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竞速申领手机支付牌照 地方打响前哨战[图]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首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27家企业名单,三大运营商却高兴不起来。
三大运营商在这场“争牌之战”中全军覆没,在27家企业名单中,竟然一个运营商的名字也找不到,甚至连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合资公司联动优势也惨遭落选。
据艾瑞咨询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方支付预计交易规模将达到17200亿元,而到2014年,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有望达到4.1万亿。在广阔的市场前景下,三大运营商正在紧锣密鼓布局手机支付业务,冲刺拿牌,为大规模商用做准备。
中国移动和浦发行手机支付平台今年三季度上线。中国联通正在申请央行牌照,本月底接受央行检测。中国电信已招兵买马,成立“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面对第三方支付这个庞大的市场,金融机构、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企业都想分得一块蛋糕。“运营商依靠庞大的用户资源,加入到第三方支付竞争中很有优势。”项立刚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大运营商拿牌照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将来运营商围绕手机支付业务之间的竞争,会集中在业务整合能力的考验上。
运营商忙搭手机支付平台
虽无缘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三大运营商正发力手机支付业务,马不停蹄筹建手机支付平台,冲刺拿第三方支付牌照,为规模商用做准备。
据了解,联通目前已向央行递交牌照申请,申请业务范围包括网络支付、移动支付和银行卡收单等。按照央行规定的支付账户架构和标准,联通现正进行改造,本月将接受央行的检测。若检测通过,将很快拿到牌照。
两个月前,联通就已经成立了“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进军移动支付。联通相关人士当时透露,预计最晚9月份能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
中国移动方面,一年前就已入股浦发银行,今年第三季度双方的第一个结晶———手机支付平台将在全国上线。用户不需更换手机和号码,只要在原手机上加装一个平台,便可让手机具备银行卡一样的支付功能。此前,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曾向媒体证实,中国移动正在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
中国电信也不甘落后,为筹建支付公司招兵买马。今年3月,电信成立了“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电信相关人士透露,支付公司的构架搭建好后也将申请支付牌照。
“运营商申请牌照涉及到一些申请程序,只是时间问题。”项立刚说,第三方支付牌照没有数量限制,符合条件即可申请。完善申请条件后,运营商可能在接下来的第二批、第三批名单中出现。
分析人士指出,运营商错失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或是因为布局第三方支付时间较晚,申请时间迟、支付标准仍需改造等原因。不排除运营商借助雄厚的资金实力,收购其他第三方支付企业,借壳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可能性。
地方抢先试水手机支付业务
目前,手机支付业务还未大规模商用,但不少地方的市民已经提前享受到了用手机刷公交、交电费等手机支付业务带来的便捷。运营商已经悄然提速移动支付业务。
以运营商争夺激烈的广东为例,5月31日,广东移动力推“手机通宝能力认证平台”,并计划在年内引入100家合作伙伴。目前手机宝通已应用于民生、消费、金融、安全、公交等领域,具备地铁公交刷卡、办公考勤管理、小区门禁管理以及移动商联盟商家优惠等功能。
在深圳,手机不仅能刷公交、地铁,还能刷出租车!6月1日,手机深圳通投入使用。深圳移动负责人介绍,用户无需换号,只要将现有普通手机SIM卡更换为专用的R FID -SIM卡,坐出租车即可刷手机付款。
与此同时,广东电信推出的天翼羊城通、天翼广佛通已日渐运作成熟。不换手机不换号,只需换一张特殊的双界面SIM卡,就可用手机乘坐公交地铁,把手机当作羊城通来使用。
广州联通去年就在手机支付方面打响了头炮,携手银联、工行推出“牡丹·沃银”移动支付卡,开了广州首家金融业手机支付先河。在特制手机卡的基础上,与工商银行牡丹信用卡进行捆绑,用户通过手机,依托银联支付平台,可以实现商家消费、城市公交、校园等领域的小额快速支付的“电子现金”和大额的“电子借贷记”功能。
“运营商作为一个整体,加入到第三方支付竞争中有庞大的用户资源优势,是很多小型支付公司难以企及的。三大运营商之间,互相情况都差不多,谁比谁更有优势。”项立刚说。
银联13.56MHz技术成主流
在移动支付江湖上,一直存在着两派之说。
一派是银联掌舵的13.56MHz标准,国内大多数非接触刷卡使用的频率都是13.56MHz,该频率也是金融机构唯一认可的可进行非接触金融支付的频率。另一派是移动主导的2.4GHz标准。
这场移动支付标准之争从去年6月份始就未曾停息。近期,终于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结果。“目前来看,采取银联标准基本无悬念,13.56MHz的NFC技术适合近场支付,相对于穿透性强的2.45GHz技术,账号安全性要好很多,并且也符合国际潮流。”项立刚对记者说。
在今年4月召开的“2011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国家金卡办主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张琪称,移动支付标准已初步明确,近场(短距离)支付采用13 .56MHz标准,2.45GHz方案仅用于封闭应用环境,不允许进入金融流通领域。
联通和电信一早就站对了队伍,此前使用的就是银联标准。一直坚持自主研发移动支付标准的中移动也传出放弃其2.4GHz标准,转投银联标准。近期其多个移动支付项目采用银联支付标准,使得“移动偏向银联标准”从传闻变成现实。
与此同时,中国银联副总柴洪峰透露,移动支付国家标准草案已经研制完成。“目前标准研制草稿已经完成,各方在主要内容上意见已趋于统一。”“移动支付国家标准草案体现了从智能卡、手机终端到手机操作系统、客户端软件和金融应用等各个环节先进工业和技术。”“参考国际上先进的安全标准,对智能卡、手机等关键环节都设计了新的安全等级要求,建立了一整套覆盖移动支付流程的支付安全体系。”
据柴洪峰介绍,移动支付国家标准出台将配套完善的产品检测和准入机制。检测内容包括手机、智能卡、受理终端等实体,也包括业务逻辑等方面,所有的检测都将由国家主管机关指定的专业机构进行,使得移动支付这项创新业务在发展之初就能进行较好的规范。[!--empirenews.page--]
安全和便利两大因素需突破
“在大规模商用之前,运营商在发展手机支付方面,工程标准、法律,硬件方面都有待完善。”项立刚认为,“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支付最重要的是安全和方便两个因素,手机支付的安全保障有赖于技术上的开发,方便就需要考验运营商的整合能力,考验运营商能否把所有业务整合起来,包括对基础认证技术、数字认证等。”有业界人士建议,发展实名制和完善信用体系,可以提高手机支付的安全保障。
“手机支付行业对相关产业链影响是巨大的,所有需要支付的企业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零售业。”项立刚表示,移动支付商业链涉及许多领域,对整个电子商务产业都会有影响。
中国银行业协会5月30日发布的《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0)》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规模的快速增长,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联通三大运营商将手机支付列为今后重点推广的核心业务。而软件运营商也加大了在手机刷卡功能的研发投入,例如银联手机刷卡业务的试运行,两者业务的结合将给信用卡业务带来新的商机。
视点
主导权之争 银联占上风?
在移动支付市场中,存在着运营商、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企业等多方博弈。
在群雄割据的第三方支付市场,如何看待运营商和银联之间的关系?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留生指出,运营商和银联均属于移动支付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双方都想要绕开彼此各成体系获得主导权,存在着利益冲突。
项立刚分析说,“运营商和银联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是不可避免的,但依照目前情况来看,银联更加强大,银联是管理者,运营商接受银联管理。”
针对运营商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电信市场营销和战略咨询专家王煜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运营商最好不要做移动支付,甘心做好管道,为用户着想就已经很好了。”王煜全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建议,运营商不必处处跨界涉足各种业务,把本业做好即可,移动支付更多的空间应该留给银联和第三方支付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