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穷国”宽带价格相对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9月15日,国际电信联盟公布了最新的旗舰型报告《衡量信息社会发展-2011年》,全面总结了全球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发展情况。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ICT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其中移动仍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但在宽带市场,固定方式相较移动仍有较大的优势。2008年至2010年间,全球ICT业务的价格下降了18%。固定宽带互联网价格的下降幅度最大,平均降幅达52%。
电信发展局主任布哈伊马·萨努特别指出,关于ICT用于发展的辩论正面临着显而易见的转向:焦点不再是移动蜂窝创造的奇迹,而是对高速宽带互联网接入的需求。报告显示,无线宽带互联网接入是增长最为强劲的领域,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预付费移动宽带发展方兴未艾,且互联网用户已从固定转向无线连接和设备。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等新型移动设备的出现正在加速这一进程,但在发展中国家还过于昂贵,有必要开发更多价格低廉的型号和产品。此外,可用带宽和容量越来越决定着ICT的使用和有利影响。拥有高速、大容量、高质量接入的国家(如许多高收入国家)和拥有低速、小容量、低质量接入的国家(如许多低收入国家)之间正在形成数字鸿沟。尽管通过无线接入促使发展中国家人们上网对发展所带来的潜在影响很大,但商业领域以及公共和私营组织的高端用户继续依赖于固定宽带连接。决策机构应立即采取行动,促进宽带的发展并确保提供快速、可靠和价格低廉的宽带业务。
ICT飞速发展的十年
国际电联公布的新数字显示,受到电话和宽带互联网业务价格持续下降的刺激,ICT继续在全球加速发展(见图1)。
国际电联在年度旗舰型ICT报告《衡量信息社会发展-2011年》中继续使用ICT发展指数(IDI)对152个国家和地区的ICT发展进行了排序。结果,韩国被评为世界最发达的先进ICT经济体,紧随其后的是瑞典、冰岛、丹麦和芬兰。
IDI指数根据不同国家的ICT接入、使用和技能水平,对15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排序并比较了其2008年和2010年的得分。排名靠前的绝大多数是欧洲和亚太地区国家。阿联酋和俄罗斯各自在其地区排名第一,乌拉圭在南美排名第一。沙特、摩洛哥、越南和俄罗斯是2008年~2010年间发展最为活跃的国家,在其IDI排名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IDI中所有国家的得分均有所提高,这凸显出ICT在现今全球信息社会中越来越无所不在。“尽管IDI领先的国家皆来自发达国家,但看到发展中国家的进步最快还是让人倍感鼓舞。”国际电联秘书长哈玛德·图埃博士如此表示,“移动奇迹甚至使得最贫穷的人口和社区也可享受ICT服务。如何在宽带中复制这一成功,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该报告表明,尽管ICT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但配套的正确公共政策可克服收入的限制并促进ICT更快地发展。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和韩国等一些国家的IDI发展水平就高于根据其收入水平预测的数值。
移动网络无所不在
发展中国家移动网络的发展仍方兴未艾,去年移动用户增长了20%,丝毫没有下降的迹象。同时,发达国家的移动蜂窝普及率已达饱和,2010年年末的平均普及率已超过100%,而发展中国家则为70%。随着用户数突破50亿,全球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移动蜂窝现已真正无所不在。
移动宽带(3G)业务也在飞速增长,到2010年年底,全球154个经济体已经启动了3G网络。在发展中国家,无线宽带互联网接入仍是发展最为强劲的领域,2009年到2010年期间,移动宽带增长率达到160%。在IDI的“ICT使用分指数”中得分最高的国家绝大多数是在移动宽带用户方面增长显著的国家。
与此相反,2007年以来,拨号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在迅速下降。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拨号互联网接入预期将在今后几年中彻底消失。
“穷国”宽带价格相对高
从全球来看,电信和互联网业务正变得越来越便宜。根据2010年的ICT综合价格指数(简称IPB,该指数涵盖165个经济体,比较了固话、移动蜂窝和固定宽带互联网业务的平均费用),2008年至2010年间,全球ICT业务的价格下降了18%。固定宽带互联网价格的下降幅度最大,平均降幅达52%。
IPB排名前十的所有经济体均拥有很高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且除阿联酋以外,皆来自欧洲和亚太地区。在发达国家,ICT业务的价格对应着不超过1.5%的月人均收入,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则为17%。尽管全球的宽带价格迅速回落,但在许多低收入国家,高速互联网连接仍是高不可攀的。例如,2010年年末,非洲固定宽带业务的平均费用相当于月收入的290%,而2008年则为650%(见图2)。
固网宽带仍有优势
报告也比较了固定和移动宽带技术,发现两者在网络容量、速度和质量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尽管最低的宽带速度(256kbit/s)用于电子邮件和其他基本业务或许已经足够,但还不足以胜任带有大量图片和数据的应用和业务。此外,报告注意到,固定和移动宽带用户体验到的实际速率往往远低于宣传值。报告呼吁监管机构采取措施,鼓励运营商向用户提供有关覆盖、速度和价格的更清晰信息。
“高速、大容量、高质量接入(如高收入国家)和低速、小容量、低质量接入(如低收入国家)之间正在出现一个新的数字鸿沟。”电信发展局主任布哈伊马·萨努如此指出,“决策机构应立即采取行动,促进宽带的发展并确保宽带业务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价格更便宜。”
报告也指出了固定和移动宽带业务之间重大的质的区别。移动宽带业务的平均速度比不上高速固定业务且往往包括数据使用量上限,这一点与目前广泛普及的固定宽带所提供的“数据流量不限”不同。对于移动是最终用户唯一可用的宽带接入技术的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即是如此)而言,这是一种挑战。
年轻人是目标用户
国际电联的研究表明,以学生为目标可能是发展中国家增加互联网使用的最有效手段。在发展中国家,只有21%左右的人口使用互联网,而发达国家的比例则几乎达到70%。
《报告》建议,互联网的主要障碍并不总是与基础设施和价格相关。使用模式说明了与教育、性别、收入、年龄和用户地理位置(城市、农村)有关的重大差别。例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收入人群,在互联网使用模式上几乎不存在显著的差别。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教育程度低的人更多地使用互联网,绝大多数国家上网的男人多于女人。[!--empirenews.page--]
与年龄更大的人相比,上网的年轻人(25岁以下)更多。与不再学习的人相比,正在学校上学的人互联网的使用程度更高。假定人们一旦习惯于上网即会继续使用互联网,目前在学校或大学读书的人更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互联网用户。对于全世界的年轻人而言,社交和博客等用户创建内容已成为使用互联网的关键推动因素。
鉴于发展中国家中46%的人口都在25岁以下(这代表着25亿多人),《报告》建议在这些国家增加互联网使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定位在年青一代身上——比如连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并提高入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