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PS产业发展状况及未来走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据中研网 近两年,中国的GPS市场迎来了井喷式发展,消费人群也由高端车主扩展到普通车主,越来越多的有车族配备了GPS导航仪。GPS产品在渠道上可谓全面开花,除了中关村IT卖场,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3C卖场也少不了它们的身影。另外,GPS产品还现身家乐福、欧尚等超市,汽配城、汽车用品店以及4S店也成了它们的前沿阵线。美国著名资讯公司IDC估测,到2010年,全球使用导航电子地图的手机用户将过亿。仅PND和GPS手机两部分的市场份额就呈逐渐猛增的趋势。
2008年中国GPS产业发展状况
据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吕国英介绍,2008年GPS整体产业市场呈现高速发展的事态,复合增长率达到34.3%,这主要是因为GPS产业在我国汽车产业呈高速发展的态势,二是手机产业的高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演进。总体看来,2008年GPS整体市场还是快速推进的过程。
目前占有率比较大的还是PND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20.45亿,整个GPS产业里面占42%,CAGR 13.4%。增长速度最快还是GPS手机,预测2008年是180.37亿,整体市场份额34.4%。
PND市场未来可能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市场,PND市场整体销量在08年预计1340.5万台,整体规模220.45亿,在价格上也有所回落。主要是受到不同产品的融合,或者技术的创新,对单一的PND市场价格有所挤压,比如现在出现了移动、数字电视兼导航的产品,还有一些MP3、MP4,也融合导航产品,包括爱国者也推出了一些如X2960的产品,通过MP3、MP4带有导航功能。索尼公司PSP也带有GPS导航功能。而单纯的导航产品在整体价格上出现了回落。整体的产业规模增长速度达到6.5%,相对它的容量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从目前中国的改装GPS应用水平来看,尚处于市场的成长期,2008年中国改装GPS出货额将达到64.3亿元。再看下手机市场,我国手机用户在07年底整体数字是4.3亿,今年将突破6亿。这给GPS产品手机市场带来非常好的发展态势。预测到今年年底整体的GPS手机将达到580.8万台。08年产业规模将达到180.37亿,所以GPS的手机成本有待于下降。08年前三季度GPS手机销量速度增长达到243万部,尽管GPS市场渗透率还比较低,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前景市场,在整体的增量市场空间里面还是比较乐观的。
2008年GPS产业发展表现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技术的融合,GPS一直以来属于融合的发展趋势。GPS产业不仅向消费类的MP3、MP4、PSP等产品渗透,而且还有现在的DC市场,爱国者已经推出了一款相机导航产品。其次,产业上游开始逐渐出现单芯片的技术方案。另外,在应用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Google和TOM已经达成协议,进行这方面的合作,这将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这是08年GPS市场的新特点。PND、手机、互联网将成为未来GPS市场能够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GPS市场发展趋势
第一,行业整合将继续,产业规模进一步集中。一个是得益于产业规模的集中,再就是技术的创新,还有产业的整合。伴随着行业的监管力度和行业的重组,主流的品牌也开始逐渐的出现,尤其我们国家针对监管的一些标准,和一些知识产权的制约,治理可能会越来越完善,会使将来的市场更加规范。
第二,GPS和消费电子产品的融合将成为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索尼的PSP,爱国者的MP3和MP4已经开始集成导航的功能。针对数字电视,神州出了一个向导神,实际上就是移动电视集成了导航功能。还有一些IT产品,包括在线导航产品,可能会放到笔记本和PDA里面。
第三,内容服务的延伸和创新推动GPS产业的生态系统建设。这里面主要来源是互联网,在过去的十年,整体的应用IT市场的是互联网,在未来会融合到消费类产品里面,将来消费类产品和终端产品包括GPS导航产品,纷纷和互联网结合起来,这也是重要的一种IT产品的融合手段,将来电子地图还有一些部件,很多的应用模式都在于在线服务。现在尤其像凯立德已经开始推出一些服务的商业模式,而且也在积极建立服务的覆盖。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预测,在未来五年,GPS产业的发展复合增长率达到18.6%,还是高速成长的,在2012年、2013年是关键年,将会突破1000亿。在未来细分市场预测,发展速度比较快的还是GPS手机,主要是ICT的融合产品,2009年到2010年GPS手机市场就会超过PND市场,开始跃居到第一位。在这里面PND市场相对占的市场规模这几年还是比较大,整体达到399.46亿,整体增长速度达到12.6%,速度增长最快的是GPS手机达到19.8%。前装和改装市场将有所回落,至少增速有所回落。
中国GPS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
市场虽然庞大,但中国的GPS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如导航的准确性受到质疑。一般都是由地图更新不及时造成的,也是目前GPS导航在实际应用上最大的软肋。另外,导航软件也有待完善,很多消费者抱怨线路规划不科学,稳定性不理想。还有相关法规及行业标准的的缺失和不完善等。
随着中国GPS的市场规模的扩大,GPS产业应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上游地图厂商需要加快提供地图更新信息和服务;GPS厂商应当完善及提升软硬件功能,保证产品性能的稳定可靠;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企业行为和市场规则,等等。
另外,GPS产品面临着新的商业模式,可能受到挑战。不管是终端厂商,还是上游芯片厂商,还是电子地图厂商以及运营商,他们整体合作模式都将不断转化。以前主要手段是靠卖终端产品,但将来可能要更多的借助服务市场。一旦将整体用户覆盖到一定程度,市场收入主要来自于激活现有存在用户,和如何更新产品。
总之,我们对GPS导航事业充满信心,随着国家对导航产业的关注度加大、相关技术的成熟和产业链各方的努力,会使我国GPS导航市场竞争更加规范,促进其健康有序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