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立法推动制造业赶超中国 未来是忧是喜?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消息(张月红)在经过了二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后,印度政府希望扭转一些发展上的反常现象:电信和软件行业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增长,但制造业却一直没有起来。
印度立法推动制造业发展
印度官方称,随着教育水平和上进愿望的提升,在下一个十年,印度的年轻劳动力会大批向制造业迁移,但未来也有可能因低端工业岗位引发社会不稳定。
印度政府称,本月即将出台的新监管法规,允许国内建设大型的特别工业园区,这些园区的劳动法可能更灵活,能推动印度成为中国那样的制造业大国。
官员称,进入这些园区的企业会很容易地绕过印度超过150项社会劳动法,这些劳动法已经阻碍了纺织、鞋类以及玩具等劳动密集型领域的增长。
印度商务与工业部长辛格(Singh,R.P.)表示:“新的制造业法规是印度经济自由化的未完议程,像劳动法等一些久拖未决的问题,被认为是过于敏感和存在争议的。”
他说:“30年前,在我们拖延的时候,中国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已经开始发展,现在超过了我们,目前事情已经很明朗了,如果我们现在不尽快去做,印度会被落下更远。”
印度本土和国际上的一些投资者认为,印度的劳工保护法规是建设和发展制造业的最大障碍,他们还对印度频繁的检查以及劳工保护监控进行了抱怨,比如对最低工资、休息及工作时间的要求等,投资者们认为印度工会规定是导致生产力低下的瓶颈。
电信设备业强制本土制造
在增长迅猛的电信业,印度政府已经决定制定法规鼓励电信设备产品的本土制造。根据印度电信监管机构TRAI的提议,计划到2020年,政府确保印度本土企业以及印度人拥有的企业获得所有电信网络订单50%的份额,此外,TRAI还希望电信硬件的进口额限制在全国整体需求的20%。采取的鼓励措施包括补贴、税收等方面。
在此政策压力下,外资厂商已先后宣布在印度建设生产基地,去年11月,华为宣布未来五年在印度投资20亿美元,用于扩大研发中心、成立生产基地以及印度公司的运营投资。中兴在今年3月份宣布,计划在印度成立生产基地,以迎合政府希望使用本土制造设备的愿望。
加拿大RIM公司也考虑在印度成立一家手机工厂,根据今年3月份的报道,投资设立这类手机工厂的启动资金一般在1.5-2.5亿美元。
电信设备巨头爱立信于今年4月底也宣布,扩大印度Kukas工厂的生产线,以加强服务印度客户的力度。
印度能否培养出华为中兴类的名企?
和中国相比,印度有着同样广阔的市场规模,国际知名的通信设备企业里面有着大批的印裔高管,美国硅谷有着大批印裔的高水平工程师,印度电信监管机构TRAI也提出了鼓励本土企业发展的政策,除了给予这类企业的产品以优先的市场准入条件,还计划成立一家电信制造业基金会TMF,设立300亿卢比的初始基金,以普通股和软贷款的形式,鼓励印度公司进入电信制造领域。
那么印度能否出现类似华为、中兴的企业呢?
一位长期关注电信业的行业观察家认为,印度过去的电信业长期处于投资不足的状态,在人才方面,由于尼赫鲁的精英主义教育体系,创建了几所著名的工程技术大学,集中培养精英人才,这些学生的素质足以立足硅谷、开发出世界级的软件或者研发出世界顶级的新药,但这些学生的数量不足以建立起一支低成本的工程师队伍。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每百万人中的工程师数目印度只是中国的1/13,数量不够带来了成本的提高,这些成本不低的工程师不足以支撑挑战欧美通信巨头的竞争力,这也降低了出现华为、中兴这样企业的可能性。
他说,印度最近几年对电信业的投资飙升,也有保护国内弱小通信设备企业的意图,但目前的通信设备市场已经进入了寡头时代,对后来新进者的大门已经关闭。所以在通信设备业里,华为、中兴独自垄断低成本优势的这个地位应该无人挑战了。
外商撤离对中国未来是喜是忧?
制造业方面,印度进一步加大开放,中国却于去年12月份取消了部分针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开始对在华外资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对于外商来说,改革开放初期享受的各种税收、土地方面的“超国民待遇”已经终结。
部分在华跨国公司甚至发出了“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感慨,外商真会因此撤离中国吗?相比之下,印度的制造业环境是否更具吸引力?有印度的媒体报道称,中国近来的制造业成本上升令中国一些出口商品竞争优势下降,这给印度制造业提供了发展机会,一些原本下达给中国企业的订单已流向印度。
对此,世界500强企业3M公司全球中央执委、大中华区总裁、3M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余俊雄先生认为,相比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确实对一些外商政策进行了收紧,但政策收紧主要针对的是一些较为低端的制造企业,这些企业技术含量不高、对环境的损害大,中国政府是希望他们撤离中国迁往其他国家的,而在一些高新技术方面,中国政府仍然保留很具吸引力的政策,余俊雄认为中国政府推行的这些措施很好,符合中国的长期发展利益。
3M至今已有109年历史,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首批企业之一,目前在国内已拥有9家工厂,员工超过8200人。
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教育部/微软亚洲研究院信息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倪明选(Lionel M.Ni)教授认为,印度正在走中国过去的老路,在其政策鼓励下,制造业投资环境好于中国,会吸引一部分企业撤离中国迁往印度,但这对中国来说,还是正面作用更大一些,因为这会逼迫中国向更高层次转型。
倪教授同时兼任上海交通大学讲习教授,并在1994年被评为IEEE Fellow,他多次提到,中国的发展不能靠卖资源赚钱,要靠卖智慧,所幸的是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倪教授同时指出,中国的转型之路是长期的,可能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一些负面影响,但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阵痛,长期来说,低端制造业撤离对中国未来发展更有益。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机构人士认为,中国目前的制造业投资环境仍然领先于印度,印度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占人口整体比重很小,政治局面不稳定,政府机构拖延和腐败现象盛行,这些都是限制国际投资者的主要问题。[!--empirenews.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