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一周年:通信产业变革的催化剂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C114专稿 2008年是中国人最为难忘的一年,从年初南方冰雪灾害,到5月汶川大地震,再到8月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我们经历了大悲大喜,作为抗击灾害和保障活动最重要手段的通信系统,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
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C114中国通信网遍访了主要的通信运营商、设备商,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通信业在防震减灾中的重要性,今后的发展我们应当投入更多关注和责任。
大写:废墟上的中国通信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通信业在本次地震中直接经济损失67.2亿元。
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累计受灾电信局所3897个,移动通信、小灵通基站累计损毁28714个,光电缆损毁28765皮长公里,累计通信电杆倒断142078根,四川重灾区八个县与外界的通信联系一度完全中断。地震造成电信企业死亡8人,受伤69人,失踪34人。
四大运营商高管:中国电信王晓初、中国网通张春江、中国移动王建宙、中国联通常小兵,均带队进入四川。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均宣布,从5月12日至5月31日在五个地震重灾区,全部免除了漫游用户的话费。
本次通信抗灾,充分发挥了通信先行的作用,各大运营商“不分家,不打架”,一切为了灾区,确定了光缆共享的原则;各大设备商员工在一线相护搭车、通力协作的实例也不胜枚举。
反思:通信业不能承受之轻
汶川大地震让科技界深刻感受到,可靠的通信保障在赢得救灾时间、抢救更多生命以及避免更多的损失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通信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在遭遇重大灾难侵袭时,通信系统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功能缺陷,但另一方面,在紧急状态下公众和政府等用户对通信服务往往出现井喷式需求。于是导致二者间的矛盾。
大地震发生以后,原本发挥主体作用的固定、移动电话,因为通信基础设施的损毁,已经彻底不能发挥作用。颇值得回味的事情是,几大运营商都是通过舶来的卫星电话来最先与外界取得联系的,而即使有卫星电话,很多人开始时都不会使用。
“由于资金短缺、业务范围不明确等因素,特别是基于电信级的与其他运营商的多网互通基本不存在,卫星通信所承担的特殊情况下的通信备份功能基本丧失。”一位老电信人说,卫星通信这样的发展历程,是电信行业人人皆知的。在灾害之前,电信业界已经非常清楚对卫星通信在应急通讯方面的重大作用。
技术上借鉴往事避免复辙
重建工作远比外界想像得要漫长和复杂得多。
根据工信部5月10日发布的汶川大地震后通信业恢复重建工作,截止今年3月底,四川、陕西、甘肃3省已开工项目3549个,竣工项目2709个,累计完成投资124.2亿元,完成灾后重建规划总投资的63.7%。2009年计划投资55.8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8.4亿元。
目前灾区公众通信网重建工作积极开展,村通工程相对滞后。截至今年3月底,固定通信网方面,交换机容量达68.9万门,宽带接入设备容量41.7万线;移动通信网方面,核心网容量达774.1万户,建设移动通信基站5817个;传输网方面,光缆37084皮长公里,电缆5419.8皮长公里,传输设备超7855端,业务用房面积29.7万平方米。新开通电话行政村651个。
灾区通信用户快速增长,网络与市场协调发展。截至今年3月底,3省灾区移动电话用户净增数超过200万户。
除了解决在这次地震中直接暴露出的问题外,各个运营商也在不断摸索解决更深层次问题的方法。如中国移动推出的“超级基站”建设项目,号称“地震震不倒,洪水淹不着,台风吹不倒,冰雪冻不坏”,全国计划建设1503个,首期试点3个。
在技术而非道德上借鉴往事避免复辙,杜绝教训的重演,才是我们通信业今天回顾5-12历史的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