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富豪郭信平:18亿财富来自一朵“位置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8月6日下午,记者如约来到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东路的合众思壮公司总部。一场针对中层骨干的例行培训在这里刚刚结束。
展示大厅里摆放着公司的各种产品。它们见证了2010年4月2日那个属于合众思壮的辉煌时刻——这一天合众思壮在深圳中小板市场挂牌上市,开盘价85.01元,而其发行价为每股37元。
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信平持有公司股票5415.3万股,占比45.13%,为公司第一大股东。2011年8月5日合众思壮收盘价为33.50元,复权价为40.2元。
在采访过程中,郭信平不断用笔在纸上画出各种图形文字,用略带山东味道的普通话逐一把那些专业的词语阐述清晰。
7月25日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出台;7月28日“中国位置”服务平台上线,实现了位置云的从云到端;
7月30公告收购相关企业。近来合众思壮可谓新动作频频。
“空间信息产业是我们的舞台。”郭信平说,“合众思壮公司的未来取决于中国空间信息产业的未来。这个产业有多大,合众思壮的舞台就有多大。总有一天这个产业会让世界同行震惊。”
成功在于“懂得早”
“GPS的应用只受想象力的限制。”至今,郭信平仍清晰记得当时圈内流行的一句话
“在别人不懂的时候我们懂了。”这是郭信平经常说的一句话。
郭信平1983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大学三年级开始接触导航专业课。1987年起,他攻读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即是卫星导航。他的导师是我国导航技术的奠基人丁子明教授。1990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后研究方向仍是卫星导航。
在1990年代的中国,学习导航专业的人很少,能知道GPS(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三个字母的人也是寥寥。之后人们在国外媒体关于海湾战争的报道中,开始知道了关于GPS的内容。
当时,郭信平已经初步意识到未来卫星导航应该有很大的应用空间。“GPS的应用只受想象力的限制。”至今,郭信平仍清晰记得当时圈内流行的一句话。
基于“这是一个很诱人的行业”的判断,郭信平于1994年用50万元注册了自己的思壮科技。这一年,美国GPS进入民用领域;这一年,中国正式开始研制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实际上,早在公司注册之前,郭信平已经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做了最初的积累和准备。在近而立之年,能拥有百万身家,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尚属少数。对于出身山东农村的郭信平而言,获得的不仅是财富,更是对自己以及对卫星导航这个行业的信心。
开拓“渔船市场”
思壮的员工愣是用了半年多时间,开着两三辆车,从海南岛往北沿着中国的海岸线跑了两三遍
在思壮公司成立之后,代理销售业务占到很大比重。思壮代理的是美国Garmin公司的导航产品。早期创业的曲折让业内看到了技术出身、追求创新的郭信平在商场上也做到了出奇制胜。
在思壮获得独家代理资格之前,曾有包括大型国有企业在内的几家公司同时代理这家美国公司的产品。但是,郭信平以短短六个月卖出1000台机器的业绩获得了独家代理权。此前,这家美国公司的产品每年在国内的销售量只有100来台。
这家美国公司的产品在其本土主要用于户外等个人消费领域,但是当时中国国内个人消费市场尚未打开。怎么办?郭信平把目光瞄向了一个容量巨大的市场——渔船市场。渔船出海打渔,海上一般没有参照物,需要导航设备。
确立目标市场后,郭信平还找到了合适的代理商。导航产品是专业产品,需要对渔民进行讲解和培训,这就需要代理商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当时,在辽宁、河北给合众思壮做区域代理的公司负责人就是曾在某院校导航教研室任主任的一位专家。从1994年开始,这种代理关系一直维持了十多年时间。
找到了代理商合作伙伴之后,郭信平抓住了生意本质——做生意是要赚钱的。他大幅让利给代理商。
思壮不是第一个进入渔船市场的。当时一家日本公司生产的导航产品在渔船已有应用,且市场占有率高达90%以上。这个日本产品的定价在1万元左右,但卖给渔船一台机器,代理商只能得到50元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郭信平承诺代理商每卖出一台售价6000多元的机器,代理商可以得到1000元的利润。
郭信平说,通过控制进口价格和给代理商的售价,思壮自身的利润空间也得以保证。在代理商得到1000元利润的同时,思壮也能得到与之相近的利润。
在很短时间,思壮所售产品的知名度和占有率都到了第一位,后来在航海市场占比高达70%。
生意也不总是顺心顺意。在1996年前后,郭信平经历了经商以来最大的困难——卖给渔船的导航机器的故障率接近100%。当时郭信平的感觉是,公司可能要倒闭了。
机器出现故障的原因是,这家美国公司的产品在本土是放在游艇上用的,游艇的电压是稳定的;但是放在中国渔船上使用,随着船体的波动,电压是不稳定的,这直接导致了机器发生故障。怎么办?
从1994年到1996年,这种机器已经卖出了一万台左右,涉及地域很广。经过慎重考虑,郭信平决定,给全部相关渔船配稳压器;同时建议美国公司改进后续产品设计,适应中国市场需求。
郭信平说,思壮的员工愣是用了半年多时间,开着两三辆车,从海南岛往北沿着中国的海岸线跑了两三遍。渔船用户没有报废一台机器,全部恢复正常工作。此举不仅维护了客户的利益,也保护了代理商的利益。
经过了这件事,郭信平、思壮以及代理商的名字在业内声名大振。现在回首,这件事对确立思壮后来在市场的长期领先位置至关重要。
向自主生产转型
在生产管理上,合众思壮原来以外包为主,通过募投项目的建设将逐步过渡到以自主生产为主
2010年1月20日,合众思壮在大众消费市场放弃了Garmin公司PND(便携式自动导航系统)产品的独家代理权,开始销售自主品牌PND产品;从2011年1月1日起,合众思壮在专业市场也不再独家经销这家美国公司相关产品。
因此,从2010年年初开始,合众思壮的经营已开始从代理销售模式向自主生产加工模式过渡;而从2011年开始公司就完全进入一个“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合众思壮要从一个以销售为主导的公司转型成一个以产品、市场、品牌为主导的公司。郭信平形容这种转型是“丢了一块东西,我们要用自己的东西把它补充上来。”[!--empirenews.page--]
合众思壮的转型还需要应对市场特征的转变——大众市场早已成为一个竞争激烈且“山寨”丛生的买方市场;当然,基于技术的绝对领先,在专业市场,合众思壮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卖方市场地位。
郭信平说:“多年来双方合作很愉快,是双赢的。但靠卖别人的产品是永远长不大的,合众思壮选择上市,就是要坚定不移的做自己的东西。Garmin公司也根据自身的战略要对中国市场进行更大的开发。所以双方分开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尽管做了多年的代理业务,但郭信平并不认可把合众思壮定义为一个“渠道商”。“把合众思壮定义成一个渠道商是不妥当的。这就好比‘瞎子摸象’。”
郭信平说,根据中国市场和中国客户的实际情况,合众思壮对所代理的产品进行了重新定义,给佳明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包括电源、软件以及用户习惯的改进等。实际上合众思壮充当了一个“准厂商”的角色,承担了一般由厂家负责的产品定义、市场调研、推广、售后服务以及定价等事情。这和一般的单纯“渠道商”角色是完全不同的。
此外,郭信平不认可“渠道商”角色的理由是:除了代理业务,合众思壮从公司成立开始就在专业市场有自主的研发和生产。
不管是对代理产品的重新定义,还是在专业市场的自主研发,客观上都为合众思壮“转型”发展自主品牌打下了重要基础。“如果你只是左手倒右手,你根本不可能有更多的思维和利润。”郭信平说。
顺应转型的要求,今年合众思壮在组织架构上加强了产品定义和调研部门,目的是更有效地理解客户需求,并将需求快速转化成产品;在生产管理上,合众思壮原来以外包为主,通过募投项目的建设将逐步过渡到以自主生产为主。郭信平说,合众思壮的募投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
近日,合众思壮公告,拟使用2200万元人民币和4500万元人民币的金额对北京博阳世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江苏省金威遥感数据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及相关股权转让完成后,合众思壮公司分别持有两公司51%的股份。这是合众思壮在空间信息领域横向拓展产业链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