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信服务市场“一时半会儿很难”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某主流设备厂商人士在采访中向记者表示:“国内电信专业服务市场只能说是刚开始,设备商的专业服务仍然处在与运营商磨合的过程中。”
说起专业服务的范畴,浅显的可如与设备配套的网络规划、设计、实施、维护等方面,这些已是设备厂商多年来服务运营商的“必备项目”;深层次的又可包括系统集成、项目咨询、业务流程管理、外包等领域,近些年设备厂商也在国内着力布局推进。不过不论服务的深浅度还是推广时间的长短,在国内欲获得运营商广泛接纳都非易事。
体制内外的碰撞
传统上来说,成本、人员、实地经验是令地方运营商对设备商的专业服务“不感冒”的主要因素。
“国内运营商惧怕‘收费’服务”,这是记者采访中,多家设备厂商人士的一致认知。而对于这一说法,多家地方运营商的工作人员却普遍指向另一面——“设备商的收费服务太贵,尤其是国外设备商”。
昆明的一位运营商人士表示:“用设备商的服务,我们一般只用设备保质期内的维护等免费服务,单独提供的收费服务太贵。”
不过进一步来说,这一现象的背后并不只是运营商对成本的关心,对设备商专业服务性价比的不认可也是重要因素。按照这位昆明人士的说法,“我们感觉厂商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不怎么样”。
另一位广东的运营商人士说得也很直接:“网络维护工作也没那么神秘,细节工作比较多,但难度并不是很大,抓骨干人才,带一带完全就可以解决问题。”
成本是一个较直观的因素,而人的问题是其中无法回避的长期性因素。国内通信业体制内的专业服务机构较多,各运营商自身的研究院、设计院、规划院及三产公司,各地的邮电规划机构,以及诸多大大小小有一定“关系”的代维公司等第三方,凡此种种。
“给我们做网络维护的一般都是我们自己人,或者是有点关系的代维公司。”一位安徽运营商人士告诉记者。
“体制内的服务部门往往机构庞大,动辄涉及数千人,运营商必须把很多活拿去让他们做,如果没有足够的业务和收入,造成较大范围的就业问题,从政府层面也无法接受。”前述主流设备厂商人士表示。
此外,地方运营商对于设备商尤其是国外设备商的本地化能力的担忧,也是在采用体制外的专业服务时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些设备商,特别是国外设备商,对于当地不熟,设计出来的东西都很理想化,实施起来很困难。”
前述广东运营商人士举了个例子,比如一个简单的网络设计,“用户接入的A点和B点之间要架设一条光缆,可以采用管道或架空的方式来实现,不同的设计院会给出不同的设计结果。如果采用埋管,线路的安全系数肯定高些,但是需要设计报建等环节;如果能够架空,工期短成本低。但是,能否架空不是我们看地图看出来的,要看施工队的协调能力和当地政府的管控力度,这些如果是国外厂商来做,他们能搞清楚中国人的这些门道么?我看一时半会儿很难。”
国内运营商需要本土化、开发快、价格低的第三方,前述主流设备商人士一语概括,因此能否为各地运营商实际接受,也考验设备商尤其是国外设备商这方面的能力。
设备商坚持看好
尽管地方运营商对于设备商专业服务的接受意愿目前仍不太高,设备商对国内专业服务市场的重视和寄望却越来越大。
“中国的通信服务市场会很快发展,而且这也是我们在全球业务发展最快的一个区域。”在今年第二季度的一次采访中,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服务部门负责人RajeevSuri曾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信心。
这样的信心来源于中国广大市场的长期潜力,更直接的则是看好仍处在建设初期的中国3G市场的拉动力。这一拉动力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明显体现:经济大势之下,全球主流通信设备企业状况不算太差,不少企业甚至有逆势上扬的表现,他们无一例外都归结为“中国3G启动带来的需求导致”;而在国内,电子信息所含数十个领域中,也只有通信领域实现大幅的投资增长,原因同样是3G。
目前,由于3G仍处于建网的主要阶段,因此对于软硬件设备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而随着稍后网络优化、业务发展等工作的大量开展,对于专业服务的需求会突然爆发。在这样的井喷需求下,设备提供方认为自己在服务国外运营商3G建设时的经验能得到国内运营商更多的认可和接受。
“对于运营商而言,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快速推广3G,在此之后他们将面临对该网络进行优化的挑战。到那时,网络的数据流量会大大增加,有非常多的用户将不断地进入网络。所以运营商就会面临着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体验这两方面的挑战,我们可以帮助运营商改进移动宽带服务,同时也可以提供其他数据应用,比如网络和手机之间的通话,比如流媒体、视频通话等等。还有很多这方面的应用,比如说移动手机电视、IPTV、服务交付的框架和平台、多媒体、网络浏览等等,设备商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国外,我们大多都实施过数十甚至数百的项目。”RajeevSuri认为。
新局面迹象初显
目前国外运营业对于外部专业服务的采用已经到了非常深的地步,国内与之相比似乎差得较远,但据记者采访的多数设备商人士看来,目前国内运营业对于专业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是处于正常发展阶段,虽然需要等待,但很值得厂商为这一市场进行长期投入。
“总体而言,国内运营业的发展没有国外成熟,专业分工程度没有国外精细,因此在使用专业服务上自然有很多差别。”爱立信从事专业服务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他表示,目前国外运营商的运营重点已非常明确,着重抓用户,注重业务平台,因此在别的领域需要更专业服务部门的参与,有着更加强烈的外包的愿望和趋势;相对来说,国内运营商的重点没有那么明确,对于服务的认知也较窄,思想大多局限于接近设备的服务领域,比如维护之类;并且主观上希望对这些接近网络设备的服务实行更多自己的把控。
“在国外,运营商多将为之提供专业服务的设备厂商看作长期的合作伙伴,非常注重这种合作关系的持久、稳定;而国内运营商目前更多采纳一些浅层次的服务形式,如项目竞标形式。”[!--empirenews.page--]
同时,在专业服务的运用上,国内运营业内部的认知也有一定差别。多名厂商人士表示,相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在使用专业服务上更专业、更成熟。
“中国移动很像沃达丰,在许多领域有着自己的主见,因此在决定采用某种外部专业服务时,中国移动会先明确提出自己的需求,引导适合的厂商根据自己的规范要求来提供服务。相对而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对自己的需求往往认识得不够清楚,一些积极游说的厂商,其服务往往容易得到采用,但其实运营商可能并不十分清楚这些服务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服务部门人士向记者表示,其实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不愿意受厂商左右,同样希望体现自己的主导,但对技术、业务的积攒不足还是影响了这一意图的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近段时间以来,专业服务在国内的发展也确实呈现出一些新的亮点和机会。
华为专业服务方面的人士向记者介绍,目前设备商服务部门与运营商体制内的专业机构、三产等主体之间经常形成一种互动、学习的关系,“因为现在的网络和运营越来越复杂”,以往可能由体制内部门单独负责的服务项目,现在越来越多地由内外部共同参与,特别是在集团项目层面。
“尤其进入3G和全业务运营时代,国内运营商遇到的陌生命题越来越多,而这些往往在海外国家和地区可以找到先例,因此这些未曾接触过的新项目往往会交由设备商的服务部门主要负责,充分利用设备商的经验。设备商在面向未来的项目服务领域更具优势,比如IMS之类的项目。可以说,目前设备商服务部门与运营商体制内的专业机构、三产等主体,初步形成了从不同层面、角度、领域提供服务的局面,互相配合。”该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