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无关网民 被指或涉三网融合地盘之争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国家发改委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起发垄断调查引发热议。不少网民期盼国内高资费、低网速的局面能从此有所改观。但从目前来看,这一心愿似乎过于乐观。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的内容与网民关心的网速、资费等问题并无直接联系。
不过,作为《反垄断法》正式实施以来,主管部门首度针对央企展开的反垄断调查,绝大部分的媒体仍给予肯定,认为是一种进步。但也有观点担忧,本次调查只是三网融合背景下,电信、联通及其对手广电系统激烈竞争的一个插曲。
反垄断调查与日常网速、资费无关?
国家发改委日前证实,已就宽带接入问题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展开反垄断调查。这是自2008年8月1日《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后,主管部门首度对央企展开的反垄断调查。这一消息引发公众热议,不少网民期待目前高资费、低网速的局面由此得到改观。
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不及美国、英国、日本等三十几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但平均一兆每秒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至4倍。
不过从主管部门的表述来看,其本次调查的涉及内容同网民关心的资费及网速等问题并无直接关系。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调查的主要内容为:两公司是否存在在宽带接入及网间结算领域利用自身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和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行为。
或只是三网融合地盘之争?
《广州日报》报道称,调查主要针对宽带分销市场的价格歧视,而非面向最终用户的垄断,让人不得不令人联想到背后的势力角逐。这次反垄断调查更像是一场“三网融合”背景下多部门上演的地盘之争。
目前广电和电信两大系统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地盘之争日趋激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手握网络资源,对向自己购买宽带接入的竞争对手——广电系统开高价。广电则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日渐渗透宽带接入市场。
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此次发改委调查重点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普通宽带用户的接入价格,另外一个是对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接入价格。但是广电系统的媒体却主要针对后者进行报道,对前者只字未提。
《证券日报》援引业内人士的话称,这件事情的突发性很强,是矛盾长期积累的爆发。牵扯到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以及运营商之间、互联网企业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第一财经日报》认为,从消费者感受来看,对该宽带接入垄断的感触远没有对其他领域那么强烈,因此这项反垄断行动让人意外。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宽带市场的竞争格局。近年来,电信和广电已经开始在一些三网融合的交叉领域“短兵相接”,而随着禁止中国移动利用TD之外的技术手段从事宽带接入服务的“686号”文件即将在今年年底到期,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宽带市场的竞争关系也将变得更为直接。
媒体评:有助于提高垄断国企竞争意识
尽管部分媒体担心本次反垄断调查只是一场“地盘之争”的插曲,不会给普通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但也有不少媒体认为,主管部门首次发起对垄断央企的调查,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人民日报》认为,发起反垄断调查,有助于提高国有垄断企业的竞争意识。尽管此次两家所涉嫌的垄断,指的是对行业竞争对手的垄断,并不是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垄断。但也会对消费者产生间接影响。因为竞争对手发展不起来,两家占主导地位的运营商的价格也无法降下来。
《京华时报》评论称,发改委此番主动出击,表明政府部门对于似乎已经成为行业惯性的垄断行为及其危害仍然保持着足够的警醒。文章还提醒主管部门注意不要被“垄断只是电信业大发展的需要,是发展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及这些企业“履行了多少社会责任”等另类声音的干扰,认为这些都不是垄断合理化的理由。
《中国青年报》则乐观引用了有关部门初步估算:如果能推动市场上形成有效竞争,未来5年可促使国内上网价格下降27%~38%,至少为消费者节约上网费用100亿~150亿元。