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骅:中移动推OPhone是通讯发展标志性事件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9月17日消息,200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将于9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TD-SCDMA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3G时代的应用将更加多元化,而中国移动率先推出OPhone,更大意义在于OMS的开放平台,能大大激发人们对于3G业务的应用。杨骅称“中国移动推出OPhone”在未来移动通讯的发展过程中为标志性事件。
杨骅还表示,由运营商主导和企业共同合作开发业务平台,将会成为未来其它运营商逐渐跟进的一种方式。
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请到了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先生,杨总您好。
杨骅:你好,各位网友大家好,感谢一直以来大家对我们TD产业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记者:我们知道今年是中国3G元年,1月7日发放牌照一直到后面九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3G产业发生了很多很多事,最近中国移动推出了OPhone,中国联通引入了iPhone,三大运营商都开始建立自己的移动应用商城,您觉得在这些事情中,哪一件事情给您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杨骅:我觉得是中国移动推OPhone,我相信昨天你也参加了会议,听到了一些专家的演讲,我非常同意大部分专家的意见,对于整个3G市场的推动而言,在大家还在苦苦找寻业务时,iPhone出现了,由于它提供了比较炫、比较独特的应用,使大家认为3G找到了方向,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可,它对于3G市场初步的启动有一个强劲的推动作用。
但我认为它的作用在这一阶段非常明显,但对于整个3G市场长久发展来说,未必是一件持续有利的事情。昨天GSMA的主席也讲到了这个问题,iPhone也好、Black Berry也好,这个系统都要在特定的平台上进行运营,但到了3G时代,我相信与2G相比,它更加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应用,按照我们现在的记载,每天在G网上工作的GSM手机有三千多款,足以说明它的应用非常多元化;但到了3G时代,我相信这个数字会更为扩展,在这种情况下,iPhone一款手机就难以满足这么多样、庞大的市场需求。
因此,要很好满足不同厂家的终端需求,并使得同样一个平台能够被不同的手机所支撑,同时这个平台又能够支撑各种多样化业务,为用户带来便捷的、互联互通的手段,是未来3G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这点上,中国移动率先迈出一步推出OPhone,其实OPhone更大的意义在于OMS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嫁接在诺基亚的手机硬件上,可以嫁接在索爱上,可以嫁接在TCL上,也可以嫁接在联想、中兴上,这样就会使得未来在整个中国移动市场内所有的TD手机都能在OMS业务平台的支撑下和各种业务实现很好的互联互通,同时不同手机之间业务的支撑也非常流畅,这样就能满足各个不同需求的用户。
比如我特别喜欢TCL类型的手机,有人可能特别痴迷于诺基亚,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用户有哪一种需求都能很好地和不同平台的手机、不同业务保持互联互通,这样就能大大激发人们对于业务的应用。因此我觉得中国移动OPhone这件事情,在整个未来移动通讯的发展过程中都是标志性事件,由运营商主导、和企业共同合作开发业务的平台,将会成为未来其它运营商逐渐跟进的一种方式。
简单的iPhone,以企业来主导的,我们从2G市场步入3G过程中,手机的平台太多了,平台与平台之间业务的互通互联又带来了大挑战,所以我觉得在后续移动通信的发展中,大家都会记得OPhone对于大家的启迪和对市场的推动。
记者:推动中国接近一年的3G商用历程,基本形成了三大运营商为龙头老大的三条相互竞争的产业链,和过去相比,我们在终端、系统、芯片这方面做了哪些改进?
杨骅:在三个产业链的竞争上来看,从系统方面,我的观点是不比其他的差,在某些方面更超前一些,比如天线一体化的设计系统还是比较领先的,已经赶上并超过了某些部分的水平。
从芯片和手机来看,在全球来说目前我们还处于弱势,多样化手机推出还有待时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和他们还有一定的差距。
更为薄弱的部分是在测试这个环节,虽然我们也推出了测试仪表,但从它对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保证来说,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目前整个产业链大致处在这样的状态。
但从软件的角度来说,就像刚才我们谈到的OPhone,虽然OPhone平台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它的超前理念已经领先于其他两个制式,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也是走在前面的。
回到中国国内本土来看,我认为在本土的产业链里,TD-SCDMA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完善的,其他两个技术标准很多产业链环节在国内其实并没有。所以,在未来的商用和市场化推动过程中,这种远距离的支撑未必有目前国内产业链做得好。
记者:在标准上,去年通信展上重邮信科最早展示了HSUPA的电信方案,大唐这边也有了HSUPA,下一步我们是不是要向HSUPA演进?
杨骅:现在在整个产业规划中,HSDPA已经全面应用了,HSUPA刚刚完成了整个系统和芯片测试,开始进入到商用化阶段,预计在年底今后HSUPA会提供批量市场应用,现在芯片也不重邮一家了,联芯、T3G都陆续推出了。我们还是会按照产业规划在后续做PA以及PA+的规划工作,随着PA+后续的推出,整个系统的数据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记者:从PA到PA+,这个升级是硬件上的升级还是软件上的升级?
杨骅:软件,硬件平台不再动了。
记者:我们知道,对于TD-SCDMA来讲,下一步最重要的演进可能要到3.9G的LTE上,中国移动明年在上海世博会园区将会建一个小范围的TD-LTE试商用网络,就TD-LTE来讲,整个产业现在进展怎样?好象普天走得更快一点,华为、中兴甚至一些海外厂商如爱立信,他们进程的脚步如何?
杨骅:我觉得TD-SCDMA为TD-LTE的演进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在TD-LTE领域里,产业链相对完整,只是产品推出还有待时日,现在在TD-LTE里所活跃的,一是产业链里各个环节都不缺,每个领域里都有厂商在推动;第二,各个环节的厂商绝大部分都是TD-SCDMA已有的主流厂商在里面发挥作用,因此,产业链相对健全。这就为后续产业化的进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记者:去年的通信展上我们访问您时就在展望,明年整个通信产业会呈现怎样的发展,一年过去了,再回首去年,会觉得到今年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去年的预期,至少在去年时我们想不到会推出OPhone以及Mobile Market这样的产品和服务推出。[!--empirenews.page--]
杨骅:发展是非常快的,也符合发展规律,可能有些圈外人觉得还没有达到他们期望的水平,毕竟其他两个制式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市场锤炼,完全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对于TD-SCDMA会有更多的期待,但产业的发展规律是难以跨越的,必须一步步走,所以今年我们重点在网络覆盖、优化以及芯片平台打造上下了很大工夫,并且也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原来我们想今年的工作主要是这两方面,因此对于终端用户的发展并没有进行大力地推动,因为如果大力推动,网络却不完善会使用户感受不好,现在芯片出货超过了500万片,终端出货超过200万台,这个数字还是超出我们预期的,原来我们认为会在更晚的时候出现这样的情况,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努力,整个产业的进展还是比较醒目的。
记者:对于TD-SCDMA来说,很多人并不知道对于TD-SCDMA,中国国家和整个产业做了很多努力,现在至少已经有了85兆赫兹的频率,未来至少有135兆赫兹的品牌,这是无线通信非常重要的频率基础,从中国电信来看,由于用户数的增加,用户的网络通信质量和上网体验就开始下降,而且下降得很明显,对于中国移动来说,如何利用既有平台把用户的上网体验做得更好?
杨骅:从TD来说确实有着这方面的优势,一方面他们的频谱效率很高,同时又有很宽的频率,从国际的角度来讲叫A频段和F频段,国内的称呼是A频段和B频段,在三期网络建设中,现在我们要求所有天线厂商所能够提供的天线产品是三频段,100兆贷款,这就为下一步发展更大规模的用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希望明年通信展上再请杨总过来看看2010年的TD-SCDMA产业,相信那时会有更多惊喜出现。
杨骅:一定会的。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杨骅谢谢,也感谢网易网友们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你们积极参与我们的产业过程并给我们提出便于我们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的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