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智慧地球与物联网将开始腾飞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的“圆桌会议”上,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得到了奥巴马的积极回应。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感觉有两个词被经常提到。
“智慧地球”“物联网”
这两个词又不约而同的,与美国、中国有着某种联系。
外界一说法,在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的“圆桌会议”上,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得到了奥巴马的积极回应,“经济刺激资金将会投入到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中去,毫无疑问,这就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
此概念一经提出,不久,电视、报纸、街头,无意间都能看到智慧地球的宣传标志。应该说,IBM将这一概念已经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也理所当然地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
“智慧地球战略”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可以获得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的状态,即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并有效改善了人与自然间无生命物品间的关系。
这段解释,简化一下,智慧地球的战略首先需要依靠“设备”,然后将这些“设备”间进行“连接”,这就是“物联网”。将“物联网”与“互联网”进行“整合”的,最后,经由超级强大的计算中心,最终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后的“智慧”状态。
几年以前,网上就开始流传“物联网”的概念。直到今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顺应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一概念也就在中国的大地上全面开花。传统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人不在家,家里煤气泄漏了空调忘关了你也马上能知道;坐在家里,就可以知道地里某块农田的土壤是否健康……这些,就是对于物联网未来的设想。
业界人士指出,物联网在国内市场空间,仅“产业排头兵”RFID领域,今年国内市场规模就将达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其中电子标签超过38亿元、读写器接近7亿元、软件和服务达到5亿元的市场格局。预估计,中国物联网产业链今年就能创造约1000亿元产值,并成为下一个万亿级信息产业引擎。
相关的设备(软/硬):
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与之配套的后台管理系统(通过信息交换、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