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资费:怎一个“降”字了得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对电信资费过高的质疑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炮轰“垄断行业”暴利的浪潮。其实在国外,也经常有消费者发表这类对电信运营商资费的不满言论。但事实上,近几年,包括中国电信企业在内的全球电信行业都在为资费下降做着各种努力和探索,资费下降一直是全球电信业的大趋势。但资费下降也有一定之规,要遵循行业发展的规律,因为即使从全球来看,价格战导致资费下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资费下降是电信业的大趋势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其发布的2010版《衡量信息社会发展》报告中对全球16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8年至2009年间ICT服务的综合价格进行了详细的统计与分析。报告显示,ICT综合价格水平下降已经成为一种国际现象,全球电信行业都在为能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好的服务做着不懈努力。
ITU的数据显示,2008年至2009年间,ICT综合价格指数中所包含的161个国家的ICT服务成本几乎均有所下降,平均降幅达15%。其中,固定宽带服务价格降幅最大,达42%,而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服务价格则分别下降了25%与20%。
这个成绩离不开管制机构和运营商两方面的努力。近两年来,全球在电信资费领域管制的最大动作莫过于欧盟对手机漫游费的重拳出击。欧盟自2006年12月就启动了遏制天价漫游费的立法过程。2010年7月,欧盟规定了手机漫游费的上限:在欧洲国家的漫游费上限是每分钟39欧分(52美分),不包括增值税。接听电话的漫游费不超过每分钟15欧分。发送短信的最高价格是一条短信11欧分。下载和上传数据的最高收费标准是每兆80欧分。这个漫游规定的有效期到2012年6月。但欧盟委员会预计将在今年6月底前出台新计划,以促进在2015年前实现漫游和国内资费零区别这一目标。
近年来,电信运营商的降价风潮也是一波接着一波。去年年初,美国两家大的运营商Verizon无线和AT&T先后宣布采取降价措施,前者的语音通话费下调幅度达30%。 Verizon 无线将取消每月99.99美元的不限时间语音通话套餐,取而代之的是69.99美元的套餐。AT&T表示,将提供每月99.99美元的不限时间通话和数据服务套餐,比之前的价格下降约30美元。此次的调价针对的是高端套餐,目前只有大约100万用户使用Verizon的99.99美元的包月套餐。这个双赢的举动不仅为用户带来了实惠,还有助于运营商阻止用户数量下滑,增加营收和利润。
过低资费不利于行业发展
尽管降价是全球电信行业近年来的大趋势,符合消费者的利益,也有助于弥合数字鸿沟,但俗话说“物极必反”,过低的电信资费水平也会影响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比如价格战。
印度电信市场正在上演一场令人难以喘息的价格战,通话费用降至极限,一些运营商甚至把费率降到了每秒钟0.01卢比。价格战的确为印度的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快速增长的用户数,但却没有带来相应的收益增加。激烈的竞争使运营商毫无盈利模式可言,收入和股价都面临生死压力。
去年狂热的3G牌照拍卖也无疑让印度的电信运营商“雪上加霜”。在这次拍卖中,9家印度公司以6771.89亿卢比(约合144亿美元)的价格赢得了提供3G电信服务的权利,相比于印度政府此前预计的3500亿卢比总收入,实际拍卖收入几乎翻了一番。其中一个频段的胜出价格高达1675.1亿卢比(约合35.7亿美元),而单个频谱的起拍价格仅有350亿卢比(约合7.46亿美元)。
但手机用户每月的ARPU平均仅为5美元,手机通话费降到每分钟不足1美分这样的数值,给印度电信运营商对牌照的狂热泼了一盆冷水。正如毕马威电信市场分析师悲观但却中肯地分析:“不会有任何快速的回报。”
事实也验证了众人的担忧,由于国内的价格战日趋激烈,印度电信服务业在2009~2010年度的收入为15951亿卢比,增长率仅为2.5%。据电信业杂志Voice&Data的调查显示,该行业在2008~2009年度的收入达15568.3亿卢比,增幅高达20%。
曾在过去几年引领印度电信收入增长的移动业务激烈的价格战,被认为是导致收入骤减的主要原因。尽管新用户的增长率接近50%,移动业务的增长率仅为3.6%,从2009年的9352.2亿卢比上升至2010年的9686亿卢比。
而在国际电联的统计中,通信支出在人均国民总收入中占比排名在最低20名之内的韩国,也为这一成绩付出过代价。在2007年,由于昂贵的营销支出,韩国的电信运营商曾集体遭遇过利润低谷。
2007年第三季度,韩国三家移动运营商营销支出分别出现了39%、46%和34%的飙升,三家移动运营商营销支出总和超过13000亿韩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40%。与此相对的是季度净利润最高达到55%的缩水幅度。带来如此鲜明对比的正是将用户向3G移动网络转移的韩国运营商大打价格战的结果。而随着近两年智能手机的兴起,韩国电信运营商为争夺用户又掀起了另一波手机补贴狂潮,为了使行业保持健康、良性发展,一向对降低通信资费持积极态度的管制机构也出面制止。去年5月,韩国通信委员会出台《市场营销费用指导方针》规定通信运营商的市场营销费用分别不得超过该领域销售额的22%。
■ 反面教材
全球咨询机构毕马威印度电信主管洛美·塞蒂(Romal Shetty):“印度可能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手机市场,具有全球最低的手机费,这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Karvy Stock Broking公司的电信分析师哈里特·沙赫(Harit Shah):“虽然用户数量在增长,但收益率却已经面临严重压力。”
Bharti Airtel寄望3G业务提升ARPU
印度最大的电信运营商Bharti Airtel在3月3日表示,希望通过3G业务提升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这是移动业务利润率的一项关键指标。
Bharti Airtel目前在印度的7座城市提供3G服务,并计划在本月底将3G服务覆盖范围扩大至其拥有牌照的13个电信服务区。
3G移动网络所承载的多媒体业务,相比其他业务资费更高,能够改善电信运营商的运营表现。在印度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电信运营商的收入、利润和ARPU等都受到很大冲击。
对印度移动运营商而言,为发展农村用户,ARPU在过去的两年里出现大幅下滑。例如Bharti Airtel,在截至2010年12月31日的第三财季,该公司的移动业务ARPU就由第二财季的202卢比(约合4.48美元)下滑至198卢比,而一年前这一数值还是230卢比。[!--empirenews.page--]
事实上,就是这家企业,在之前的价格战中削减漫游费的幅度曾高达60%,而这是2009年下半年该公司的第二轮降价举措。Bharti Airtel负责移动业务的总裁Atul Bindal说:“我们从未给任何人长期保持价格优势的机会。”
随后,Bharti Airtel的ARPU应声而落。
当印度电信运营商Bharti Airtel收购Zain资产进入尼日利亚后,这家公司又将在印度的价格战模式带入非洲市场。以每分钟仅12奈拉(0.065美元)这一难以置信的低价推出了长途电话业务,全国不分网内网外,甚至包括国际长途。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对手的反应,短短几个月内尼日利亚电信市场的价格战已经比印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在印度的3G牌照拍卖中,Bharti Airtel支付1230亿卢比(约合26.57亿美元)获得在13个地区从事3G业务的运营牌照。但长期奉行的低价策略使得Bharti Airtel弥补高昂的牌照费显得力不从心。
Bharti Airtel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由于该公司在国内及非洲市场下调了资费,结束于12月31日的2010年本财年第三季度净利润降至2.85亿美元,同比骤降41%。本财年第三季度净利润Bharti Airtel为130亿卢比(约合2.85亿美元),而上年同期该公司的净利润为219亿卢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