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话暗藏陷阱 高科技犯罪黑手伸向在日华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据日本《东方时报》报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名句,道出了背井离乡、远渡重洋的在日华人的思乡之情。打一个国际电话,和千里之外的父母,恋人,亲戚和朋友通话交流,已经成了在日华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目前在日本,一共有65万长期生活和工作的中国人,还有11万加入日本国籍的华人,加上每月数万短期赴日出差的商务人士,就算每人每天给家乡打一分钟国际电话,报个平安问个好,通话时间总计起来,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将给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利润。
该报读者调查表明,超过50%的在日华人,在和国内通电话的时候,不是直接拨打,而是通过使用国际电话卡来拨打的。这样做的理由非常简单,使用电话卡比直接拨打省钱。在日华人的各个年龄层中,使用国际电话卡的人都达到或超过6成。由于20岁年龄段的年轻人使用互联网网络电话比率的增长,在日华人年龄越大,使用国际电话卡的人越多。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景气,国际电话卡的高利润,使得高科技犯罪的黑手,也伸向了广大在日华人。不法国际电话卡业者是怎样牟取暴利的呢?通过读者反映的几个实例,可见一斑。
国际电话暗藏陷阱
例一 1万日元变成废纸:小张是留学生,两年前来到东京留学。开始的时候,他购买中文报纸上刊登广告的正规电话卡,给远在国内的亲朋好友打电话。和同学混熟以后,有同学向他兜售一种叫SB卡的国际电话卡,说是可以以惊人的低价格——相当于小张以前通话价格的十分之一—往中国打电话。开始小张还半信半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买了一张1500日元面额的试用,打了一段时间,虽然某些时间段不能用,有时候质量不太好,但是确实比以往省钱。担心同学毕业以后再也买不到,于是小张一次性买了总计1万日元面值的卡,打算今后使用。没想到,就在那位卖卡的同学毕业之后,小张手里的电话卡真的不能用了,无论拨打卡上的哪个号码,结果都无法拨通。小张手里的1万日元电话卡成了废纸。由于电话卡上没有任何运营商的联系电话和地址,小张想找已经毕业的那个同学,也是人去楼空。
例二 中奖电话暗藏陷阱:小李是日本某公司职员,来日多年,收入中等。为出行方便,最近打算购买一辆汽车。于是他省吃俭用,连日常使用的国际电话卡,也挑最便宜的买。某天,小李手机接到一个来自香港的陌生电话,接通之后,对方称自己是香港某公司,说小李前日参加一个和该公司有关的活动,抽中了大奖,中了一辆豪华轿车。但是由于车在香港,需要办理有关进口手续,手续费为多少多少美元,要求小李尽快把手续费汇到公司指定账户,并凭借有效证件领取奖品,最后告诉小李一个联系电话。小李开始还有些怀疑,自己居然运气好得能够中豪华轿车的大奖?不过由于该中奖汽车,正好也是小李憧憬已久的品牌,而且事后几次联系该香港公司电话,还真有人接听,于是下决心准备了手续费的钱,按照要求汇了过去。结果左等右等,也不见轿车运到。小李再打电话给那个香港公司,刚开始被告知因手续问题,需要等待,又过一段时间,该公司的电话也打不通了。小李这才意识到有可能受骗,却已经为时已晚。
例三 遭遇欺诈损失惨重:王先生在日本经营公司,事业有成。平时本来总是使用有信誉的正规电话卡,给国内的家人打电话。不过有那么一两次,王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也偶尔用过廉价的国际电话卡,结果因为通话质量不好,所以也就不用了。最近几天,王先生却发现了一件怪事,好几天时间,自己的手机打国内家里电话,总是占线。王先生开始没有在意,后来才知道家里遇到了欺诈。原来,在王先生手机无法拨通家里电话期间,有骗子借王先生朋友的名义,给王先生老家打电话,说是王先生因为经济问题,被日本警察扣起来了,要家里准备一笔金额不菲的保释金,才能让王先生出狱。家人焦急地拨打王先生的手机,也是连续几天都拨不通。考虑到事情紧急救人要紧,只好按照电话那头的要求,把钱汇了过去。没想到钱汇出之后,那个自称王先生朋友的人的电话就再也联系不上,而王先生手机却莫名其妙的恢复了功能。王先生和家人一合计,明白是上了国际骗子的当了。虽然立即报了警,但是估计损失的金钱,很难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