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联晋级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面对海外市场日益森严的专利和标准壁垒,闪联无疑是一个破局者。
不需要网线连接,数码摄像机拍摄的影像就可以流畅地显示在电视屏幕上,MP3的乐曲能够“隔空”传输到几米外的数字音响设备,轻轻按下手机键就可以翻阅电脑储存的图片……这些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无论是计算机、通讯产品,还是各种消费类家用电器,只要支持闪联标准,都不再是冰冷的机器,它们之间可以实现自动识别、无线联通与资源共享。
“闪联”标准的全称是“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它是中国企业自主制定的一项技术标准。在家庭、办公和公共环境中,在数字家庭、数字办公等公共环境下,通过定义一系列的协议标准,支持各种信息设备、家用电器、通讯设备之间自动发现、动态组网、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
近日,在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最终标准草案投票中,中国闪联标准以96%的高支持率顺利通过,被正式采纳为ISO/IEC国际标准。闪联由此成功晋级为全球首个3C协同领域的国际标准,同时也填补了我国信息产业在ISO/IEC领域的空白。
联合创新
据统计,在国际标准组织现行约1.8万项国际标准中,绝大多数为发达国家提出和制定的,中国起草和制定的只有约60项,还不到总量的千分之三。而在信息领域,我国过去只有汉字字符集一项ISO国际标准。
想要打破国外的技术、专利壁垒,单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在业界上国际上形成强有力的支撑。2003年7月,经原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批准,国内电子信息领域领军企业联想、TCL、康佳、海信、长城等联合发起并正式成立了“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工作组,其核心任务就是致力于制定和推广3C协同产业标准。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个苹果;而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会有两种思想。”闪联技术的创立与发展恰恰体现了萧伯纳的这句名言。
从技术的角度看,闪联主要有智能互联、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三项关键技术特征。配备闪联协议的任何信息终端,在一定范围内自动搜索其它闪联终端、应用和服务,经安全认证后生成新的网络,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相互协作。例如,在闪联协议的支持下,长城电脑可以与联想电脑无线互联,康佳液晶电视里播放联想电脑中的电影画面,整合移动通讯、电子门锁、流媒体播放等应用的闪联遥控器可以控制操作多个闪联设备。
发展至今,闪联产业联盟其成员已经由最初的8家发展扩展到了115家,除了联想、华为、TCL、康佳等核心会员企业外,韩国LG电子LG、意法半导体、飞利浦等海外知名企业也作为推广会员企业加入,加速推进了闪联在亚洲甚至全球的影响力。
标准之争
在3C融合技术领域,3C的国际标准竞争尤为激烈。国际上,索尼、英特尔、微软等国际巨头企业在2003年发起成立了“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LNA),专门致力于简化网络消费电子、移动设备和个人电脑等设备间的数字内容共享,目前成员公司已达280多家。2004年,由松下、索尼、东芝等日本公司发起的UOPF组织,致力于实现数字家电互联,目前已经制定“用于可视通信的政策控制标准”等8个标准,并且正在制定“面向家电远程控制的框架标准”等4个标准。在国内,继闪联之后,也有海尔主导的E家佳与之对抗。去年11月,海尔更是和英特尔签署了一项战略合作备忘录,将两者的E家佳和DLNA标准进行融合。
标准之争,实际上是产业话语权之争。由于标准落后,电子信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利润极低,中国每出口一台DVD播放机需支付近20美元的专利费,每出口到美国一台电视需缴纳高达15-30美元的专利费。如果我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涉及到电脑、通信、数码产品等众多信息产业,很有可能步入DVD的后尘。
面对海外市场日益森严的专利、标准壁垒,闪联无疑是一个破局者。两年前,当闪联标准向国际标准组织提案时,国际专家都在惊讶“中国也有自己的标准”;两年后,闪联国际标准的顺利晋级,意味着中国的企业不再是单纯的国际规则追随者,而是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不仅拥有了与国际大企业平等对话的权力,而且能够与发达国家和国际产业巨头进行交叉许可和授权,加速标准全球化的发展。
产业化提速
“对我们而言,成为国际标准并不意味着可以松口气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楠表示,“从行业角度来看,国际标准的通过意味着这个领域将更加规范有序,也能更好地促进闪联标准的产业化进程。”
闪联走的是一条坚持“标准制定”与“产业化”并重的道路。在闪联标准工作组的基础之上,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的成立进一步推动和落实闪联标准产业化进程。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闪联拥有发明专利200余项,闪联联盟成员企业占国内电视机市场84.3%、计算机市场43%、手机市场41%和白色家电市场50%的份额。
发展至今,闪联标准已经应用到计算机、消费电子、通讯、智能家居等多个行业。闪联PC、闪联电视、闪联手机、闪联投影仪、闪联DMA……根据闪联标准生产的多个品牌、20余种闪联产品已经相继上市,累计销量突破500万台。在闪联联盟成员中,联想、同方、长城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全部实现“闪联化”,创维、康佳等厂家也实现了闪联电视的规模生产,海信、长虹等企业与房地产和电信厂商合作,开展大规模的闪联应用试点。
闪联正在产业化的高速公路上加速前行,但对于闪联工程中心总裁孙育宁而言,可能并没那么简单,“一个国际标准从开始到实现产业规模化需要至少10年时间,剩下的5年时间将是闪联产业化的冲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