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转正要靠创新:很多知名跨国企业也曾是山寨者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山寨春晚、山寨手机、山寨名人……一时间,山寨成为华夏大地最热门的词汇。这个由模仿和抄袭演化而来的形象说法,竟能在文明发达的现代抢尽风头,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山寨现象”。山寨现象的存在有何依据?它的前景将会是怎样?在昨天的创意设计论坛上,几位国际知名的设计大师围绕山寨现象这个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在他们看来,山寨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它是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当跨越模仿和创新的界限后,“山寨”终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品牌。
“山寨”有其存在的理由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童慧明用“山寨手机”为例,说明了现在“山寨现象”的火爆。他说,“山寨手机”也能成为一个城市具有代表性的礼品,可见其巨大的能量和存在价值。
在澳大利亚著名设计师Paul Cohen看来,“山寨”是人类的本质和本性,无法避免。一直以来,“山寨”被视为是一种禁忌,难登大雅之堂,但事实上有谁不曾“山寨”过?人类从小学说话、学走路,这些都是模仿,但又有谁会耻笑这一过程呢?
香港著名设计师叶智荣赞同Paul Cohen的观点。他介绍自己对山寨的认识来自于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当时香港在郊区有很多简陋的加工车间,进行组装和代工,因为破旧被戏称为山寨工厂,所以他印象中的山寨一词代表的是差、不正规。但现在他对山寨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山寨可以做到让正牌都在惊讶和担心的地步,已经可以用“牛”来形容了。在他看来,山寨的特点是快、有弹性,还有一点创新力,所以才能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对企业来言,很多都走过“山寨”之路。比如日本的企业、香港的企业、台湾的企业,它们在创业的初期,都曾模仿过其他企业。就包括现在很多知名的跨国大企业,也曾是“山寨”者。所以,“山寨”对一个企业而言,是一个必然的阶段。
从山寨起,超越山寨
既然“山寨”是一个必然,那是否意味着“山寨”可以长期存在?甚至可以“阳光化操作”?对此,演讲嘉宾均给予否定的回答。童慧明认为:“从山寨起,超越山寨”。
Paul Cohen也认为,模仿是一个必然,但不能永远模仿,最终要走出模仿的圈子。走出模仿阶段的关键是在“山寨”过后,要增加自己创新的内容和设计,把模仿和创新结合起来,就会成为自己的品牌。
叶智荣同样也提出,“山寨”并非长久之计,最终“山寨”要进行“转正”。能否“转正”关键在于设计研发创新的技术和设计,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以手机为例介绍了走出“山寨”的途径。他说,现在“山寨手机”多是模仿高端的智能手机外形,在图像、声音、按键等方面比真机要差,除了在更新提高这些技术外,可以在其他的设计上突出自己的特色。然后借用某些销售“山寨手机”火爆的地方,强化自己的品牌。最终得到消费者认可,完成从山寨向自主创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