我国通信事业正蒸蒸日上,但新技术的商用步伐却不够快速,通信保障的商用化进程仍需加快。不仅要确保常规通信工具的稳定发展,更要全方位地启动特殊时期内的应急防护工程。在过往的历史教训中,海底光缆中断,大陆通往台湾地区、北美、欧洲、东南亚等方向的互联网就会大面积瘫痪以致大陆网民无法访问国际网站。在这次的震灾事件中,如何在常规通信手段陷入了瘫痪的前提下熎舳无线电应急通讯网络替代正常通讯手段,以保障在应急情况下通讯网络的畅通熣是相关政府部门和通信行业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职责,也是他们共同面临的最大考验和难题。
从长远来看,完善国家基础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大力采用卫星通信作为重要通信的备份手段,同时研究先进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通信技术,将成为我国通信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