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IT巨头争相开发亚洲物联网商用市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月中旬,惠普公司公布了其“地球中枢神经系统”项目(CeNSE)首个商业应用的蓝图。惠普建议在能看到的物体上附上无数传感器,从而获得关于这些物体的丰富数据。该项目的首个客户是壳牌石油公司。
全球最大的PC生产商和石油巨头的合作,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最重要的是,其合作涉及目前最热门的科技领域——物联网。两家公司将合作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帮助石油勘探。简言之,在成百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按一定的间隔放置传感器来获得地下数公里深处的声波。
这一合作也表明,惠普加入了营造“更智能星球”的竞赛。就在这一项目公布前几天,思科公司与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历史颇久的小镇霍利奥克(Holyoke)签约,将把该镇转变成一个“智能+连接”社区。
过去一年里,思科追赶IBM公司,积极拓展智能城市的业务。在霍利奥克镇的交易之前,思科已着手在亚洲和中东地区帮助建立智能城市。IBM则与全球一些城市签约,为之提供服务,例如伦敦、斯德哥尔摩针对汽车的交通拥堵费征收系统。而去年秋天,IBM在艾奥瓦州的迪比克镇也开始了一个与霍利奥克相似的项目。
目前,物联网行业的技术领导者们各显神通。IBM把自己定位为智能城市的主要整合者;思科则与3M公司和联合技术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合作,侧重于网络发展。
赢利空间开始显现
全球最受欢迎的技术博客之一“读写网络”(www.readwriteweb.com)曾将物联网评为2009年五大网络趋势。作为物联网的核心环节之一,射频识别(RFID)是市场最关注的技术。
美国市场研究和信息分析公司RNCOS的数据显示,全球RFID产业近年来一直在稳步增长,不断有新的产品出现。预计2010~2013年,全球RFID市场总额每年将以超过28%的速度增长。
此外,美国的医药服务、超市、成衣等行业的不少公司已开始试用物联网的另一核心产品——感应器,以收集更多的客户信息。例如,可口可乐公司在软饮料贩卖机上安装感应器,来了解客户的喜好。
专家表示,现实生活中,许多项目一旦连接到网络,将产生大量的数据,这对刚起步的公司有巨大的商业机会。另外,也有一些商业公司能使用这些数据来赢利。
惠普成像和印刷部门商业发展经理格兰特·哈特威尔告诉《第一财经日本》记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看到很多革命性的应用,及革命性的商业模式,有人认为,惠普和壳牌合作的项目是革命性的技术,但以后看来,这并不算新的商业模式。”
亚洲市场前景好过美国
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RFID市场的增长去年上半年一度放缓,但自去年5月起重新“振作”了起来。
首先复苏的是亚洲市场。韩国政府开始在这方面增加资金投入,从而刺激了交通和电子方面RFID的创新;中国在交通、物流等领域也开始推广物联网的技术;日本则侧重于资产管理。
相比之下,欧洲和美国的物联网商用市场属于后来者。美国的市场特点是,虽然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大,但许多私有企业已经自发在服装、工业、消费品、农业、交通等领域小规模地试用感应器。
正因上述差异,IBM、思科、惠普等IT巨头都把目光瞄准亚洲市场。IBM去年多次提出,如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植入“智能”理念,不仅能在短期内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还能迅速为中国打造一个成熟的智能基础设施平台。思科则在韩国的新松岛等项目上,通过设置感应器来了解当地居民愿意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