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奥运网络安全保卫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业界呼吁创造良好网络环境
7月下旬,本报记者注意到,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公司在其网站上郑重声明称:奥运封网期间将严厉打击有害信息,在封网期间如果发生用户网站内容被黑、被篡改成反动、未经中央电视台授权许可,擅自转播奥运赛事以及相关活动的转播或存在其它信息安全问题,机房将在第一时间断开此网站的连接,并通知用户具体情况,请用户配合有关调查工作。
此外,IDC还在通知中表示,所有在封网期间因信息安全问题被关闭的网站必须在封网结束后方可提交恢复申请,封网期间一律不作恢复处理。
集思网络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我们有责任为奥运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以防止因为一家网站出问题,导致整个机房关闭,殃及数千网站的悲剧。”
在封网可能带来的损失方面,集思网络相关人士表示,奥运期间可能一个月损失50万的业务收入,但在封网期间将工作重点转向虚拟服务器后,这样的损失并不太大。
此次封网中,运营商对移动增值服务(SP)也做了更严格的要求。据了解,工信部已要求在奥运保障时间(7月1日-10月7日)内,要关闭北京地区短信业务的第三方赠送功能。从8月1日至10月1日内关闭北京地区的自写信息类业务和论坛型业务。并在7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暂停SP新增、删除、变更以及业务新增、删除、变更。这意味着,暂停新业务的申请使得众多SP无法凭借奥运热点获利,之前众多SP为奥运量身打造的各类相关业务,现在也只能暂时搁置。
除此以外,本报记者还了解到,大型网络游戏厂商将在封网期间不能架设开通服务器,只能使用原有服务器。
深度链接:
一场奥运信息安全保卫战
7月26日,日本《产经新闻》封面报道是这样一个醒目的标题:“网络病毒正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奥运会!”该报道说, 6月下旬以来,木马病毒就被冠以奥运开幕式的文件名,在网络上到处发送。一些黑客集团将在奥运期间大肆活动。他们目的很明确——就是破坏北京奥运信息安全。
事实上,每一次大赛都将成为黑客大肆活动期。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官方网站经受了113亿次攻击,奥运期间平均每天遭受2.5万次的攻击。2006年2月意大利都灵冬奥会期间,网络安全系统平均每天生成300多万次安全事件报告。一位网络安全专家预计,北京奥运期间可能产生2亿个网络安全警报。
因此,如何全方位的保卫北京奥运信息成了整个中国IT产业乃至整个中国的严峻考验。而“封网”,不过是众多保卫战术中的一条。
记者了解到,各地运营商都提高了网络安全预警。以广东联通为例,为从机制上确保网络安全,省、市公司上设领导小组,下设专项工作小组,制订周密细致的保障方案,层层签订责任书,把保障任务、目标、措施分解到各部门、各岗位、各班组和个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一位中移动人士表示,无论是2.5G技术还是3G技术,甚至是无线电服务,如果奥运期间出现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造成通信事故或危机网络安全,相关部门将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必要时将调动卫星、微波等各类应急通信装备和资源,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恢复通信。
更重要、更为全面的保卫战来自奥运赛场技术运行中心。7月上旬以来,数字北京大厦的安全保卫工作就已进入临战状态。数字北京大厦是整个奥运会各种信息交汇处理的地方,可以说是奥运技术保障的“心脏”。在这栋大楼里,不仅有奥组委技术部,也有包括源讯、联想、中国移动、中国网通等在内的北京奥运会技术合作伙伴。对他们来说,有一个共同的口号: “One team One task”(同一个团队,同一个任务),那就是保障奥运信息安全。
作为奥运会技术支持中心,赛会期间,数字北京大厦将为奥运会及时提供通信、信息服务和信息安全保障。这个及时有多快?答案是14秒。在7月中旬的一次技术演练中,奥组会技术部通过切电源、黑客攻击、拔网线等手段来检验技术中心信息系统的承受能力。其中,拔网线一项在网线脱离接口后14秒就被信息中心发觉了。
在雅典奥运会时,信息技术系统按照每天40万次安全报警来设计负荷,而北京奥组委技术部的设计是每天500万次安全报错。所谓安全报错,比如拔网线、乱接笔记本等,都作为一次安全报错。
不仅仅是IT领域,在其它各个领域,有关奥运信息安全的保卫战同样正在开打。7月30日,中国证监会下发《奥运期间证券期货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该预案透露,从8月1日至9月30日,各地证券所、期货机构将成立特别工作应急预案小组,防范和解决奥运期间资本市场信息系统的安全。此外,一旦证券行业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将必须每隔30分钟向监管部门上报一次,直至系统恢复正常。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奥运信息安全保卫战打响,北京奥运会能够享受到最安全最完善的网络通信服务,办成一届真正有特色的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