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在华向总代压货减费用或洗牌渠道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2月21日 2010年除了iPhone 4与苹果的名字屡屡“合体”登场,还有一些消息也令苹果在中国地区备受关注。从8月份的苹果中国区高层火线调整、到与合作6年的公关公司宣布“分手”、再到2011年计划削减总代理30-70%的宣传费用,有业内人士猜测,种种迹象的唯一解释是,苹果正在洗牌。
亚太区人事震动
2010年8月17日,苹果电脑亚太区总经理、中国区总经理、中国区渠道总监、华东、华南、西南区三大区总经理以及这三个区的业务经理全部被炒。此事一出,业界为之震动,这意味着整个苹果电脑亚太区团队几乎全军覆没。此后,原本平级的澳洲区和亚太区均有较大震动,其中印度,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全部并入澳洲区,亚太区取消,中国区升级为大中华区,下辖中国,台湾,越南,缅甸,泰国。
业界人士起初猜疑人事变动与业绩有关,但一般情况下,应该直接处罚责任人,不该出现大范围的“连坐”。
事实上,苹果中国成立已经12年,不过一直被诟病为“缺乏中国本土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说,苹果高层也难辞其咎。
不过,随后网上爆出的一封信则牵扯出了渠道的种种不好的潜规则,这也令苹果此番大规模人士变动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缘由。
大家都明白总代模式下,渠道对自己的重要,所以难免偏袒。iriver北京分公司经理马建平表示,“公司渠道管理人员对于下游渠道的袒护和偏向是众所周知的,给某些渠道多些返点,那些又少点完全是司空见惯的事。毕竟,关系好的渠道可以压货,可以帮你分担风险。”
苹果的渠道模式
在iPod进入中国之初,苹果的渠道建设方面一直稳健进行,为配合东西南北四个大区分公司的管理,苹果选择的是区域代理制。该渠道体系因有利于企业对渠道的管理,对于iPod入华之初而言是非常贴合的策略。
但iPod品牌火热后,苹果进入频繁的总代更替期。到5月24日,苹果iPod改为全国总代制,原区域总代渠道架构上升为由佳杰科技、长虹朝华和翰林汇,三家大分销商负责全国布局。
据了解,佳杰科技代理的苹果产品包括PC、iPad、iPhone;翰林汇代理PC、iPad和iPod;而长虹佳华做的则是iPad、iPod和iPhone。
翰林汇负责苹果的产品经理曾直言,翰林汇能拿到总代是因IBM的一些高层去了苹果,而翰林汇做ThinkPad笔记本是很成功的。
正是这种按照出身选总代的方式,为苹果中国区内部派系的争斗埋下了种子,从而引爆了其中国区的人事震动。
据业内人士分析,“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是苹果中国公司的全称,这是一个独立法人资格的名称,也意味在中国有着12年历史的苹果中国公司完全可以放弃总代形式,采取更为贴近市场的区域代理模式。从目前看,苹果的选择只能用以下两个原因来解释:一是总部确实轻视中国市场,并没有给中国公司如此一个压力和规划;二是,中国公司管理者疏于向总部沟通此类战略问题。
然而,在剧烈人事变动后,苹果对中国公司的“大动手术”已是箭在弦上。
自建渠道,加紧部署
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已经从这周起向三大总代压货,数量大约为10000台iPhone 8GB 3GS。同时,苹果将在2011年削减总代理的宣传费用,削减比例达到30%至70%。此外,再联系到前不久苹果与在中国合作六年的公关公司“分手”,该人士判断,苹果正在洗牌。
据中国联通的最新数据显示,联通iPhone 4的销量已经接近60万部,总预约用户数达到了70万部。在iPhone 4一片热销的情况下,苹果向总代压货,并减少宣传费用,似乎已经暗示渠道将有所变化。
从苹果在浦东建立第二家旗舰店开始,苹果高层就曾强调将加速在中国的渠道拓展。苹果全球高级副总裁Ron Johnson曾透露,2012年底前中国最多将开设25间苹果零售店。
当时已经有业界人士预言,苹果在华其他经销商和渠道伙伴恐怕将逐渐面临“为他人作嫁衣”的尴尬状况。
而后,今年9月底,京沪两地均各新开一家苹果专卖店,更明显看出苹果对于在华自有渠道建立的加速。此前,苹果在华唯一一家三里屯店于2008年开张,已经独自坚守2年多,而仅在今年,苹果在华零售店的数量已新增3家。这无疑是苹果开始重视中国市场的一个信号。
自有渠道的加速建设,以及与联通、苏宁等运营商和3C新伙伴的合作均延展了苹果产品渠道的维度,不再依赖于总代模式的苹果要做什么,明眼人已经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