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炜:发展应急系统需打破部门间壁垒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7月16日上午消息(李明)在“2010全国应急通信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史炜表示,要解决应急系统问题,首先要在体制上有所突破,必须把部门硬性的割裂打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史炜指出,我国目前在很多事件上应急反应能力都比较差,例如我国缺少铁矿石数量、每年钢需求量、石油存储量、石油供给能力等都拿不到完整的数据。一旦这些经济环节出现问题,很可能产生一系列严重的能源应急系统问题。
在史炜看来,所谓应急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经济层面上的,如果经济层面解决不了,最后引发的就是政治层面和国家安全层面的问题。中国正在进入快速工业发展阶段,如果整个信息系统不能实现共享的话,就很难面对各种突发经济事件。
为什么我国应急系统建设还处于较差的水平?史炜认为:“这不是技术问题,我国无论是视频系统、双向同步系统、卫星系统、电信固网及移动网系统,都已经能满足现在应急系统技术和设备的需要,但信息资源共享仍然没有实现。”
例如,今年南方洪涝灾害很多地方出现大坝决口,事后总结是大坝里没有钢筋、没有足够量的石头、没有用相应有效的材料。史炜表示:“如果在修建大坝时,每隔一公里放一个感应器,通过电子传感,传感到信息中心,就可以知道不同水峰值情况大坝的受力情况。”为何没有人做这件事?史炜指出,“主要是因为整个工程体系和信息体系是不共享的。”
我国信息数据库与应急系统相关的包括铁道部信息系统、民航信息系统、金融信息系统。但在史炜看来,如果要把上述几个系统建立一个共享信息资源,难度巨大。他表示,“如果我们在体制上不能把资源共享问题解决,就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所以要解决应急系统问题,首先要在体制上有所突破,必须把部门硬性的割裂打破。”
最后,史炜呼吁:“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必须解决由于部门互相封锁、部门利益的割裂以及更深层次原因导致部门之间的封杀,对我国家资源共享的破坏。而这种破坏实际上就是导致我国家应急系统只能在硬件技术上、软件技术上搞突破,而在应用领域寸步难行、步履艰难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