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G放量:TD智能终端变法弯道超越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中国移动现有近6.3亿的移动用户数,随着网络完善、终端技术、功耗及成本无限接近2.5G,按照每一年或两年1~2亿用户的换机需求推算,TD终端市场前景可期
通信世界网(CWW)10月17日消息 “当TD用户渗透率达到10%时,TD想不发展都太难。所有发生在WCDMA制式的事情一定会发生在TD-SCDMA身上”,展讯通信有限公司总裁兼CEO李力游认为,明年TD终端的销量会远远大于今年。
10月14日下午,在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一层的会议厅内,一场涉及TD终端发展的闭门会议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参会中有大量来自当地的终端企业,他们中间有的被外界称为 “山寨机”的终端制造商。在闭门会议相距不到10米的大宴会厅,同时进行着2011展讯TD客户大会。
通信世界网从相关渠道获悉,会议透露出两个信息,中国移动寄望产业链通过创新发展TD终端,降低成本规模发展用户,同时强调“质量是创新成功的保障”;其次,中低价智能手机将是中国移动明年TD终端发展的重点。
主推TD中低价智能终端
来自中国移动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在中国移动产品库入库的TD产品达到了600款,手机占比达70%。截止到9月底,今年入库的TD手机已经达到了142款,入库价在千元以下的终端产品占到了60%以上,千元左右的智能机占比达到了三分之一。
目前,中国移动终端采取高、中、低档协调发展并进,“我们以中低端为主,因为广大的用户还是以中低端为主,大力推动中低价智能手机的发展,探索云服务重点业务的发展。”
TD-SCDMA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得到了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工信部在推动TD发展时,特别是在终端方面开辟了绿色通道,优先支持TD制式入网审批。目前,工信部已经累计发放TD终端进网许可证722张,TD终端进网标志1.08亿枚,现在进网的标志占3G终端证书标志总数的36%~38%。
中国移动相关人士表示,“明年一季度,3G用户的渗透率会超过15%,以现在9亿~10亿用户作为基数,3G用户数达到1.5亿时,明年的3G市场会有一个非常高速的发展。”
以往,拖后TD-SCDMA终端环节的是测试领域,现在TD-SCDMA终端所有的测试仪表、测试设备完全可以达到和其他竞争制式同等的水平,中国移动相关人士表示。
目前,工信部、TD产业联盟及中国移动等已经建立了非常完善的一致性的测试、外场的测试、基础业务的测试,互操作(IOT)测试,“将来还要增加用户体验的测试,确保用户会喜欢使用我们的终端。”
TD用户体验并不逊色与WCDMA
在会场过道间,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接受通信世界网采访时指出,“TD市场已经到了规模发展的时间节点,目前TD终端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预计500-600元价格的TD智能手机将被大众市场接受,有别于目前千元TD智能手机和超低价(200元)TD功能机的定位,这类智能终端前期在功能上将满足多数用户上网的需求和极致体验。”
而被“抢”出闭门会议的农民企业家——展讯领军人物李力游则表示,“今天来了一帮水货佬,开TD的会是第一次。好多老板在争论,应该做什么样的产品,做了能不能赚钱。”
李力游喜欢用水货来代替山寨一词,或许与其海归身份有关,尽管展讯在美国上市,但依旧直言不讳谈及竞争对手,做CDMA和WCDMA要交专利费,是给高通在打工。
杨骅表示,“TD芯片和其他制式的技术没什么差距,同一家厂商做的WCDMA和TD的芯片,TD要比WCDMA便宜几十块钱。”
对于TD-SCDMA速率落后,李力游有些愤慨,一说到TD是国产的、中国人造的,一定就比国外制式慢,这是一个习惯性思维。展讯的工程师通过实际网络测试对比,在WCDMA下行速率7.2Mbps与TD下行2.8Mbps进行对比,手持终端用户体验相差无几,“谁会在手机上体验到21Mbps的速率差距?”
创新发展TD智能终端
目前,TD的终端成本已经非常接近2G成本。展讯的TD套片成本高于GSM大概3美金,明年展讯将使其套片成本差距缩小至1.5-2美金,目前,TD的速率是Edge的6-8倍左右。
“TD终端的开发周期和成本上已经与GSM开发投入相当,在展讯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条件下,有十个人左右的团队,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便能完全开发出一款TD的商用手机。”
无疑,展讯副总裁康一此言论向众多以成本为核心竞争的山寨厂商抛出了橄榄枝,他预计2012年TD-SCDMA功能机将全面替换GSM智能手机。
此次会议,山寨机行业参与行业探讨发展的动向或许印证了之前专家的观点,在2008年奥运会前夕,包括李进良、丁守谦在内的专家接受通信世界网采访时认为,如果TD的山寨机市场都能繁荣发展,TD-SCDMA就真正成功了。
工信部电信管理局正局级巡视员张新生表示,今年手机入网比去年大幅度增加,“今年做山寨机产品的企业都希望能够随着市场发展的大格局,尽快进入到我国移动终端发展的正规行业里来。”
李力游谈到未来TD前景一片光明时,兴奋地表示,“我们特别希望形成所谓的水货效应,但是这个‘水货’要打一个引号,用毛泽东的话说是打一场人民战争,是发动所有人的智慧,尤其是它的反映速度快,成本结构低,尤其是有创造性。”
然而在闭门会议之前的客户大会上,有嘉宾提及,“为什么3G时代到来了,山寨机却少了?”
张新生对此的解读是,原因之一在于3G的发展,特别是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门槛高了,我们的终端进不来了。”
“大家都在做智能手机,有的手机因为网络支撑不好,有的手机因为智能平台不好,有的因为终端、服务网络和服务层整个耦合不好,这样的智能终端在竞争中不会处于有利地位。”
张新生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整个价值链在不断的延伸和扩展,致使在网络架构发展变化以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推广需要找到一个载体,终端成为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入口。现今智能终端的发展应注重软+硬+服务,但“我们的企业由于各种原因不适应发展的大格局。”
他建议,芯片厂商在提供芯片的同时,也需要能够为终端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从整个2G发展的成功经验证明,我们的芯片厂商大有可为,如果我们仅仅站在一个提供芯片的角度发展,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需求。”
除上述原因,对于国产终端的落后局面,杨骅指出,中国的企业不乏创新的理念和能力,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敢坚持,或者说没有把我们创新的理念深耕细作下去。iPhone4S语音输入其实前几年我们就做过,但苹果却将许多应用做到了极致。”杨骅回顾2005年时希望终端产业基于电容屏进行终端产品研发,但各方均不看好,某终端厂商认为做好电阻屏就行了,电容屏太灵敏会误操作。
TD网络创新牵引终端发展
十多年来,中国移动通过建设与优化,运营着全球质量最好的2G网络。近年,在中国移动相关省份的网络运营中,随着用户数的增加,用户使用2G网络进行腾讯QQ、土豆和电影王、音乐王等应用需求也在增加,甚至有些用户使用的是包月上网套餐,对网络影响很大。
中国移动不得不选择2G网络的扩容,杨骅认为,保证短时间难以迁移的用户及业务应用体验,多网并行就成为一种趋势,中国移动保证GSM高品质的网络经营是支撑3G及未来LTE发展很重要的条件。
同时,TD-LTE初期发展网络覆盖并不完善,在数据业务的体验中,如果没有3G网络的支撑,从LTE百兆高速率降至几十K的低速率,用户是没有办法接受这样体验落差。因此未来是多网并存。“只要TD网络覆盖做得更加完善,TD数据业务流量才会进一步提升,这样才会有更大网络覆盖和更大网络容量扩张的需求。”
近年来,中国移动提出了两个100%深化TD-SCDMA网络运营的目标,在有TD覆盖的区域,其室外覆盖质量要与该地区GSM的网络保持100%相同水平;在有数据传输需求的区域,其室内分布系统必须进行TD网络的100%覆盖。
同时,中国移动在600多个城市展开了基于TD网络的专网应用,尤其是山东煤矿TD信息调度、瓦斯参数预报、矿工定位的专网案例证明了只有当一个系统技术达到一定的成熟度以后,才有条件进入到恶劣的工作环境中。
中国移动人士表示,“今年,我们重点围绕TD-SCDMA网络已经覆盖的行政区域,不仅仅要扩大覆盖,而且在已经覆盖的区域要扩大布点,尽量减少2G、3G的重选和切换次数和时间,增强TD-SCDMA对手机业务新增的分流能力。”
今年,中国移动的G、T分流初现成效,中国移动TD-SCDMA话务率平均提高了20%,PS业务提高32%。杨骅表示,这预示着网络对于业务的支撑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为后面大规模用户发展奠定了很好的条件。这也会为TD终端的发展创造很好的条件。与此同时,中国移动TD五期建设即将开始,其重点就是发展县级城市的TD网络覆盖,同时对大城市TD网络进行网优和补盲。
在李力游看来,这对于TD-SCDMA终端发展是一个好机遇, TD-LTE需要至少3年以上才能成熟,到2014年年底TD-SCDMA仍将蓬勃发展,“几年以后TD-SCDMA就像当今的2.5G一样成为标准的功能”。而他的这一观点与政府相关部委对TD终端的愿景相符,即在TD-LTE终端上将兼容TD-SCDMA。
开放策略成TD市场催化剂
今年,中国移动成立了终端公司,其基本定位是要发挥中国移动在客户业务、渠道、资源的规模优势,开展终端的定制、测试、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分析认为,中国移动此举将通过TD-SCDMA终端的运营逐渐积累对TD-LTE终端全球化的运营经验。
目前,中国移动集采定制的手机占据了其三分之一终端份额。
“通过集采,发挥省份运营商和终端厂商合作进行终端推广,公开渠道等三方面推动使得今年的终端发展和去年的市场发展相比更加活跃”,杨骅表示,前八个月平均每月TD终端销量在270万台左右。
有业内人士谏言,希望中国移动应该逐步取消对TD终端的补贴,终端产业方能形成公平竞争、良性循环的健康环境,消费者才是市场的买方,让产品更适合消费者的需求。“企业进不了招标,只能在市场上卖,这对消费者并不公平,应加大对消费者话费的补贴力度,让消费者选择TD的产品。”
同时,外界一度被认为TD+CMMB终端两者结合将相得映彰,但依据2G+CMMB终端时期的发展高潮,相关分析认为,通过近年来CMMB资费及用户数增幅的增减看,应取消CMMB业务的收费制度,依靠规模用户基数及广告等途径获取盈利,发展初期向用户收费只能使CMMB市场萎缩。
40nm芯片成展讯杀手锏
在众多的TD旗舰机中,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八月,中国移动发布了一款最薄的TD旗舰级智能手机——三星GALAXY SII,它便采用了展讯40nm的TD基带芯片SC8802G。
目前,展讯形成了以SC8800G系列芯片及解决方案为主线的TD产品队列,包括面向中高端功能手机的SC8800G和面向低端功能手机的SC8801G,以及作为Modem芯片的SC8802G和用于Android智能手机集成CMMB功能的SC8805G。
通过与WCDMA制式的iPhone4进行对比,iPhone4 RF+BB面积为876mm2,而8802G为807mm2;在实际网络中的测试,8802G待机电流是3mA,而iPhone4是5mA;通话中iPhone4是100mA,8802G是70mA;从布板面积、功耗来讲,TD Modem完全可以取代WCDMA Modem。
康一表示,通过通信模块的替代,可以让终端厂商在推出其他制式产品的同时发布TD版本产品。据其透露,基于40nm的SC8800G出货量已经超过了一千万颗。2012年将推出第二代智能手机方案,使得终端性能将超过iPhone3GS接近iPhone4,成本为iPhone4的几分之一。
iSuppli中国研究部总监王阳预计,未来几年终端的发展属于3G,国产终端的机会可能在150美金以下市场。“到2015年占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比例可以达到接近30%,50美金以下的手机都可以是智能机,这块区域是中国企业的机会。”
王阳认为,终端企业此时如果更多的关注2G或是功能机从长远发展来看是错误的决定。随着成本的下降,竞争的加剧,苹果也会降价推出更多低成本的iPhone获得更多的用户,将来通过软件来赚钱。
TD芯片缺货问题10月底解决
“40nm芯片推出之后,解决了过去‘TD终端高端不高,低端不低’的问题,低成本的智能手机开始具备了大规模产销的条件” ,杨骅如是评价。
正如李力游所言及的发生在WCDMA制式上的事情一定会发生在TD-SCDMA身上,在中国联通千元智能机全面缺货的同时,相关媒体报道称TD终端也存在芯片缺货现象,与中兴V880明星机齐名的TD版本手机U880也出现了断货,杨骅预计10月底芯片行业方能解决产业芯片缺货的问题。
“市场的活跃加上产品的成熟促成了成本的下降,中国移动也进一步调整了终端发展策略,除渠道开放之外,无线座机的发展不再作为主要的推动方向,更多的是推动智能手机的发展,这预示TD-SCDMA手机开始进入到规模化、健康化、良性的发展的阶段。”
展讯或将推出28nm TD-LTE芯片
中国移动内部人士表示,前一阶段TD-LTE规模试验证明了单模TD-LTE技术非常成熟,下一阶段试验会尽快开始面向运营和面向多模操作,进一步对LTE手机进行测试。
杨骅认为,目前,国内外的企业已经融入到TD-LTE的发展中,TD-LTE成熟的周期会比TD-SCDMA的发展周期短。现在WCDMA手机、TD手机都是兼容GSM的,未来TD-LTE也将兼容3G和2G,从运营的角度来看是稳定用户发展的一种模式。
上述中国移动人士表示,“中国移动会坚持多模多频段的策略,坚持TDD和FDD同片、同质、同价的策略,保证测试体系和终端产品同步成熟。”
从展讯产品线规划可以看到,展讯今年推出TD-LTE芯片之后,明年将推出可以支持WCDMA和FDD-LTE的芯片。
随著明年40nm的WCDMA产品推出之后,TD+WCDMA或许也将成为展讯主攻方向之一。“其实,海外运营商希望出现非常便宜的WCDMA功能机用来打电话,因为3G相对2.5G最大的优点是承载能力大,语音通话效率非常高”,或许是李力游采取了零距离听取客户需求的方式,展讯近期展开了基于WCDMA企业的收购布局,紧接着便是推出了TD双卡双待解决方案,满足用户上网的同时不妨碍语音接入的用户需求。
业内分析认为,因为TD不用交专利费,如果能够将TD+WCDMA成本大幅下降,必将成为市场的主流,用于出国漫游或是选用联通的3G制式。截至8月份,中国移动TD-SCDMA用户总数达到4032万,目前,中国移动统计TD用户数的衡量指标是TD在网用户数,而非TD终端用户数,2012年TD的用户渗透率将突破10%意味着更高速的发展,TD+WCDMA相对双WCDMA市场前景会更加广阔。
明年,展讯将推出基带射频于一体的单芯片,未来,展讯将提供支持TD-LTE/FDD LTE/TD-SCDMA/2G的多模单芯片。对于单芯片,李力游坦言,其实,“我们做TD并不是特别纠结是否是单芯片,而是通过单芯片能否降低整个系统成本。”
对于TD-LTE,李力游表示,“TD-LTE的运算量会很大,40nm我觉得不够,可能要28nm,这是比较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