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三种模式:于无声处听惊雷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目前,三网融合已有12个试点城市,每个城市视环境不同,建设模式亦不同:有武汉市三网融合合资公司模式,还有各运营商自行建设模式。无论哪类途径,运营商都是想充分发挥自身核心资源基础上,尽力将对方资源融入到自身体系之中。
模式1 各自发力
NGB对决光网城市
相比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姗姗来迟,网络建设却来的超前,因为两领域运营商均有自身网络资源,并在三网融合启动之前执行了网络建设规划。
具体来说就是广电的NGB和电信运营商的光网城市。两路线都在2009年前后启动,并力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完整的承载网,能高效承载高清晰度电视、数字音频节目、新型互动业务、高速数据接入和话音等三网融合业务,并同时具有可靠的服务保障和可管可控的网络运行属性。
从建设途径来说,NGB目标是通过网络改造和建设,实现全国数字电视网络的互联和双向互动,落实点是要让现有视频资源产生更多附加值。光网城市则是在已经比较完备的电信网络上,实施宽带提速和“两化融合”。打造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多种宽带接入无缝融合和覆盖成为电信运营商努力新目标。
从技术和产业角度来说,NGB和光网城市都有采用波分、PON和光纤光缆,这在技术和产业上形成一定交集,实际上很多设备商正是有两套方案来供应两个领域运营商。
从资金来源来说,因为两套方案属于各自领域内运营商,网络建设自然属于运营商独资投资的行为。
NGB近期双向改造远期全国互联
NGB是要通过建设全国36个省/市有线数字电视运营网络,形成互通的骨干网、城域骨干网、双向改造的有线电视接入网。
NGB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充分利用“3TNet”的研究成果。在物理组网上,NGB网络由骨干网、城域网以及接入网三部分组成,其中骨干网物理结构上由光传输层及数据层组成。
互联骨干网传输层则依靠全国骨干光缆网搭建“三纵三横”波分系统。目前NGB互联骨干网的数据层已经形成8个核心点点点互联的网络。
在城域网,广电引入城域OTN,在每个城市构成采用DWDM技术的城域基础传输网,省内骨干/城域均将采用波分平台。
在接入网,广电已经从去年开始,大规模进行双向改造,采用方案也多是EPON+EoC技术方案,目前,国内多数系统商都能提供相关技术产品。
广电规划院院长姜文波表示:目前NGB部署更多要关注本地业务的互动,随着国家网络公司的组建,NGB注意力则移向跨域业务的开展。从姜文波的阐述中可以看出,区域内的双向改造还是当前广电网络建设的重点,随着双向改的深入,全国范围内的网络互联将成为广电网络建设和发展的下一个目标。
光网城市:IPTV和智慧城市共进
电信运营商三网融合网络建设,除了提供更高宽带接入,还要快速发展IPTV。
按照运营商规划,发展三网融合,家庭用户在近2-3年将实现20M宽带接入,未来将实现50-100M宽带接入;商业用户则提供100M以上接入,以满足高速上网、视频会议等业务需求。
从技术路线上来说,基于PON的宽带网建设,运营商已经轻车熟路,无论是FTTB还是FTTH模式,还是EPON和GPON的产品选择,每家运营商都有比较成熟的指导方案。
在IPTV业务开展上,运营商还要增强网络支持广播、组播的能力,增强对融合业务的控制能力,增强内容与网络和终端的适配能力,增强网络信息和文化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等。
当然,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并不局限在三网融合,光网城市的建设目标是直指范围和概念更广的智慧城市。
构筑“智慧城市”需要部署有线和无线无缝链接、全面覆盖的通信网络,这将是运营商将3G、光接入、物联网和三网融合多业务融合和打造统一接入平台的开始。
模式2 合资公司
体制难题下的权宜之计
2010年6月30日,武汉进入首批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2010年12月16日,武汉广电与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组建的武汉市三网融合合资公司宣告成立。“电信广电五五合资、双方轮流坐庄”的“武汉模式”开创了三网融合的新路径。
政府推动轮流坐庄
在武汉模式中,政府的推动是一个重要因素。据了解,三网融合已写入武汉市“光城计划”之中。
在实施过程中,当地政府拟通过优先采购三网融合产品、鼓励新建筑覆盖光纤等措施,迅速在网络共建共享、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以及三网融合相关产业发展等重点环节上取得突破,以促成“武汉模式”顺利实施。
武汉广电与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新组建合资公司第一阶段注册资本为600万元左右,电信、广电各占50%的股份,定期轮流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将来业务发展需要,双方再另行增资。
据介绍,合资公司初期先开展新型增值业务和公共信息服务,条件成熟时再逐步扩大业务范围,探索创新网络、平台建设和管理,积极推进双方业务进入。
合作重于合资
对于双方而言,通过合资公司平台突破目前自有资源限制而开展业务比合资更重要。
在业务方面,双方同意撇开直播点播类时政新闻及影视节目等敏感业务,发展如交通信息跨网络共享、医院挂号、电视购物等这类增值业务和公共信息服务。
在网络建设方面,双方同意用“用户入户布线工程集约化建设”代替“小区驻地网建设”。不改变用户属性的前提下,双方统一由合资公司代理各自业务,由合资公司统一面向用户进行业务受理。
双方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用户的终端融合。一是通过三网融合试点,武汉将进一步推进“光城计划”,加快信息技术创新,在网络技术和相关核心领域里面进行跨越式发展,并迅速提高城乡信息化水平,提高社会效益;二是组建合资公司,使广电和电信由竞争趋向竞合,由此市民将能够享受到更为低廉的消费价格、更为便捷的信息服务以及更多的新型服务形态;三是推进三网融合将与武汉光通信产业优势对接。
业界专家对“武汉模式”给予肯定,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认为“这一模式将打破旧有行业垄断,树立新行业互相进入规范,对行业生态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专家胡世良表示,“武汉模式”是在现有体制下的一种积极的探索。 [!--empirenews.page--]
体制难题下的权宜之计
尽管有专家的肯定,但“武汉模式”也面临着合资公司是否最后成为一个形式大于实质的空壳公司的质疑。
据悉,虽然成立合资公司,原则性问题已谈好,但离真正运营还尚待时日,难处仍有很多。另有业内人士透露,至今未在工商局看到武汉广电与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组建的武汉市三网融合合资公司。
双方是否会注入核心资源,也是业界质疑焦点。记者从一份《关于光城计划的进展、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内部材料中了解到,武汉广电主导的互动电视业务和武汉电信主导的IPTV业务,把通信、广播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等各种信息服务业务纳入统一的网络,实质上是业务上“双向进入”。但双方避开了敏感业务。“新业务的开展涉及到各自行业的核心利益,大范围内‘双向进入’有相当难度。”武汉市信息产业局原局长黄家喜坦言。
而在三网融合的现有体制下,广电呈现出掌控内容播控,而且不断强化的趋势。在“武汉模式”中,武汉电信与武汉广电的合作实际上也演变成了广电主导。据了解,负责牵头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武汉市信息产业局悄然换帅,武汉市广播影视局(武汉广播电视总台)原副局长、副台长黄长清入主。黄长清履职后,武汉市信产局成立了合资公司筹划工作小组,由黄长清亲自担任组长。工作小组最初曾引入武汉城投,用以出资投建电信与广电的“共用”集约化信息管网。此项工程由于与之前的“光城计划”存在重复建设而搁置。
业界预测,这场由武汉广电主导的“合资公司梦”可能终难圆,结果很可能是双方将各自的非核心资源象征性地装入合资公司,而组建一个“轻资产”的空壳合资公司。
国务院三网融合专家小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三网融合主要难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业务和体制机制的融合,三网融合成功与否不以电信和广电哪一家“赢”为判断标准,应以惠及大众为本,这需政府引导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