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保持信息化应用常新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一座面积只及中国万分之一的城市岛国,新加坡的城市信息化程度可以这样形容。
就在今年3月25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全球信息技术报告”,新加坡在全球的信息化能力排名由去年的第四位一跃上升为第二位。这是对新加坡信息技术水平、国民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使用普及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认可。
总体而言,新加坡城市各领域的智能化程度在全球均属领先,可以称得上能力全面,在过去数十年间,其交通、政务、环保、金融等多方面的信息化进展一直为人称道。
而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专注海外研究的人士向记者表示,新加坡最令人赞赏之处在于,尽管信息应用水平已处于全球领先位置,依然对其纵深发展、推陈出新持之以恒,“新加坡是直奔信息化全球第一的位置去的”。
“智慧国2015”进程加快
众所周知,新加坡发展各行业信息化,一直是以国家层面的大型信息通信计划作为带动整体的龙头和引擎,比如近10年的助推器即是“智慧国2015”计划。
“智慧国2015”计划从2006年6月启动,当时提出的目标包括实现信息通信业增值至原来的2倍,信息通信业出口额增长至原来的3倍,新增8万信息通信工作岗位,实现90%的家庭使用宽带等。该计划实施至目前近4年,而新加坡资讯通信管理局人士近期向记者表示,“尽管从2009年开始有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但我们的总体进度仍然很快,预计届时有望提前实现目标,并超额完成”。
相关国际机构发布的数据证实了该人士的说法。根据统计,新加坡家庭互联网普及率已由2005年的66%上升至2008年的76%,家庭宽带渗透率从2005年的51.9%上升到2009年5月的115.2%,移动电话渗透率从2005年的97.8%上升到2009年5月的133.8%。
执着提升信息化基础
新加坡资讯通信管理局人士认为,“低廉易用且高质量的网络基础设施无疑是社会信息化广泛铺开的首要条件”。
根据国际电联发布的《2009年信息化社会测量报告》,新加坡已拥有全球最低的通信价格。而随着时间进入21世纪第2个十年,新加坡对于“高质量”网络设施的追求也进入关键阶段。
在新加坡下一代全国宽带网络计划方面,目前已实现接近70%的最高连接速度可达1Gbit/s的FTTH网络覆盖。“为如期完成2012年覆盖95%家庭和商业建筑的目标,近期政府还将继续考虑资金投入及相关政策实施,以推动运营商的建设进度。”前述管理局人士介绍。
而在以免费Wi-Fi密集布点为主体的“无线新加坡”项目方面,两项重大升级已经开始或即将进行: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将现有Wi-Fi网速由512kbit/s提升至1Mbit/s,一些地区的升级已经完成;其后,“无线新加坡”项目的免费使用时间还将被延长至2013年3月31日。
前述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人士向记者表示,新加坡对于信息化发展的推动始终与经济紧密挂钩,具有明确的商业价值目标—比如“智慧国2015”计划的发展目标虽然也包含其他国家和地区宽带信息计划中同样会有的相关普及率目标,更重要的却是将“利用信息通信为经济和社会创造附加值”列为首要目标,且其野心是达全球之首。
“新加坡执着地进行信息化基础的不断提升,实现高度、全面的信息通信覆盖,再以信息通信技术较早就进行重要经济、政府和社会部门职能的转换,吸引了相当数量的跨国企业在该国设立总部和IT中心,不仅形成了独特庞大的信息服务业,更给本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益处。”
成熟信息化项目不断推陈出新
尽管已成为全球信息化水平数一数二的国家,新加坡仍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对各领域已有的成功信息化项目进行及时的更新,根据社会情况的变化为这些项目扩展新功能,制定新的目标水平,替换一些更先进的技术手段等。从去年至今年,也是一个密集的信息化升级期。
今年是新加坡最近的电子政务升级项目—“整合政府2010”的最后一年。在今年关于电子服务数据共享和流程再造的实施最终完成后,新加坡政府电子服务的范围和应用程度将更广,其中还加强了国民的互动参与能力。
智慧港项目是新加坡商业信息化系统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其任务是通过生物识别和移动通信技术强化海港作业能力。而去年,新加坡又在该项目中开始部署新的BunkerNet系统,这一系统将把新加坡所有燃料公司连接起来。以极大支持燃料运营。另外,政府方面还正在考虑在该系统中加入两方面新的功能,希望通过对海港全行业信息通信技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增强港口之间的连通和交流,提升运营和服务表现,增加港口吸引新业务的机会。
由于在环保方面的专注,新加坡也被称为“花园城市”,其中众多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从2009年,新加坡新的智能环保计划也启动了—计划建设或改造一系列建筑成为“零能耗”建筑,其中第一座此类建筑目前已经竣工。据新加坡资讯通信管理局人士介绍,这座由旧楼改造的建筑,能源利用率将比常规建筑高60%,屋顶采用总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太阳能板供电,并与公共电力网相连,可做到电力的互相补充;内部还装有感应器,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能自动调节室内的冷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