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市场实质开放面临考验 互联互通成破题关键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全业务时代的合作性竞争不是老生常谈。从重组公告也可以看出,主管部门把“变相阻碍、破坏互联互通、网间漫游”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这说明差异化的竞争需要政策上的非对称管制,更需要市场和运营商间的互联互通。
重组后,小灵通转网、号码携带以及家庭网关等业务倍受关注。号码携带作为开放移动市场的重举不可避免地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诸多难题,这就更需要运营商们能够在差异化的竞争中以合作共赢为前提。
重组后互联互通更加突出
重组再怎么组,第一步还是互联互通。就成本等现实操作面而言,一定程度上互联互通比号码携带更具全局性意义,也更快收到实效。
据悉,重组后广东网通的部分员工已经拿到并开始使用联通G网156号段的号码资源。实际上早在5月底,中国网通集团已经要求全体员工使用联通G网业务。同时中国电信的小灵通用户转网问题也是2G网络竞争的重中之重。
小灵通短信与手机短信互联互通的博弈还历历在目,业界普遍呼吁非对称的单向号码呼声已渐高。为了实现小灵通与手机短信的互联,固网运营商早已不遗余力,但仍旧未果,那么如今这一方案该何时出台,怎么出台?
如果实行双向号码携带,原固网运营商便无法真正进军移动市场;如果实行单向号码携带,主导运营商和新进入运营商之间又难以突破利益瓶颈。从成本上说,运营商经营各自原有业务显然要比推广号码携带更有实效;从用户心理揣摩,号码携带后的资费提升是他们不愿接受的。
而且据称,即使号码可携带政策获得通过,也需要一年的时间用以推广,并要先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这就意味着,在重组后的漫长业务磨合中,互联互通问题将是摆在电信业监管者面前的首要现实课题。
3G更需解决互联互通
重组后的两大业务领域颇具成长空间,一是宽带网络,二是3G市场,这两者的长足进展对互联互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在不久前的世界通信大会宽带发展论坛上,中国电信总工韦乐平将家庭网关业务提上了重要议题。家庭网络由多个设备互联形成,通过实现互通和资源共享,借助公用网络功能的业务向家庭内部延伸。其目标在于使互不相关的固网、互联网、移动网、有线电视网等网络实现业务融合和统一管理。家庭网关就是家庭网络与外部公网的接口。
重组后移动运营商要进军固网领域,固网运营商要巩固原有业务并发展移动互联网,家庭网络市场无疑成全业务时代的兵家必争之地,这更需要各运营商间的互联互通。
另外,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目前的竞争主要集中在高端用户方面,以3G为主要市场。待3G牌照下发后,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必将呈现多种网络并存的格局,包括属于2G标准的GSM、EDGE、CDMA以及3种3G标准。这其中任何网间的互联互通都至关重要,盲目限制新进入者只会阻碍彼此用户的速度和规模。对TD来说,一旦3G牌照正式发放,TD将与WCDMA和CDMA2000这两种相对成熟的3G标准同台竞技。只有实现互联互通,TD才能在融合中实现长足发展;对C网来说,中电信的优势在于将CDMA1X网络快速升级到CDMA2000,但在客户资源方面却是它的明显劣势,这同样需要和中移动之间的互联互通。
中电信与新联通的竞争表现在固网业务和移动业务上。中电信在南方固网市场优势明显,但与新联通在移动业务的竞争上却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其现有C网用户数远远少于联通的G网用户数,中电信要想扩大阵营同样离不开互联互通。
资费问题成首要瓶颈,期待互联互通上的非对称管制
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互联互通的实际操作难度并非在于技术,而是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利益权衡。在有效竞争尚未形成的条件下,新进入的电信运营商希望在互联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费用,主导电信运营商同样希望降低互联成本,甚至因此出现限制新进入者的恶性竞争行为,这就需要政策以及相关部门的出手调节。相关分析师认为,相关部门可能会考虑在互联互通问题上进行多方面政策调整,以使重组惠及规模较小的运营商。
另外,在市场自身调节能力较为薄弱的初期,资费问题将成为互联互通能否成功实现的前提。高收费的互联互通将造成市场准入的高门槛,并进一步恶化市场失衡僵局;低收费的互联互通则会造成更低质量的市场竞争和企业盈利的下滑,都不利于电信市场的整体规划发展。
因此,正如相关分析人士所说,对此,政策手段需摆在第一位,监管者应尽快出台方案成熟的互联互通举措。重组后的新电信、新移动和新联通都将进入全业务竞争领域,拥有全国性的固话网络和移动通信部门,运营商间的竞争性一方面将有效推动三网间的互联互通,市场用户的更高需求也将迫使运营商间开展合作性竞争;而另一方面,当前互联互通难题还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解决,重组后的竞争加剧将加大电信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冲动,从而导使政府的行政命令常常等同一纸空文,因此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