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如何击中中移动的软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快点!再快点!
从5月23日开始的电信重组,到9月的股东大会,再到11月的正式放号,中国电信正在以加速跑的姿态迅速进入移动通信市场。但中国电信究竟会给中国移动带来多大的冲击和挑战?其实在电信重组公布后,所有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新版图下,谁最有实力挑战中国移动的霸权?
有人说是中国联通,因为联通获得了一张最好的3G牌照WCDMA;也有人说是中国电信,因为中国电信拥有最强势的固网资源和最丰富的电信运营经验。
根据运营商的中期业绩,在目前的6亿多移动用户中,中国移动的用户为4.15亿,其他2亿属于中国联通,CDMA用户仅有4000多万。
即使按照运营商的预期,新联通拿下未来1/3以上的3G用户,中国电信计划未来3年的用户数为1亿,市场份额为15%,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仍然难有挑战中国移动的实力。
可对于中国电信而言,CDMA专利是三大技术标准中费用最高的一种,产业链也是相对最不完善的,那么这张移动牌照对中国电信究竟有多大意义?
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C网收购协议中,中国电信总裁王晓初对于未来C网的定位有一个明确的描述,未来CDMA将主要发展中高端市场。目前,中国电信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发展战略路径图。在用户数无法简单超越中国移动的情况下,专注于中高端用户市场以及进行差异化竞争才是中国电信战胜中国移动的法宝。
就中国移动的发展经验来看,其几千万的全球通用户为移动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利润,广大农村市场的新增用户虽然不断增加中国移动的收入,但却不断拉低中国移动的ARPU值(每月每用户收入)。
可以说,正是有了高端用户贡献的利润作为保证,中国移动才有实力不断拓展中低端用户,同时由于用户总量的规模效应,带动了通话时长和总体收入的增长。
因此,尽可能多地吸引并保留中高端用户才能击中中国移动的“软肋”。至于定位中低端的小灵通用户,显然并不是中国电信奋力争取的目标。
如果说将CDMA定位中高端是中国电信的战略的话,那么,新竞争者的加入是否意味着新一轮价格战的开始?价格战是否会成为中国电信的“撒手锏”?
对此,中国电信针对目前的竞争形势,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中国电信不会成为价格战的发动者。
根据运营商的中期业绩,中国移动上半年的净利润达到548.49亿元,是其他三家运营商利润总和的2倍,中国电信的净利润仅为126.34亿元,如此巨大的利润差距,硬拼价格对弱势运营商而言,无异于“飞蛾扑火”。
那么,中国电信怎样才能打出CDMA这张牌的最大威力呢?中国电信认为,差异化是中国电信打败中国移动的关键。
首先,差异化是由CDMA的技术特点决定的,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GSM网络相比,中国电信的CDMA给用户提供了唯一一种差异化选择。
此外,与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相比,中国电信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拥有最多的固话用户和宽带用户,也是最有实力实现固网和移动融合业务的运营商。
目前,经过长期的准备,中国电信已完成了人员和架构上的调整,进入移动通信市场,可谓“蓄势待发”,与之不相上下的是,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的整合也在加速前进,而中国移动也在“严阵以待”,一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战役即将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