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促进两岸合作升级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日前,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正式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ECFA是一份平等协商、互利双赢的协议,将促进两岸更加紧密合作,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涵盖八大领域
根据协议,两岸合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8大主要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作;金融合作;贸易促进及贸易便利化;海关合作;电子商务合作;研究双方产业合作布局和重点领域,推动双方重大项目合作,协调解决双方产业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双方中小企业合作,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推动双方经贸社团互设办事机构。双方同意在协议生效后6个月内开始实施货物贸易早期收获计划。
刚刚参加完ECFA签署仪式的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框架协议的签署不仅仅是相互减税的贸易促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两岸产业整合的效应。“说得通俗点,就是两岸联手赚世界的钱。”他说。
对于ECFA的效益,两岸的研究机构分别做了预测。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认为,ECFA可助台湾国内生产总值(GDP)提高1.65%~1.72%,未来7年内可能增加89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商务部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ECFA将助大陆GDP增长率提高0.63~0.67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朱磊认为,ECFA对台湾经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帮助台湾改变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趋势,台湾GDP增速或将重回6%的时代。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龚晓峰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协议将带来3个效应:市场规模效应、产业链整合效应、借鉴和学习效应。ECFA时代两岸市场规模和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产业的差异化和优势互补将增进产业链的进一步整合,产业的交流和合作又将增加两岸企业互相学习的机会。他表示,贸促会将为两岸企业合作交流提供更多的法律和技术及会展方面的服务。
行业影响不一
对产业界来说,商品和服务早期收获(减免税优惠)清单受到更多的关注,清单中列出的数百种货物将减税,2年内实现零关税,同时两岸将开发相关的服务贸易。
在ECFA中的早期收获计划中,大陆将对539项原产于台湾的产品实施减税,台湾将对267项原产于大陆的产品实施减税。
北京市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锋表示,在关税减免、贸易政策上的互相让利,最终得到实惠的是两岸的企业和民众。针对“对台开放服务领域”,北京WTO事务中心专家钟青则认为,大陆服务贸易市场开放不会对大陆企业造成冲击,反而对消费者是一件好事。因为目前大陆服务业竞争已十分充分,足以应对挑战。
关于早期收获计划的影响,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认为,对台湾企业来说,正面效益较大的分别为化学塑胶橡胶业、机械业、纺织业、钢铁业与石油及煤制品业;负面影响较大的则为电机及电子产品、其他运输工具业及木材制品业等。
另据路透社的研究,大陆22个产业中,两岸贸易自由化将提高13个产业的产出水准,其中电子产品、基础金属、汽车及配件、其他交通工具、其他农产品等行业列产出增幅前5位,将分别增长7.14%、4.44%、3.56%、1.85%、1.37%。其他9个行业的产出将小幅下降。
不过中国视像行业协会有关人士认为,相比石化、机械等行业,协议对电子产业影响不大,因为业界关注的面板并不在清单中。
另有电子信息领域分析人士也指出,协议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短期内有限,目前两岸在电子产业上的关税极较低,大陆为0.58%,台湾为0.71%,台湾的IC、LED出口到大陆已是零关税,太阳能方面有些台企取得原料的成本可能降低一些,手机及零组件台湾企业的生产线基本上设在大陆,可直接在大陆出货(当然若降关税更好)。面板产业方面,目前台湾进口关税是0~1%,大陆进口是3%-5%,台湾面板产业前段工序多在台湾,后段模组设在大陆,如能降低前段半成品关税则对台企更有利。
有助产业升级
ECFA势必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分工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两岸经济的整合。
朱磊认为,ECFA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台湾的资本、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同大陆的劳动力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国际竞争力。“这样一种结合,在当今的全球化经济中,可导致两岸双赢的局面。”他强调说。
对中国大陆来讲,产业升级主要体现在高端制造、工业设计、现代服务业、信息通信业、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两岸合作将极大拓展这些领域的发展空间。中兴通讯运营合作总监乐金表示,未来,信息通信的主要增值核心能力将由网络和新业务来体现,而高端制造将首先满足“增值服务”的需求。大唐电信集团总工程师陈山枝认为,中国TD-SCDMA国际化条件已经成熟,且为物联网提供了良好的承载平台,目前,已经针对水利、煤炭、油田、电力等多个行业提出了完善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未来,大唐电信集团希望能够与中国台湾企业更好地合作,发挥两岸在市场与低成本制造上的优势,携手重塑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格局。
对中国台湾来讲,产业升级最直接的体现是增强对韩国的竞争力。中国台湾“经建会”副主委胡仲英表示,中国台湾在“亚洲四小龙”中,一直跟韩国的产业发展形态比较类似,双方都比较倾向制造业,与我国香港、新加坡的城市经济以服务业为主的发展模式不同。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陈添枝说,ECFA签署后,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将进入“全面对战时代”,双方厂商势必要在中国大陆市场“正面厮杀”;我国的台商之前输在起跑点上,但至少还掌握一些渠道优势,必须赶紧提出策略、整合战力,尽全力与在大陆市场扎根已久的韩商竞争。
因此,台湾的产业升级必须借ECFA的契机大力发展自主品牌,而不仅仅是“代工”。陈山枝说,中国台湾地区与韩国对于中国大陆的定位完全不同。韩国很早以前就提出大陆是“第二家乡市场”的概念,所以主打自主品牌,营销韩国商品;但我国台湾多半只把大陆当成工厂,寻找低廉工资地区盖厂房,替国外品牌厂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