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芳:全业务时代监管重点在鼓励创新发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中国电信业实施新一轮重组后,有效性管制政策和法规的滞后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据新华社消息,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香港上市公司业绩发布会上,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和中国网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左迅生透露,运营商已参与政府组织的运营商非对称管制措施讨论,价格及市场份额问题均在研究当中。
这是继三部委重组公告中明确提出将实行非对称管制后,运营商首次证实非对称管制政策正在酝酿中。那么,在全业务时代,非对称管制该怎样出手?监管的重点在哪些方面呢?针对此类问题,记者采访了知名电信经济学家杨培芳。
非对称管制是保证重组的重要手段
谈到非对称管制的问题,不得不提到重组。杨培芳指出,电信重组、有效竞争目标有三:一是公平竞争,二是促进企业创新,三是惠及百姓。而非对称管制就是一个重要的保证手段。
从当前的市场格局来看。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今年上半年,四大运营商总营收达3639亿元,净利润共达782亿元。其中,中移动继续一家独大,与其他三家运营商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其净利润548亿元是其他三家利润总和的两倍多。中国电信却受累于固网业务的下滑,半年净利润为126.34亿元,同比下滑了8.16%。对此,杨培芳老师用“创造历史新高”、“打破了‘世界电信奥运’记录”等词汇来概括了中移动的不凡业绩。换一个角度看,杨培芳老师表示,新一轮重组后,新电信、新联通虽然磨刀霍霍,但并无什么实质性斩获,反而净流失930万用户。这或许也说明了对于非对称管制出台更加急切。
为移动叫好,同时也要反思。对于日前中国新闻网报道中移动总裁王建宙关于“中移动已经被非对称管制”的观点,杨培芳虽然未从正面做出评论,但他表示,从新经济的专业视角看,提前让中移动发展TD技术标准,恰恰是给了强者一个抢先升级换代的机会。1000亿投入2G,300亿投入3G的做法表明TD发展还有很大阻力。至于农村普遍服务,概念早已发生根本逆转,在我国多数农村,解决温饱后的农民正是通信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最大空间,何来严格非对称管制之有?
全业务的监管重点在3G
杨培芳强调,此次重组的目的是构筑有效竞争格局,促进三大全业务运营商的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因此,无论是强势运营商还是新进入者都不能只盯着存量市场来竞争,在2G市场上打转是短视行为,且只关注语音市场竞争的方式是危险的,这将使市场竞争进入一个死循环状态。未来的竞争重点应该是增量市场,运营商要把目光转移到数据业务上来。
具体说来,杨培芳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限制2G的市场份额,鼓励和引导3G的扩张以及宽带技术业务创新;二是,基础资源共享,制定强制性基础资源?基站、管道、最后一公里)共享政策;三是,积极推行号码可携带转网,加强互联互通和资费倾斜管制政策,配以更优惠的政策加以引导。
尽快出台非对称管制政策
全业务时代的竞争体制和监管手段都已成为当前一大焦点。非对称管制怎样实施无疑将影响每个电信运营商的命运。
杨培芳建议,尽快出台向3G和后3G强制过渡的相关政策。他指出,我国要在信息通信领域继续保持和发挥后发优势,制定和宣布2G向3G和后3G强制过渡的国家政策,给社会明确信号的同时,还要出台相关配套办法,引导企业安排好逐步过渡的地域和时间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出台比2G更便宜、更简单、更透明的资费政策体系,要让所有解决了温饱的公民都能够成为3G等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的潜在市场。
对于月租费,杨培芳的观点是“月租费可以改进,不能取消”。他认为,随着技术创新和网络规模扩展,总体电信资费肯定还会有逐步下降的空间,但必须给这个行业留下有效竞争、有序管制、发展创新的足够空间。发达国家都向包月制方式改进,比如美国一般通信公司每月20-50美元,电话随便打、互联网随便上,不再按量计费。这一方面大大刺激了使用量,方便了消费者,同时运营商也不吃亏。所以,目前最好的办法是采取动态折线、逐步封顶的收费模式,最后全部自然过渡到包月收费模式。
最后,杨培芳强调,电信企业决策层应尽快超越盲目市场经济、片面追求短期利益的羁绊,用新经济视角、新市场观念(兼容、平等、竞合)加快技术创新和通信与信息化融合的步伐,将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归还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相关部门应利用管制这只手,为运营商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