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终端:专业市场主导逐步转向单系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月17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二代导航卫星,今明两年,我国还将密集发射北斗二代系统卫星,形成卫星组网。到2012年我国将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有专家预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将带动一大批高技术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北斗卫星还将带动导航终端等高端产业的井喷式发展。因此,《中国电子报》针对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民用市场,从终端、软件、电子地图、芯片、元器件等领域做出系列报道,探讨北斗卫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由于目前我国的北斗二代卫星系统的产业发展还处于初期,定位的精度和覆盖面还不够,接收芯片的体积还很大,因此,近十年的北斗系统终端的机遇还在于专业市场,而消费类终端的高速增长期应该在北斗卫星系统能够覆盖全球之时。北斗二代系统终端的整体产业政策已经很完善,但在终端研发领域的资金支持还相对欠缺,终端产业期待由芯片到终端再到市场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近十年机遇在于专业市场
2000年以来,中国已成功发射了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即第一代系统。
由于北斗一代是实验性质的卫星系统,因此为了北斗系统的稳定性和市场化,我国又推出了北斗二代系统。目前发展北斗二代需要解决与北斗一代的换代问题,北斗二代系统在定位原理上与GPS的原理一样,不受用户数的限制,因此,就可以把北斗二代的应用拓展到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前景广阔。但是,此前景并不代表民用市场的所有领域都能立刻见到市场效益,尤其是民用市场中的个人消费品市场,其市场的爆发性增长还需要一些前提条件。
“北斗二代近十年的机遇在于专业市场,而消费类终端市场的爆发要在2020年以后。”合众思壮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副秘书长曹红杰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北斗二代终端应用于大众市场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北斗二代系统的覆盖面要宽。因为飞机和船舶的运动范围会超出中国国土,如果北斗二代的信号不能覆盖全球,就涉及北斗二代系统还要面临与其他卫星定位系统的切换问题。第二,北斗二代系统终端的性价比要高。目前美国GPS导航芯片的价格在2美元到3美元,而北斗系统目前的用户数少,因此其单价就会比较高,大概在千元左右,如果把北斗系统推广到百姓的层面,老百姓目前是承受不了的。”
而北斗系统消费类终端厂商的反应也证实了以上观点,Garmin总经理林耀东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目前并没有参与北斗卫星计划,如果中国即将于2020年开通北斗民用市场,Garmin将十分乐意共襄盛举。”联想的市场负责人也向本报记者表达了“有芯片才能有终端”的看法。而宇达电通的相关负责人也向本报记者表达了类似观点,其对北斗系统终端的投入还未排上日程。
以上企业有的顾虑无非就是北斗卫星发射系统还不健全、芯片还未量产、终端成本还很高。在芯片环节,由于北斗系统涉及国家的核心技术,因此北斗二代接收系统研发厂商的资格不但需要国家授权,并且需要有极强的研发实力,但目前符合这样条件的芯片厂商还不多。
北京纽曼理想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付启敏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北斗二代涉及芯片领域的公司目前有5家以上,芯片设计能力和水平也是国家先进水平,都在进行流片、量产的过程中。今年单芯片的接收系统就能够成熟,是否能够量产,还需要终端厂商的测试。”
“目前的芯片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不应该叫芯片,从体积上来看有手掌大小,应该叫接收板。”曹红杰表示,“由于目前市场需求没有上量,因此北斗二代系统终端还不具备芯片化的条件。目前处于北斗二代系统商用初期,由于没有成型的芯片提供,因此很多具有研发实力的军工和民族企业也在自己研制接收板。目前看来,北斗系统的终端产业链还不明晰,这个明晰过程需要终端市场的促进。”
政策完善 终端补贴需跟进
目前我国发展北斗卫星系统的主要瓶颈是终端成本问题,而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搭建卫星系统,由于我国计划2012年左右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左右覆盖全球,因此在2020年北斗系统信号能够覆盖全球的情况下,北斗系统才能为民用消费类终端市场提供稳定、高效的服务,但在此之前,北斗二代主要还是延续并扩大北斗一代的专业市场。目前北斗系统的专业市场早已超越国防、电力、电信等行业,普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即将召开的世博会上,园区内的每一辆车都会安装北斗芯片,完成全区内的导航定位与信息沟通,这与我国对北斗系统的产业政策扶持和专项资金支持是分不开的。
我国对北斗二代系统终端上游的扶持已经开始而且已经看到了初步成效,对企业应用方面国家也进行了扶持,希望企业广泛参与到北斗系统终端的研发中。“对于企业的国家专项资金扶持,主要是可以分为国家发改委补贴一部分资金,地方发改委配套一部分资金,企业自筹一部分资金,比例一般是 1∶1∶1。从整体扶持资金中根据企业的能力去差异化扶持。”付启敏表示。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家的专项资金分成两块,一块是给天上的,例如卫星发射和卫星的测控站等;另一块经费划拨到各个部门,例如交通、农业、林业等。这些经费是专款专用的,得到的这些经费必须要用于购买、应用北斗系统终端,在这些专项资金的刺激下,北斗二代系统终端的应用就会有大发展,因此首先就会出现一批专业应用的企业。”曹红杰表示,“但是,目前给北斗终端、芯片的投入不是很明显。目前在从芯片到终端上的核心技术研发资金是相对较少的,我们目前的资金获得都是从专业部门通过应用项目获得的。”
目前,国家需要在专项资金的划拨上对北斗二代系统终端企业有所倾斜,鼓励更多的终端研发厂商参与其中,拓展应用市场。对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投放流程,付启敏有如下建议:应注重北斗系统产业化和示范企业的扶持。首先应自上而下地扶持芯片企业,其次是终端企业,最后是市场推广。而芯片和终端环节更多的是需要资金扶持,市场则主要靠政策的促进。”
相关链接
北斗一代系统应用情况
北斗一代系统在我国主要是以专用为主。与GPS导航系统终端被动接收信号不同,由于北斗一代卫星导航系统是互动系统,其定位原理决定用户数是受限制的,因此国家把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先应用于北斗一代,例如军事、电力、电信等行业。目前,我国北斗一代系统已应用于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历程
中国已成功发射3颗北斗导航卫星【第1颗】2007年4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1颗北斗导航卫星。【第2颗】2009年4月15日零时1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第3颗】2010年1月17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原则
1.开放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和应用将对全世界开放,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免费服务,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卫星导航系统间的兼容与互操作,推动卫星导航技术与产业的发展。
2.自主性。中国将自主建设和运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独立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3.兼容性。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和国际电联(ITU)框架下,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世界各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兼容与互操作,使所有用户都能享受到卫星导航发展的成果。
4.渐进性。中国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完善服务质量,并实现各阶段的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