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才代表建议尽快制定物联网相关标准体系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物联网,是全球公认的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又一次新的信息化浪潮,是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更加全面地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的信息化大升级,开发应用前景巨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联通浙江省分公司总经理沈明才在“两会”上提议,要尽快制定物联网相关标准体系,推动物联网产业及应用健康快速发展。
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总理强调,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目前,国家发改委正进行制定对2010年具有经济指向标意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作为七大新兴产业之一的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中也包含了物联网;同时,工信部将牵头成立一个全国推进物联网的部际领导协调小组,出台支持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加快物联网产业化进程。总理的讲话及国家相关部委的工作,清晰的指出了物联网建设及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突破是国家层面技术及产业创新的方向之一。沈明才代表说,如何保障并推动物联网产业及应用的健康快速发展是现阶段要重点考虑的事情。
沈明才代表提出,首先是要明确物联网涵盖的范畴及定位。通常认为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实际上这是一种基于现有技术及现有可预期的应用的定义,并不能涵盖物联网以后发展的全部。他建议将物联网定义为基于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网、智能终端的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物、物流、人流、从而更加全面地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的网络和应用。物联网应该具备三个特征,一是信息的生成,即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北斗或GPS定位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二是信息的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信息的集中处理及应用,通过综合信息平台接收、处理、反馈并应用。
沈明才代表建议,尽快制定并逐步完善“物联网”相关标准体系。在国家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大背景下,通过物联网将信息化惠及物、物流、人流,会是工业乃至更多行业信息化过程中一个比较现实的突破口。研究机构iDate估计,全球将有1亿9千万的机器设备将于2012年通过物联网进行连接和共享信息;独立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的人人互联业务之比将达到30∶1,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将是物物互联;根据预测,到2035年前后,我国的传感网终端将达到数千亿个;到2050年,传感器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面对一个如此庞大的发展机会,为保障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国家拥有话语权,国家首先要尽快着手制定物联网相关标准体系,“卖设备不如卖标准”向来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黄金商业准则,标准体系的制定应该成为我国迎接物联网时代的首要准备工作。回顾现状,物联网在全球均刚刚起步,国际上尚未有成体系的物联网相关标准;而在产业链上,物联网需要的自动控制、信息传感、射频识别等上游技术和产业都已成熟或基本成熟,而下游的应用也早已以单体的形式存在,如在手机数据采集、产品的二维码全程监控等手段已经证实,但是至今尚未有完整的标准体系制定出台。这样的一个现状,对我国的物联网发展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如果我们能够在国际上率先制定标准体系,对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及走向国际是一种机会;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制定标准体系,任由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各个厂家自行制定自已的标准,则会带来人与物、物与物、平台信息利用的效果和效率问题,且在无标准的情况下,物联网产业发展越快,后续问题越难解决。所以,当前应尽快明确一个统一合理的标准,这已经成为“物联网”发展的一个关健因素。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市场潜力也很巨大,但是这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它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媒体乃至公众共同努力。因此,沈明才代表提议:政府首先要考虑并尽快着手制定物联网相关标准体系,坚持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同步推进的原则,着手研究和制定我国物联网标准,统一技术和接口标准,进一步确立并扩大我国在物联网领域国际标准制定上的发言权;其次,政府要明确物联网涵盖的范畴及定位,出台物联网发展关键技术、关键应用软件的相关产业发展配套扶持政策;最后要以应用为突破口,要扩大物联网产业发展示范性工程建设,通过示范性工程,带动物联网市场需求,刺激相关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