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AT&T计划升级网络满足iPhone需求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导读:美国《商业周刊》网络版今天载文称,为了满足iPhone对网络带宽的需求,AT&T计划投入巨资对其移动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否则,可能会有大量iPhone用户流失。但AT&T面临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例如优化网络覆盖、新基站的审批需要较长时间。以下为文章全文:
AT&T计划升级网络增加带宽
在与苹果签订协议成为iPhone美国独家移动运营商时,AT&T可能只想到该交易能带来大量新用户,并没有想到iPhone会使其网络带宽需求面临压力。由于能够上网冲浪、播放视频、运行各类软件,iPhone可谓是“网络带宽老虎”。部分业内分析师估计,AT&T移动网络上的智能手机流量是其他移动运营商的2倍多。在旧金山和纽约等iPhone用户较为集中的地区,iPhone掉线、上网速度低于苹果广告所宣传的水平更是家常便饭。
这使得AT&T面临这样一种处境:增加宽带,否则将面临失去智能手机领域领先优势的危险。AT&T可能最早将于明年失去iPhone独家移动运营商地位,这将使AT&T可能流失数百万用户。更重要的是,AT&T将失去在无线互联网市场上获得绝对优势的机会。AT&T CTO(首席技术官)约翰·多诺万(John Donovan)说,“我们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AT&T 6万个基站中的许多基站都需要改造,AT&T尚未披露资本支出情况。即使AT&T有充足的资金,改造手机网络也需要数年时间。但时间不等人,所有移动运营商都在转向速度更快的LTE(长期演进技术)技术。LTE将于2011年进入市场,一旦向LTE的过渡完成,AT&T将与其他竞争对手“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AT&T并没有停滞不前。AT&T已将相当大一部分网络升级为能提供更强信号的频谱。AT&T还计划2011年前增加2100个基站,改造数千个基站,将网络带宽提高1倍。
消息人士指出,AT&T网络的最大瓶颈之一是所谓的回程带宽(back-haul capacity)——将手机基站连接到互联网的带宽。AT&T正在通过增加回程带宽消除这一瓶颈。多诺万表示,AT&T已将计划增加的回程连接数量翻了近一番。AT&T原计划今年增加5.5万个连接,现在已将这一数字增加到10万,以满足飞涨的移动互联网流量。
双方因带宽不足屡生争执
AT&T还大幅修改了网络规划和管理方式。在手机只用于通话的时代,预测某个地区的网络流量相对容易。AT&T 2月份制定了295个城市的网络规划方案。多诺万称,“格林贝的网络规划方案与洛杉矶大不相同。”AT&T甚至成立了一个专门团队,针对重大活动对网络带宽进行调整。多诺万称,“其他移动运营商没有采取类似措施。”
苹果发言人纳塔利·克里斯(Natalie Kerris)表示,该公司对AT&T在增加网络带宽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表示满意。一名知情人士称,两家公司经常因AT&T网络带宽不足而发生争执,AT&T去年表示将大肆宣传手机基站改造而不投资增加回程带宽时,苹果非常不满。苹果担心,改造手机基站能提高手机信号强度,但回程带宽不足仍然会影响用户打电话或上网的体验。上述知情人士称,“苹果对此目瞪口呆,50%的iPhone用户不会因此受益。”
业内人士指出,令苹果不满的另一个因素是,AT&T不支持彩信。苹果早在1年多前就向AT&T通报,希望能在2009年中提供彩信服务。苹果认为,其已经提前向AT&T通报了产品发布计划,AT&T居然无动于衷。多诺万表示,两家公司没有因彩信闹纠纷,并重申AT&T计划“夏末”提供彩信服务。
用户体验不好也有苹果自身的原因。第一代iPhone的软件就存在缺陷,会造成掉线。业内人士指出,通常情况下,AT&T会提供数千部新手机进行测试,但苹果只提供了数百部iPhone。
多诺万表示,AT&T内部数据显示,客户满意度提高了30%。AT&T没有披露具体数字。但AT&T面临的挑战在迅速增加。不但iPhone销售势头不减,而且可供用户下载的软件达到约6.5万款,其中许多是视频软件,对带宽的需求远远超过打电话和发短信。
增加带宽面临诸多因素制约
AT&T增加网络带宽面临诸多因素制约。尽管在一个城市的手机基站上部署新技术只需要数周时间,但对天线方位进行优化、确保网络覆盖却可能耗时数月之久。建立新基站或挖光缆沟的审批时间长达2年。
经济是限制AT&T增加网络带宽的又一个因素。增加网络带宽对于提高iPhone用户满意度至关重要,但却无助于增加AT&T现金流。增加网络带宽可能需耗资数十亿美元,却不会带来更多营收。根据与苹果达成的协议,每名iPhone用户给AT&T带来的收益是每月约30美元的上网包月费,出售软件的收益则归苹果和软件开发商所有,AT&T从中拿不到一分钱。市场研究公司Infonetics首席分析师迈克尔·霍华德(Michael Howard)表示,“AT&T面临的一道难题是:与苹果的独家合作协议到期后会流失多少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