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定调农村信息化 运营商盈利机遇显现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中国移动集团客户部相关人士受农业部邀请,参加了由农业部陈晓华副部长主持的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陈晓华指出:“农业部门应加大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力度,着力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着力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三农’的水平。”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委员王安耕、方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广乾以及中国农科院信息所、财政部农业司等单位的专家和领导出席了座谈会。
本次座谈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农业部的“十二五”规划做准备,其中,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将再次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移动由于承担了较多“村通工程”,其工作在座谈会上受到农业部相关领导肯定。
消除数字鸿沟
方瑜委员此前曾担任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他对记者表示,来自不同部门的多位专家参加座谈会表示了信息化与农村各项工作的大融合。“各位专家就农业农村信息化取得的成绩、发展目标、思路、政策措施等展开热烈讨论,并分析了农村信息化的切实需求,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2004到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五个“1号文件”中,都提出并部署了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及信息服务工作的任务。
陈晓华在座谈会上指出,农业部门要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整个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
方瑜对记者表示,目前运营商的农村信息化工作多在村通工程和消除数字鸿沟方面。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2009年度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推进“信息下乡”活动的意见》中,对今年的村通工程提出明确目标,即“除四川实现99%乡镇上网外,其他省份实现100%乡镇上网”;对信息下乡工作也提出目标,即年内在全国1万个乡镇完成信息下乡工作,实现“四个一”,其中要求一乡建一个信息站,江西电信、吉林联通等六家运营商确定为首批开展信息下乡的企业。
在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后,运营商的农村信息化的工作重点已进入“信息下乡”阶段。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提出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的基本规范。即应具备“五个一”基本条件:一处固定场所、一套信息设备、一名信息员、一套管理制度、一个长效机制;应着力为农民提供政策法规、生产经营、致富就业、文化生活等综合信息服务,同时代理电信话费、电费、电视费、水费等收缴工作。
据了解,此前全国各省、97%的地市、80%以上的县农业部门已设置了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50%以上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发展了数十万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
多渠道提振乡村经济
从村通工程到信息下乡,电信运营商担负了农村信息化的众多任务,而从信息下乡到提振乡村经济,运营商应当如何推进呢?
2008年中国移动平均每月用户增量达到730万户,其中近半数来自农村。据统计,农村市场带给中移动的利润已从2006年的数十亿级的量级达到2008年的数百亿,而在这些收入中真正来自农村信息化市场的却有限。
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史炜、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培芳、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等对各地农业信息化工作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一个观点。
他们认为经过多年基础建设,在农村信息化的一些领域,提供服务的公司已经可以开始受益,运营商通过多种渠道在农村信息化市场获得更多利润的机会开始出现。
或许青海移动和山东移动的做法具有借鉴意义。记者从青海移动了解到,青海移动目前已经将乡级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纳入到农村信息化整体工作中,并与地方合建了羊圈村村级信息服务站、协会农资配送车间、1200吨果品蔬菜恒温冷藏保鲜库等项目。
而在山东,山东移动在信息下乡的基础上,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工作更进一步。山东移动的蔬菜安全二维码追溯系统,在全国率先让蔬菜进入拍码时代,实现了对蔬菜“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控,借助二维码追溯系统,消费者购买蔬菜时,只需用手机“扫码”,即可随时随地上网查询产品认证状况等信息;农民通过这一系统树立了蔬菜品牌,好货卖了好价钱,实现增产增收;而运营商也就把控了产业链,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多的信息化应用。
“农村涉农企业对农村信息化都有着很大的需求。”付亮对记者表示,各地经济环境不同,运营商应将增值服务商、内容服务商等整合在一起,给产业链合作伙伴提供服务,让大家投资见效,并逐渐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