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务院做大做强软件新政:解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做大做强中国软件产业——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鼓励软件产业发展六项措施
国务院常务会议12日确定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六项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专家表示,在当前全球软件和集成电路技术、产业孕育新变革的背景下,这些措施的出台将有助于解决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小、核心技术薄弱、产业链不完善等行业发展瓶颈,鼓励软件产业做大做强,进而推动国内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
此次出台的六项措施包括强化投融资支持;加大对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实施税收优惠;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严格落实软件和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依法打击各类侵权行为;加强市场引导,规范市场秩序。
这不是国家第一次出台扶持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早在2000年,我国就出台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可以说,这个文件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十年的实践表明,《若干政策》对推动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之有效,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软件产业收入由2000年的593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9970亿元,年均增长率36.8%。软件出口额由2000年的4亿美元跃升到2009年的18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53%。软件产业收入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5.8%上升到目前的18%。2010年我国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增长30%以上。
同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从2000年的1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千亿元级别,预计2010年销售收入将达1424亿元,同比增长28.4%。产量增长了10倍多,预计2010年产量将超过600亿块。出口额从2000年的16.9亿美元跃升到2009年的233亿美元,增长了14倍。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比重从2000年的不到1%上升到目前的8.5%。
“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总体上仍然弱小,做大做强需要保持产业政策的连续和稳定。六项措施和《若干政策》一脉相承,有望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这也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这位专家说。
近年来,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既不大,也不强,持续发展能力有限。
首先,产业规模不大,大企业不强。我国软件产业在全球软件产业中的份额仅为6%。软件产业收入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为18%,与美日等发达国家(40%以上)相比,依然偏低。虽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球集成电路产业份额8.5%,但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还不到2%。
以2009年为例,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产值的总和,还不及IBM一家公司的相应业务收入大。我国500多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销售收入总和,仅为美国高通公司的二分之一。
此外,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也是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普遍依赖进口。集成电路核心技术积累少,产品主要以中低端为主,国产产品市场占有率仅为20%左右,重点整机和关键信息系统用高端核心芯片基本依赖进口。与之相对应的是,集成电路产品贸易逆差逐年扩大,从2000年的86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超过1000亿美元,连续7年成为我国第一大宗进口商品。
“创新能力不足,给国家信息安全带来不容忽视的严重隐患。”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有关专家说。
产业链不完善是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另一软肋。目前,我国软件研发与产业、应用、服务等环节结合不紧密,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集成电路专用设备、仪器和材料业、EDA工具等集成电路支撑业发展严重滞后,关键设备、仪器及材料自给率不足10%,集成电路设计用EDA工具基本依靠进口。
“基础软件突破很难,大规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基本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下游。”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徐小田说。
当前,全球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正呈现出网络化、智能化、平台化、融合化和服务化等新的变化和特点,产业格局进入重大调整时期。发达国家为抢占制高点,继续保持国际竞争优势、掌握话语权和控制权,纷纷出台新的战略和政策,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重点支持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非常重要。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十年发展的实践证明,对一个后发国家来说,要想在新一轮竞争中有所作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政府的政策扶持必不可少。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迫切要求进一步扶持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专家说。
相关新闻: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