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G科普尚不成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C114 1月13日消息(李明)随着3G牌照的颁发,三大运营商也及时行动起来,增加投入成本,加快建网速度。但据C114了解,实际上,由于3G科普工作尚不成熟,普通老百姓对3G的概念并不了解,甚至浑然不知,中国3G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北京时间2009年1月7日下午14时30分,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
其中,批准中国移动增加基于TD-SCDMA技术制式的3G牌照,中国电信增加基于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牌照,中国联通增加基于WCDMA技术制式的3G牌照。TD-SCDMA为我国拥有自主产权的3G技术标准。随后,三大运营商对3G时代的到来,都做了自己的表态。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已经为拿到3G牌照以后扩大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据业内专家透露,3G牌照发放以后,预计2009年在这方面可以投入至少2000亿。
与此同时,3G牌照颁发当日,C114立即在北京街头对多位北京市民进行了采访,其中半数以上的市民不知道3G为何物,只有少数人知道3G可以进行视频通话,但对3G网络的其他优点毫不知情。
对此,C114电话采访了电信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他表示:中国3G的科普工作做的很不好,过于脱离群众。推动中国3G的发展,并非政府或者电信运营商自己就可以做到,这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完成。
首先,政府在宏观调控上要做到客观务实,不可拔苗助长,中国在3G上盲目的大规模投资,很可能会导致电信运营商的空前亏损。
其次,电信运营商应该及时了解百姓需求,给消费者提供有特色的、差异化的服务;同时,运营商应该帮助消费者了解3G,对于3G到底是什么、提供哪些服务、资费情况、是否需要更换手机等问题给出解释,品牌推广是很必要的。
再次,媒体对中国3G业务的普及和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舆论的导向。
最后,宋俊德还指出,应用、需求和市场是中国3G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面临并解决的难题。没有经济基础就没有上层建筑,有需求才会有市场。3G,要我用,还是我要用,其中有本质的区别。中国3G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工人、农民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